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遍野产业兴旺
作者:马璞新
来源:西海都市报
时间:2024-10-28 10:22:55
点击数: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被誉为“黑藏羊之乡”,为推动黑藏羊产业发展,当地推进藏羊、饲草、牦牛产业提质增效,确保今年黑藏羊存栏达到12.5万只。近日,记者走进贵南县黑藏羊养殖场,探寻藏羊特色产业发展密码。
养殖产业兴旺致富农牧民
森多镇加尚村的嘉仓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仁庆塔认真观察刚出生的黑藏羊羊羔成长情况,他的妻子则忙着投放草饲料,随着草料撒进槽内,黑藏羊纷纷上前争相食用。
仁庆塔说:“今年合作社有繁母羊370只,现已产360多只羊羔,成活率基本上达到100%,相比白羊,黑藏羊价格较高,其次黑藏羊还有相应的补助政策,有效带动牧民积极参与繁育,为我们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入。”
从牧民变身养殖大户,仁庆塔不断探索,悉心经营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告诉记者,贵南黑藏羊是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而成的优良地方产品,平均每100只藏系羊出生仅有1只全黑羊羔,被誉为贵南草原上的“黑珍珠”,2017年贵南黑藏羊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仁庆塔养殖黑藏羊有诀窍,他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天然草料喂养,这样不仅保证了黑藏羊的品质和口感,也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近年来,贵南县以畜牧养殖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全面推进黑藏羊扩繁育种工作,通过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不仅提升了黑藏羊的种群数量和质量,而且形成了“企业+合作社+牧户+基地”的产业链,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品牌效益明显群众有了新出路
茫拉乡却旦塘村村民马占元瞄准黑藏羊的品牌优势,发展黑藏羊加工产业,打造出羊排、羊腱子、羊脖子等48种肉产品,远销上海、四川、北京、江苏等地。
记者跟随马占元来到贵南县三江纯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流水线高速运转,一只只羊胴体被迅速分割,工作人员将分割好的肉块打包,放入冷链车发往省外。
有了这个念头,马占元陷入沉思:要是留在上海继续开拉面馆,一家人的收入有保障,生活无忧。放弃这些,回到老家农村还能做些什么?经过几番思量,马占元将铺面转让出去,毅然回到家乡,陪伴照顾孩子们。
2006年,马占元创办合作社育肥牛羊。在马占元眼里,养殖业是一份很有前景的产业,他用心经营着这份产业,从零起步,学习养殖技术,积累经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马占元经过调研,发现贵南县位于“白兰古道”要冲位置,黄河环绕西北,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海拔3200米以上的天然牧场,造就了贵南黑藏羊肉独特的口味,被誉为草原上的“黑珍珠”。
贵南县在强化黑藏羊遗传资源保护、选育工作的同时,加快建立品种、繁育、检疫、屠宰加工、肉制品检验、冷鲜冷链运输等一套黑藏羊产业标准体系,制定有机羊肉生产操作规程,加快黑藏羊收购标准化、数据化、透明化网络建设,用先进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系支撑。
马占元依托品牌优势,成立贵南县首家黑藏羊专卖店,并依托他的三江纯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营黑藏羊屠宰加工、物流配送、冷鲜肉及相关副产品开发。
马占元说:“2023年10月至今年3月,县委县政府批准屠宰销售的1万只黑藏羊,投放到市场便被一抢而空,又通过申请,追加了8000只黑藏羊。仅用6个月时间,销售总额达到1400万元。”
产业链全乡村振兴有活力
塔秀乡达隆村是畜牧业村,牧民们凭借资源优势,探索出黑藏羊羊毛加工产业新路径,实现“以羊毛产业带全民共富、促产业更强”,助力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养殖产业兴旺致富农牧民
秋末,贵南县风景如画,广袤的草原上,一群群黑藏羊如黑色的珍珠般散落各处,悠闲地吃草,它们身姿矫健,毛色乌黑发亮,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美丽的画卷。

仁庆塔说:“今年合作社有繁母羊370只,现已产360多只羊羔,成活率基本上达到100%,相比白羊,黑藏羊价格较高,其次黑藏羊还有相应的补助政策,有效带动牧民积极参与繁育,为我们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入。”
从牧民变身养殖大户,仁庆塔不断探索,悉心经营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告诉记者,贵南黑藏羊是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而成的优良地方产品,平均每100只藏系羊出生仅有1只全黑羊羔,被誉为贵南草原上的“黑珍珠”,2017年贵南黑藏羊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仁庆塔养殖黑藏羊有诀窍,他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天然草料喂养,这样不仅保证了黑藏羊的品质和口感,也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近年来,贵南县以畜牧养殖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全面推进黑藏羊扩繁育种工作,通过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不仅提升了黑藏羊的种群数量和质量,而且形成了“企业+合作社+牧户+基地”的产业链,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品牌效益明显群众有了新出路
茫拉乡却旦塘村村民马占元瞄准黑藏羊的品牌优势,发展黑藏羊加工产业,打造出羊排、羊腱子、羊脖子等48种肉产品,远销上海、四川、北京、江苏等地。
记者跟随马占元来到贵南县三江纯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流水线高速运转,一只只羊胴体被迅速分割,工作人员将分割好的肉块打包,放入冷链车发往省外。
“凭借黑藏羊的品牌优势,公司发展态势良好,节假日期间,黑藏羊肉供不应求。”马占元说。

