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可移动文物普查精细到每一根丝线组织
4月13日布达拉宫丝织品普查、建档小组内,组长边巴琼达手持文物鉴定专用显微镜正在观察一幅恰鲁(僧人的一种随身物品)的组织、纹样,“对于文物的普查建档,我们要精细到每一根丝线组织”。
布达拉宫殿堂普查小组工作现场
耸立在西藏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被誉为“藏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宝库”,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收藏有众多历史文物和稀世珍宝,是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达拉宫西日光殿的僧人阿旺托美正在擦拭准备进行鉴定的佛龛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研究员索南航旦13日介绍说,布达拉宫馆藏文物丰富,包含各类古籍文献,总量约达10万余件。上世纪90年代,布达拉宫文物建档工作基础较为薄弱,仅对文物进行了目录、名称登记,缺乏完整、规范的详细档案,给文物普查以及科研工作带来不便。
布达拉宫西日光殿内等待鉴定的文物
2013年底,根据中央政府对所有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登记、建档的要求,西藏启动此项工作,摸清全区可移动文物的“家底”。
索南航旦告诉记者,文物的建档工作包含登记文物的名称、年代、来源、完残程度、外观尺寸等14项内容,并根据文物的分类进行拍照和编号。
布达拉宫已经被鉴定的文物
扎西次仁是唐卡普查、建档小组的摄影人员。他告诉记者,拍摄文物照片是建档工作的最后环节。每幅约2米左右的唐卡,需从整体到局部拍摄至少7张照片,并录入档案。
爱国民主人士才旦堪布
至尊才旦堪布仁波切在却藏寺升座 至尊才旦堪布仁波切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弘法初祖、举世著名的喇乾•贡巴饶赛大上师转世系统,在我国藏、汉、蒙、土各族信教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曾被清朝皇帝册封为“札萨克”、“诺门汗”称号。 旦斗寺大拉...
2017-05-03 编辑:admin 22488青海湖流域“容颜”愈发秀丽 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维系青藏高原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湖面面积连涨十余年;青海湖生物多样性快速恢复,栖息水鸟种类由2017年的92种增加到2021年的97种.........
2022-11-21 编辑:索南多杰 4664青海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8月下旬举行
由省民宗委和省体育局共同主办,海东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青海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1年8月20日至25日在海东市举行。
2021-07-16 编辑:青阳卓玛 10275青海省贵南县拟建藏绣文化产业园
贵南藏绣有“藏绣之乡”之称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为使藏绣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并开拓市场,拟建设一个集技能培训、产品设计开发和展览于一体的藏绣文化产业园。 日前,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经贸招商团首次到广州推介...
2009-04-18 编辑:admin 4754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