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大通河流域通宝吉森(十三神山)调研行

作者:刘世俊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4-09-01 14:46:00 点击数:


访谈

  天祝藏族自治县藏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承接中国藏研中心重点课题《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华锐卷)课题组在县级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于2014年8月进入实施阶段。


岗什卡唐卡

  调研组一行12位成员于8月11日在课题组负责人刚乃旦才让的组织下在天祝藏族自治县首府华藏寺出发沿着大通河逆流而上追寻华锐‘通宝吉森’(十三神山)那远古传说与历史记忆。相传十三神山为十三兄弟,其中首座梅拉岗卡为阿尼玛卿神山之子嗣,受命前来护佑华锐一方。十三兄弟之首座为梅拉岗什卡、依次为贡布当玛、南木格、夏德、察勒、热高、达赞、雪宗、曼托、嘉嘎日、伦布则、热桑、鲁日。十三神山之首从青海门源的徐吉滩开始以大通河为线,一脉相承连成一体最后在青海互助县大通河沿岸扎龙沟处完结。十三神山自成一体系,位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浩门河以及大通河流域,从神山流下千百条支流淌入大通河最后汇入黄河而滋润了中下游地区,为这一带孕育了农耕及游牧文明。大通河两岸树木葱葱、古刹肃穆,天堂寺、干禅寺、仙米寺、朱固寺、扎隆寺就坐落在神山脚下,大通河旁。古文明种子沿河而播,水源族根源远流长。


岗什卡峨博

  此次行程几千公里,涉足区域广泛,内容涉及地方志、民族志等领域。访谈组几乎踏遍了大通河流域十三神山腹地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走访了大通河沿边的高僧大德和各乡村的父老前辈。通过他们的口述,使那段被遗忘的传说得以再现,历史的记忆再次复活。此行秉承以保护华锐藏区的山水、生态为主旨,抢救整理濒临失传的口头和野史文献为己任,宣扬藏民族与生俱来的环保意识为宗旨;为此团队废寝忘食,日夜兼程,整整九天二百一十六个小时,我们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难,上神山、量海拔、测经纬、做访谈,记笔记,利用摄像、拍照、录音等手段对大通河流域“十三神山”为主的环境与山水文化进行拉网式普查调研,并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当中辛苦自不必言,而且这些工作几乎都是在平均海拔3、4千米以上的低温环境中进行的,然而比起保护和宣扬藏文化生态价值观之使命感来这点困难又何足挂齿呢。此次工作安排的紧锣密鼓,进行的井井有条,行程圆满顺利。下一步我们将对整个华锐文化地域范畴的所有山水文化进行编纂整理并结合现代科技摄影技术加以全方位记载,让世人了解华锐的环境与山水文化,更让新一代增强环保意识,珍惜水源。最后诗一首为此行献上:
  为有先辈高尚深远的文化生命而折腰!
  也为灿烂辉煌的文化凋零而沉吟!
  为族群的散落而缄默!
  为历史的遗忘而惋惜!
  也为阿咪 的记忆……而感慰!


课题组

相关推荐
  • 威力女神大白伞盖佛母

    大白伞盖佛母   大白伞盖佛母似乎是最具威力和力量的女神,从世间的角度看,她也更符合母体的本能,因为她有寂静和愤怒两种形像。同所有的母性生命一样,对被保护的亲人她会柔情似水,呵护倍至;而对外来的危险她会愤怒咆哮,以死相见。当然,大白伞盖佛母的两种形象不能简单等同于...

    2011-03-15 编辑:admin 11839
  • 海西州民族教育向“双高”迈进

    在青海省率先实现国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目标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今年调整战略目标,开始向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双高)目标挺进。 海西州总面积占全省41.7%,总人口56万人,有蒙古、藏、汉、回、土、撒拉等3...

    2009-12-09 编辑:admin 9816
  • 阿佳组合提携新人 “藏版陈小春”表现给力

      由四川青藏阳光文化影视传播公司、西藏电台《高音》栏目联合举办的《绿色协议》大型环保公益晚会近日在成都欢乐谷剧场隆重举行。作为藏族新青年代表的阿佳组合与众多藏族著名音乐人容中尔甲、央金兰泽、央金拉姆等等参加了这次的晚会。歌手们用自己真切的歌声来号...

    2011-06-07 编辑:admin 7525
  • 论玉树藏族部落习惯法

      【内容提要】玉树藏族部落习惯法除具有混合性、简约性和任意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政权组织方面,具有突出的“家族一体”性,还有个别的“政教合一”性;在对部落社会的控制和调节机制中,通过草山对部落属民进行纵向控制,用“...

    2011-07-25 编辑:admin 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