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年琼结久河卓舞薪火相传
80岁的藏族农民老艺人尼玛旺久
“唰唰,咚咚……”在铿锵有力的舞步声和打鼓声中,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琼结久河卓舞8月16日在西藏山南地区体育场开演。
作为2012年山南雅砻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琼结久河卓舞、扎囊果谐、古老的藏族祭祀歌舞“泽当嘎巴谐玛舞”、泽当藏戏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雅砻文化节,让观众饱览了一场视听盛宴。
西藏山南地区古称雅砻,是藏文化的发源地,有西藏第一块农田、第一座村庄、第一座宫殿、第一座寺庙等诸多“第一”。
“山南历史悠久,保留了许多传统且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中共山南地委书记其美仁增在雅砻文化节开幕式上表示,山南有许多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得以传承。
以琼结久河卓舞为例,这一颇具山南民俗特色的古老舞蹈有着千余年历史。当日演出的久河卓舞由64位舞者组成,最大的80岁,最小的只有15岁。舞者边歌边舞,由慢渐快,慢时端庄肃穆,舞步整齐划一,快时粗犷奔放,达到高潮时犹如急风暴雨,数十位舞者集体旋转、甩动黑色辫子,敲响腰鼓,如醉似狂。
舞蹈进行到最高潮时,年轻的舞者将一位老人围在正中央,老人有力地甩动着白色辫子,震撼全场。这位老人便是卓舞的领队尼玛旺久,今年已80岁高龄,是琼结久河卓舞的国家级传承人。
琼结久河卓舞自2008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尼玛老人便成了名人,他跳的卓舞《吉祥鼓韵》上了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元宵晚会,之后受邀到香港、台湾等地表演,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在台湾演出时,他的徒弟扎西开玩笑说:“观众给你献的鲜花太多了,你给家里打个电话,赶个毛驴把鲜花运回去吧。”
尼玛老人16岁便开始学习久河卓舞,如今在全村已有80多位徒弟,全部是男丁。他们平日里劳作,而在藏历新年、望果节、雅砻文化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聚在一起跳舞。“不管你在多远的地方,表演时必须要回来。”老人说。
洛桑丹增是尼玛老人的侄子,同时也是老人“钦点”的传承人。这位皮肤黝黑、笑起来憨厚可爱的传承人今年35岁,却已跳了18年的卓舞。“久河卓舞共有12种舞姿,我一两个月便学会了”,他说,作为久河卓舞的传承人,他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未来一定要把这一舞蹈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9岁的小儿子跳起卓舞来有模有样”。
今年夏天,久河卓舞队迎来了唯一的高材生,正在四川大学读书的平措罗布。“文凭再高,也不能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平措罗布腼腆地说。
西藏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山南地区是西藏文化的发源地,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在雅砻文化节期间展演,并融入时代新元素,相信雅砻文化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更好发展。
2012年的雅砻文化节以“藏源 藏缘”为主题,于15日至21日举行,期间举行20多场颇具山南民族特色的主题活动,包括文化大展演、文化主题论坛、青年歌手民歌大赛、投资洽谈会、哲古牧人节等。
勒姐羌部族名称释义
古代羌人部落之一。因居勒姐溪(今青海平安县沙沟)而得名。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安夷县(今青海平安县)吏强占卑湳羌妇为妻,卑湳羌人遂联合勒姐羌人起兵反汉,汉护羌校尉吴棠迁驻安夷。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勒姐、当煎等种羌于湟水流域起兵反汉。三年,攻占破羌县(治今...
2007-11-17 编辑:admin 13474藏毯展颁奖大会《无声》获国际展团最佳奖项
6月4日,由青海省商务厅主办,中国藏毯协会承办的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颁奖大会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B馆举办。副省长田锦尘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作品颁奖。 中国的《万法自然》《波斯女神》、伊朗的《塞浦路斯之树》《花之敬仰》、阿富汗的《巴克塔里亚》、...
2018-06-05 编辑:admin 8907玉树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
玉树藏族自治州自2021年8月至2023年底在全州开展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
2021-10-08 编辑:格日加 12307嘛呢石拓宽三江源生态移民致富路
青海省格尔木市昆仑民族文化村的移民在展示自己的嘛呢石作品 青海省格尔木市昆仑民族文化村的移民在车间制作嘛呢石从2006年6月开始,来自三江源地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玛莱县的160户生态移民陆续搬迁到格尔木市郊的昆仑民族文化村。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文化村移民...
2008-04-30 编辑:admin 5915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