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牦牛博物馆将于4月18日正式恢复开馆
自从西藏牦牛博物馆自2016年10月中旬闭馆,赴首都博物馆举办“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圆满结束。昨日,西藏牦牛博物馆称,该馆将于2017年4月18日重新开放。
据了解,西藏牦牛博物馆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开馆近3年、总投资1.3亿元,包括感恩厅、探秘牦牛、相生相伴、灵美牦牛四大主题展厅,旨在从自然与科学的牦牛、历史与人文的牦牛、精神与艺术的牦牛三个层面,多角度、深层次介绍牦牛的起源、驯化、牦牛与西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藏文化以及艺术作品里的牦牛文化。
“西藏牦牛博物馆是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专题的人类学博物馆,是国家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所以参观无需购票。”西藏牦牛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从4月18日起,该馆每日开放时间为10:00至17:30;每周一闭馆,周末正常开放。
在此,西藏牦牛博物馆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参观者,该博物馆的所有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酗酒者、衣冠不整者以及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无监护人陪伴的,谢绝入馆;请自觉接受安检,严禁将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险品带入馆内;参观前请将随身包裹寄存,贵重物品自行保管;展厅内请勿摄像;拍照时请勿使用闪光灯及三角架;爱护并正确使用公共设施,请勿触摸文物及展品;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请勿丢弃杂物,请勿在馆内吸烟。
青海西宁第26届“藏乡会”在南山公园举行
人与自然一派和谐景象(摄影:程强) 五彩帐篷下欢乐的聚会(摄影:L&M) 6月2日,由青海藏族研究会主办,青海省藏医院、青海广播电视台藏语卫视综合频道/藏语广播频率、青海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承办的,第26届西宁“6月藏乡会”(又称“西宁地区藏族文化艺术节&rdquo...
2012-06-05 编辑:admin 8000藏族激动人心的“谐”与“卓”
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藏族人民把西藏的最高处,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萨迦以及阿里一带,统称为“堆”,流行在这里的农区自娱性圆圈舞,被...
2008-09-22 编辑:admin 10304《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编纂工作全面完成
海南州藏语委办经历时四年的不懈努力,4月底全面完成了《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的普查、搜集、核实、考证、翻译、论证以及打字排版工作,现已移交甘肃民族出版社印刷。该书为藏汉合璧,全书共收集我州行政区域内的近3000条地名,具体对旅游景点、名胜古迹、自然地理实体的...
2010-05-12 编辑:admin 14159轻摇法铃聆听岁月之声
金刚铃、金刚杵 黄铜 明代 碰铃 单钹 黄铜、珊瑚 明代 钟形法铃(有破损) 黄铜 元末明初 钟形法铃 佛教法器,是指在各种佛事活动中使用的器物,其功用、形态、材质不一而足。中国的佛教法器源自印度,在长期的使用流传过程中逐步发展丰富,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藏传佛...
2014-03-06 编辑:admin 13695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