马占元是返乡创业发展的典型。2000年,马占元带着6万元积蓄前往上海,经营起一家拉面店。经过6年的摸爬滚打,他终于从一个懵懂的创业者变成了成熟的生意人,马占元不仅将拉面店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帮扶自家兄弟姐妹在上海开起拉面店。
有一次,马占元出去办事,发现上海的年轻人有不少会讲多国语言,工作能力强,他突然意识到,自家孩子需要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不是放在家中老人身边。有了这个念头,马占元陷入沉思:要是留在上海继续开拉面馆,一家人的收入有保障,生活无忧。放弃这些,回到老家农村还能做些什么?经过几番思量,马占元将铺面转让出去,毅然回到家乡,陪伴照顾孩子们。
2006年,马占元创办合作社育肥牛羊。在马占元眼里,养殖业是一份很有前景的产业,他用心经营着这份产业,从零起步,学习养殖技术,积累经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马占元经过调研,发现贵南县位于“白兰古道”要冲位置,黄河环绕西北,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海拔3200米以上的天然牧场,造就了贵南黑藏羊肉独特的口味,被誉为草原上的“黑珍珠”。
贵南县在强化黑藏羊遗传资源保护、选育工作的同时,加快建立品种、繁育、检疫、屠宰加工、肉制品检验、冷鲜冷链运输等一套黑藏羊产业标准体系,制定有机羊肉生产操作规程,加快黑藏羊收购标准化、数据化、透明化网络建设,用先进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系支撑。
马占元依托品牌优势,成立贵南县首家黑藏羊专卖店,并依托他的三江纯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营黑藏羊屠宰加工、物流配送、冷鲜肉及相关副产品开发。
马占元说:“2023年10月至今年3月,县委县政府批准屠宰销售的1万只黑藏羊,投放到市场便被一抢而空,又通过申请,追加了8000只黑藏羊。仅用6个月时间,销售总额达到1400万元。”
产业链全乡村振兴有活力
塔秀乡达隆村是畜牧业村,牧民们凭借资源优势,探索出黑藏羊羊毛加工产业新路径,实现“以羊毛产业带全民共富、促产业更强”,助力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一进厂区,机器轰鸣,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剪裁、缝制。另一个车间里,工人们将刚刚加工生产好的网套,按照网上顾客下单的要求进行打包,准备销往全国各地。特别是黑羊毛被由于重量轻、保暖性强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此外、羊毛垫、枕巾、围巾、拖鞋等黑羊毛制品销售量也在日益增加。

黑藏羊毛加工厂负责人英巴告诉记者,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依托当地黑藏羊发展优势,成立贵南县黑藏羊毛加工厂。经过3年发展,成功探索出一条加工销售黑藏羊毛系列产品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加工厂成立以来,我们生产的黑羊毛被、羊毛垫、枕头、围巾、床单等5大类黑羊毛产品已经得到市场认可。我们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以更好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英巴说。
贵南县以推动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为目标,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高位推进黑藏羊一县一品产业发展,实施黑藏羊“1210”发展模式和保种扩繁工程,形成了以黑羊场为核心群,2个示范村为扩繁群,10个示范社为生产群的黑藏羊良种繁育体系,探索出了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国内和欧盟双重有机认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只羊,一条产业链,已成为贵南县畜牧业的“金字招牌”,让“黑藏羊之乡”的品牌更响亮。
“加工厂成立以来,我们生产的黑羊毛被、羊毛垫、枕头、围巾、床单等5大类黑羊毛产品已经得到市场认可。我们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以更好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英巴说。
贵南县以推动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为目标,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高位推进黑藏羊一县一品产业发展,实施黑藏羊“1210”发展模式和保种扩繁工程,形成了以黑羊场为核心群,2个示范村为扩繁群,10个示范社为生产群的黑藏羊良种繁育体系,探索出了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国内和欧盟双重有机认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只羊,一条产业链,已成为贵南县畜牧业的“金字招牌”,让“黑藏羊之乡”的品牌更响亮。
相关推荐
倒淌河附近的日月神山
玛尼堆 路两旁挂起的经幡 日月山 在倒淌河镇驻地东北共和县与湟源县交界处。海拔3520米。“尼达尼哈”系藏语译音,意为“日月山口”。 山顶经幡 藏语中又称“多尼达”,为“日月石”之意。藏语“尼达尼哈”或&l...
2010-07-14 编辑:admin 13486藏区护花使者:曾秀丽
初见西藏自治区农科院蔬菜所曾秀丽博士,是在一处牡丹园,她穿着红色运动上衣,头戴一顶凉帽,正和同事一起忙碌着,牡丹花开正艳。当得知记者来拍摄牡丹,她却先让记者尝一尝牡丹花瓣的味道。 “怎么样?是不是有股清甜?”说到这里,曾秀丽开心地像个孩子,而她给人的第...
2017-06-29 编辑:admin 11363藏医高级研修班已结业
近日,“第九届全国藏医高级研修班”在北京藏医院结业。经过6天的紧张学习,来自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辽宁、北京7省区(市)的150多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北京藏医院党委书记朱亚春,代理院长仲格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登巴达吉和北...
2018-10-30 编辑:admin 11424藏族民众卡本加的“智慧书屋”欢迎大家光顾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同仁县隆务河水平面,卡本加已规整好书架上的书籍,打开院门等待“客人们”的光顾。 “学生们趁放假来我这里充电,看看课外书,我每天6点起床打扫卫生。”卡本加28日说。 卡本加今年47岁,藏族,是青海省同仁县民族中学的一名...
2014-03-02 编辑:admin 13347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