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答卷— — 藏族老板环卡夫妇的幸福生活

作者:辛元戎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14-01-24 15:19:00 点击数: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隆务河谷的时候,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康乐北路的“环卡超市”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藏族老板环卡和妻子卓玛措打扫卫生、整理货物,准备迎接第一拨客人的到来。
环卡夫妇是同仁县保安镇银扎木村村民。这对勤劳能干的夫妇靠做虫草生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几年前,他们在州上买了房,并开了这家100来平方米的百货超市。
  尽管自己在州府所在地就了业,成了城里人,但夫妻俩还时常回去看望村里的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
  “现在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变化都很大。”环卡一边擦拭着货物一边说,“最明显的是,一进村就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家都新盖了房子。”
  尤其令环卡夫妇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村里整体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善。
  银扎木村有两条河穿村而过,以往河上没有桥,村民们出行时都要绾起裤腿,从没膝的河水中趟过去。老人、小孩出村尤其困难。如今,两条河上都架起了桥,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出行不便而犯愁了。
  村里有一个小学,以前只有十来间土坯房校舍,连窗户上的玻璃都不齐全。如今,不仅盖起了像模像样的三层教学楼,还配备了崭新的桌椅,藏族娃娃们用上了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老师们也经常到州上、省里甚至外省去培训。惦念着村里的孩子,环卡夫妇也时不时地为学生们送去些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钱。
  “这些娃娃是银扎木村的希望。”卓玛措说,“每当我路过学校,听着教学楼里传出的清脆读书声,心里都感到美滋滋的。”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银扎木村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去年,我省面向藏区和基层加大公开考录招聘力度,银扎木村有三名大学生考上了公务员,这一喜事成了村民们闲暇时热议的话题。
  自来水通到了各家各户,再也不用背水吃了;村里的电压稳定了,再也不用担心经常停电了;路好了,到州上去办事更加方便了;有了“新农合”作保障,村民们再也不用“小病扛,大病拖”了……环卡夫妇和银扎木村的村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藏区民生的关切,如同朝阳一般温暖着每一个藏族群众的心。
相关推荐
  • 汉藏文化交流基地设立 展示西藏风俗风情

      近日,全国首家汉藏文化交流基地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南馆设立。极富西藏民族特色的藏戏、朗玛、牦牛舞等歌舞表演和藏族服饰表演秀,生动地展示着西藏的风俗。   位于汉口闹市中心的这个基地取名“西藏印象”,楼里楼外透着浓浓的藏族风情,两层楼占地面积2000...

    2011-01-01 编辑:admin 6777
  • 今年巨资扶持中小企业

      记者从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了解到,今年,青海省将通过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培养中小企业新的增长点,以此来推动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

    2010-04-06 编辑:admin 10156
  • 僧人校长化缘创办孤儿学校

    甘肃甘南藏区的草原上有一所孤儿学校,学校共有8名教师,除了上课,他们每天还要照顾孤儿的生活起居,冬去春来。在校长看来“他们又当爹又当妈”。   从兰州出发,经过4个小时、200余公里的路程到达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然后再驱车46公里,才能到达这座名叫...

    2010-09-11 编辑:admin 8955
  • 向巴平措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11月23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冒着瑟瑟寒风视察了新建的西藏广播电影电视译制大楼工程和自治区藏戏艺术中心工程,了解西藏文化项目建设情况,现场解决问题。向巴平措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特别是十七大对文化建设的新论断、新任务和新要求,解放...

    2007-12-01 编辑:admin 1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