《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那个藏族小伙扎西才让
近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彰显的文化之美使得主持人董卿和参赛选手成为“网红”,网友赞其为“中国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
来自甘肃桑科大草原的藏族小伙扎西才让参加了比赛,
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前二十名”优秀奖的好成绩,
他用藏汉双语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在节目中弹奏曼陀铃,
让观众如痴如醉......
他是如何脱颖而出的?他的成长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行走在双语文学之间,他又怎样理解汉、藏文化?
我是扎西才让,我的小学是桑科寄宿制小学,2008年我进入合作藏族中学,那6年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特别重要。至今我还觉得,那是我学习生涯当中收获最多的一段岁月。
2014年,我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的藏学学院,我选择的专业方向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学)。
拿着曼陀铃的扎西才让。
与古诗词的“恩怨”
扎西才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用藏文来写诗。一直到初三,他都疯狂地热爱着藏文古诗。不仅自己写,还用大量的时间去阅读那些自己认为特别优美的诗词。
一段时间后,扎西才让发现自己的内心更渴望开解生活和自然魅力的诗歌。这时候,他碰到了汉文古诗词。因为理解能力有限,他只能勉强地去背诵。
扎西才让在家乡赛马。
[FS:PAGE]
到了大学之后,扎西才让才找到了对汉文古诗词的感觉。通过一段学习后,他总结了自己在中小学阶段为何没能上心汉文古诗词的原因。他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地理环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若碰到这样的诗歌,扎西才让的脑海里能浮现出一种画面,“我特别欣赏那种画面,也特别需要那种画面。”但是,汉文古诗里更多的是跟他的生活和环境没有关系的,如“锦官城外柏森森”,或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种关于大森林、关于江南、关于大河长江的诗歌,对我这个从小生长于大草原的人,真是很难用真情去理解或者欣赏。”
大学期间,扎西才让去了武侯祠,去了峨眉山,去了乐山......他觉得,只有带着理解的心境去欣赏、学习和背诵古诗词,才能领悟其意境。
与中国诗词大会结缘
2016年11月参加成都面试的时候,扎西才让怎么也没想过西南民族大学各个学院里挑选出的人才当中,自己有过关斩将的可能。最后,他获得了成都的4个参赛名额之一。在扎西才让看来,这是特别幸运的一件事情。
在北京,扎西才让跟百余位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挑选出来的诗词达人,展开了一次难忘的诗词宴会。为学生付出一切的乡村老师、为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创作音乐的好父亲、为中国诗词的传播而回国的“90”后、为学习诗词而参加诗词大会的泰国朋友……每一个人都给扎西才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背后的很多故事、很多经历让他万分感慨。“我在努力地享受他们的每一个故事,在他们的人生讲述当中我找到了好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扎西才让与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盛梦珂、武亦姝。
通过参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扎西才让更加深刻地明白: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必须要有新的传承方式。“我们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之作,这些都需要通过现代化的途径加以传播,这样才能让全中国、全世界更加透彻地了解我们,了解我们的文化和民族。”
西藏开展藏原羚研究包含联合申报项目等多项
“藏原羚以前很常见,曾经集大群跨青藏高原作季节性迁徙,现在由于栖息地退化等原因,数量大量减少,如今仅见于人畜稀少的地方。”《中国兽类野外手册》一书中在描述藏原羚的保护现状时如是写道。 那么,藏原羚的实际保护情况如何呢?据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
2014-12-27 编辑:admin 8047“9+3”教育计划助藏族初中应届毕业生走进职校
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藏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松潘县将从今年起实施“9+3”藏族免费职业教育计划。 格足住在松潘县红扎乡,女儿泽里纳么在该县热务沟片区中心校的初三年级读书。他说:“县上的领导、学校的老师多次到村上和家中给我们...
2009-04-10 编辑:admin 11276搞好学前教育为孩子入学打下良好基础
青海省循化道帏乡中心小学自2008年起以改变旧的传统教法,努力学习教育新理念为目的,为搞好学前教育工作,以新的教育方法开办了学前教育班,并成立了循化藏汉双语学前教材编写小组编写了一套适用于学前教育的藏语文、汉语、数学三门课程上下共六册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
2009-09-11 编辑:admin 11301西藏自治区将探索唐卡绘画艺术进行版权登记
西藏自治区今年将启动版权登记工作,并探索对独具藏族文化特色的唐卡进行版权登记。 4月25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版权)局副局长许文彤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的版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述信息。许文彤从全面开展版权保护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机关软...
2014-05-01 编辑:admin 8718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