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地震受损藏传佛教寺院得到全面修缮
青海玉树“4·14”地震三周年到来之际,在地震中受损的87座藏传佛教寺院已得到全面修缮。
玉树藏族自治州统战部副部长申元财告诉新华社记者,截至目前,地震受损宗教活动场所全部开工,所有维修加固项目和重建僧舍、活佛住房、公共用房已经完成。寺院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项目已完成97%。全州3000多名受地震影响的僧尼目前搬进新居。
在玉树县当卡寺,中国政府总投资4171万,寺院自筹1500多万元建起的大经堂、护法殿、食堂、闭关院、佛学院、招待所和179间僧舍已经全部竣工。
金碧辉煌的大经堂内,来自四川甘孜和西藏类乌齐的唐卡画师们正专心致志地描绘着壁画。明艳的色彩、细腻的笔触与雄伟的经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佛像前的上百盏酥油灯摇曳着火光,整个建筑在庄严肃穆中还透露着深邃而幽远的神秘感。
“完成寺院的壁画、装饰和佛像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求加表示,“我们的寺院无论建筑规模还是内部装饰都是玉树数一数二的。”
在僧人更求普措的69平方米的僧舍内,崭新的佛龛上供着一座四臂观音像,经书整齐地摆放在房间的一隅,藏式的矮几上刚烧好的热茶正散发出浓香。
他带着记者参观新居内的新家什——抽水马桶、崭新的煤气灶、太阳能热水器……
地震前,他与同寺为僧的侄子住在一座不到50平方米的土坯房内,每到冬季,寒冷的房间即使烧着炉子也难保一夜睡得安稳。如今,已在新居内度过一冬的更求普错告诉记者“从来没有睡得这么踏实安稳过。”
离他的僧舍不远的地方,是当卡寺新建的白塔。求加说,三年前的地震不仅摧毁了老寺院的主要建筑,白塔也轰然倒塌。对寺院有着深厚感情的百姓不舍离去,依然绕着破碎的残塔转经。如今,重建后的白塔离百姓居住的村庄更近了,每天前来转经的人络绎不接,远远就能听见人们虔诚吟诵的六字真言。
在地震中遭受毁灭性打击的玉树县禅古寺,在春回大地前也迎来了复苏。和当卡寺一样,异地重建的寺院僧侣们在经历了三年的等待,终于走进了崭新的经堂。
为了纪念地震三周年,寺院专门举行了祈愿法会超度亡灵,祝福生者。
申元财说,为了方便僧侣生活,政府在投资重建、修缮寺院的同时,还投资近3亿元用于32座寺院的通电、84座寺院的通路通水、18座寺院的通讯设施建设。
如今,即使是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古刹,僧侣们在潜心修习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化通讯带来的便捷。 “日益提高的生活条件让僧人不再被动成为‘苦行僧’,现代化的设施为修行提供了方便法门。”禅古寺活佛洛卓尼玛仁波切说。
截至目前,玉树受地震影响寺院的重建、修缮工作总投资已近10亿,占灾后重建总投资的近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246842人受灾。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于2010年6月全面启动。
拉萨街头的藏族民俗主题动画片
电子显示屏上正在播放藏族民俗礼仪主题的动画片。 电子显示屏上正在播放藏族民俗礼仪主题的动画片。 在布达拉宫广场西侧的大型户外LED全彩电子显示屏上,近日开始播放藏族民俗礼仪主题的动画片:导游卓玛向两位来自内地的游客,介绍西藏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礼仪。片中...
2011-04-29 编辑:admin 9265噶陀多吉丹寺
噶陀又译作噶妥、(嘎拖、嘎多),英译称Kathok。噶陀寺堪称宁玛派的母寺。在过去的800年间,由圣地虹化成就的修行者有十万之众。如今噶陀传承的上师们已遍布亚洲、欧洲、北美等世界各地。噶陀位于四川省西部金沙江流域的白玉县河坡地区白龙沟朵念山的山腰,海拔4800米,与西...
2009-03-16 编辑:admin 8045《海南文学》冬季卷出版 推出格桑多杰特辑
《海南文学》冬季卷出版 近日,由海南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海南文学》冬季卷已出版,“海南名家”专栏推出诗人格桑多杰诗文特辑,介绍了其四十余年的诗歌创作之路,推出部分代表作和文学大家对其诗作的评论文字,全面展示了诗人格桑多杰的文风和豪...
2014-12-19 编辑:admin 8645第三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已在香港圆满举行
第三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在香港圆满举行 日前,由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和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在香港教育学院圆满举行。 据悉,此次研讨会为期5天,有来自美、英、德、荷、澳等13个国家的116位教师,394位...
2013-07-21 编辑:admin 5800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