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都市主流媒体走进青海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作者:孙睿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7-07-07 14:55:00 点击数:

 
图为全国都市主流媒体记者走进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参观当地特色手工艺品

图为图为全国都市主流媒体记者被海西州茶卡盐雕所吸引,驻足拍照

  7月6日,由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主办,西海都市报社承办的“相约聚宝盆·共筑小康梦——全国媒体看海西”活动在德令哈市拉开序幕,来自全国48家都市主流媒体的近60余名记者齐聚青海省海西州,相约有“中国‘聚宝盆”之称的青海海西州。

  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各类矿藏潜在经济价值达10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州域内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面积25.6万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资源较为丰富、惟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

  据记者了解,此次活动于6日启动,持续至11日,期间全国各地主流媒体记者们将深入海西州德令哈、大柴旦、格尔木、都兰县、乌兰县等地采访对海西州的生态保护、民族团结、旅游振兴、循环经济、农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集中报道。

  海西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海明介绍,海西州是中国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这里地域辽阔,资源富集,是古丝绸之路南北道的桥梁和纽带。2016年,该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7亿元,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7720元和11539元,5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排名居首。

  来自贵州都市报副总编辑李娟告诉中新网记者:“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的‘聚宝盆’,而且这边的民族文化传承也做的特别好,尤其是民族文化保护的也很好,同时海西州的地理位置也很有优势,新能源资源也利用的特别好。今天才体验了半天,后面还有一周的行程,特别期待后期会有更多的发现。

  “映像中的青海特别偏远,比较落后,所以我是带着好奇的心情来参加媒体行的。通过第一天的行程,我发现表面是戈壁滩的海西州其实是个‘聚宝盆’,这个地方看似原始,其实‘大有作为’,海西这边保留了很多蒙古族、藏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参观了海西民族文化博物馆,非常开眼界,听当地解说员讲解,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蒙古族、藏族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今天虽然是第一天的行程,但收获颇多,同时也很期待未来的行程。”吉林省延边日报社总编辑陈冬梅说。

相关推荐
  • 青海藏区新增2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

    据悉,青海省气象局于近日完成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2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任务。至此,青海省已建成9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大大提高了青海省气象站点的“像素”。 青海省气象局监测网络处处长李海红介绍说,新建的2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均采用技术比较...

    2009-07-05 编辑:admin 6945
  • 索朗扎西推出全新音乐专辑《家乡的姑娘》

      12月12日,诚利千代娱乐旗下艺人索朗扎西带着自己的全新音乐专辑《家乡的姑娘》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藏族歌手索朗扎西身穿一席藏装出席发布会,并在现场演唱了三首精选新歌。恩师容中尔甲及众多圈内好友石焱、余启翔、绍兵也纷纷送上祝福,而最让人感动的则是索朗扎西的...

    2012-12-14 编辑:admin 7421
  • 青海湖流域周边生态环境治理初显成效

      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厅了解到,利用日元贷款实施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主体项目目前已完工,青海湖流域周边环境初步改善。   据青海省林业厅项目办公室主任张学元介绍,项目实施5年来,通过草地治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等建设项目,青海湖流...

    2013-02-16 编辑:admin 7284
  • 香格里拉的源头 木里天生一座珍稀动植物“博览园”

    1924年,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来到恰朗多吉雪山下,拜访了神秘的“木里王国”。后来,他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用一组图片,给这片土地贴上了“上帝浏览的花园”“香格里拉的源头”等标签。...

    2022-12-08 编辑:索南多杰 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