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投巨资保护现存最大最完整“钦孜”壁画

作者:李远 薛文献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7-13 09:17:00 点击数:
  
贡嘎曲德寺
钦孜钦莫画于15世纪,贡嘎曲德寺壁画。摄影:王舒
  地处雅鲁藏布江南岸的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岗堆镇岗堆村,坐落着藏传佛教萨迦派四大主寺之一――贡嘎曲德寺。站在寺庙大门前,记者看到大殿顶上经幡飘动,两个巨大的脚手架立于大殿两侧,建筑材料不断被运上大殿二层。
  建于1464年的贡嘎曲德寺,其独特之处在于寺里保存了西藏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钦孜”派壁画,该寺也因之成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壁画,今年3月,西藏投入巨资启动了对寺庙的维修保护工程,第一期古建维修预计于11月完成。
  据了解,壁画与唐卡绘制、彩绘并称为西藏传统美术三大形式,由远古的岩画和洞穴画演变而来,主要分布在寺院、府第、宫殿、民宅等的墙壁上。由于使用的是矿物颜料,壁画颜色绚丽,不因年代久远而褪色,深受西藏人民的喜爱。由贡嘎岗堆·钦孜钦莫创立的“钦孜”派壁画,与吉乌岗巴、勉塘、噶支并称西藏四大传统画派,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贡嘎曲德寺寺管会副主任格桑介绍,钦孜钦莫出生在离贡嘎曲德寺不远的一个村落里,从小就对绘画有着非凡的天分和极大的热情。
  史书记载,钦孜钦莫幼年时即能准确描绘山川日月和飞禽走兽,后到日喀则向著名画师朵巴·扎西杰巴学艺,成年后醉心于佛画,风格自成一体,主要特点是线条流畅,富有想象力,人物与事物形象逼真,背景多用“巴扎”等图案,且图案复杂多变,为中世纪后期本土藏族绘画样式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钦孜’派以山水、花草等风景画为主,绘画笔法恢宏、大气,擅用深色系色调。”格桑说,贡嘎曲德寺当年耗时14年建成,而钦孜钦莫同样花费14年时间完成了寺庙佛像和壁画的创作。
  走进贡嘎曲德寺,记者看到供奉主佛的大殿外侧墙壁上绘满佛陀像,环绕一周,壁画与大殿浑然一体,在3米多高的墙体衬托下显得雄伟庄重。
  “西藏现存绝大部分‘钦孜’派壁画都保存于寺内,其中包括一幅十分罕见的讲述佛教‘六道轮回’的壁画,具极高的艺术价值。”格桑说。
  对贡嘎曲德寺壁画的维修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文物,西藏启动了此次大规模的维修保护工程。
  格桑介绍,保护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寺庙古建维修,包括更换墙体上部的白玛草,替换旧的柱子、房梁,更新阿嘎土,加固墙体等,共投入800多万元。“古建维修结束后将开始对壁画进行修复,这也是保护工程最复杂的部分。”格桑说。
  格桑表示,对壁画的修复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初步估算第二期投入将达600多万元。
  保护工程的第三期是环境整治,包括解决消防、雨水和其他污水的排放、整修寺庙围墙以及寺庙周边绿化和道路的硬化等问题。
  作为萨迦派主寺之一,贡嘎曲德寺每年接待大量信教群众和游客。格桑介绍,整个工程预计耗时两到三年时间,届时“钦孜”派壁画这一珍贵文物将重新向人们展现西藏传统艺术的成就。
相关推荐
  • 甘肃炳灵寺石窟发现藏文佛经残页距今400年

    图为清理出藏文佛经残片 图为清理出藏文佛经残片图为藏经洞外观 9月9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近日从正在进行危岩体加固工程的一岩洞内发现了佛经的纸张残片,截至目前,该研究所共清理出佛经残页近千片,其中大部分是藏文佛经残片,也有个别汉文...

    2014-09-11 编辑:admin 8867
  • 香格里拉秘境——尼汝

    初冬时节的尼汝河惊艳绝美,河流的冷色调与河岸边的暖色调交相辉映,和谐共美。站在河岸边静静地欣赏这唯美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2020-11-23 编辑:青阳卓玛 10700
  • 《西藏艺术与考古展》在日本福冈九州国立博物馆隆重开幕

    西藏艺术与考古展开幕现场经过中日双方三年的共同努力,西藏艺术与考古展于4月11日在日本福冈九州国立博物馆隆重开幕。 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展览开幕式。甲热·洛桑丹增副主席在其热情洋溢的开幕式致辞中,代表中国西藏...

    2009-04-17 编辑:admin 4961
  • 萨迦索:距今七百余年的古老民间歌舞

    萨迦索表演现场 摄影:王舒 萨迦索中男人服饰扮相 摄影:王昕秀 萨迦索中女人服饰扮相 摄影:王昕秀  在西藏,每逢节庆,百姓们就会盛装打扮赶来赴会,怀着无限真挚的心愿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能够宣泄自己情感的歌舞海洋之中。如今来到萨迦县,自然不能错过萨迦索。在此次萨...

    2010-09-08 编辑:admin 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