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文旅互动开启乡村振兴新路径
作者:白雪
来源:共和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2-10-31 10:33:31
点击数:
近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促进文旅发展驶入快车道,打开了文化旅游发展新局面。
青海湖畔油菜花基地 摄影:仁青多杰 紧贴优势,有效利用资源
共和县立足青海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旅游资源,利用环湖地区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业态,积极改善村庄民居整体风貌,先后完成青海湖环线自行车道、沿线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倒淌河、黑古城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推出文化体验、文化研学精品线路,打造生态观光、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三大产品体系,将青海湖南岸打造为欣赏屋脊宝鉴的精品宝地。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以黄河文化为引领,以龙羊峡景区为核心,积极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度假区,将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龙羊峡景区 图片由共和县文化局提供
龙羊峡景区 图片由共和县文化局提供 创新格局,推进融合发展
共和县发挥“旅游+N促发展”模式带动作用,深化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教旅融合、体旅融合,找准了乡村振兴“文化纽带”和“经济纽带”的融合点。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集博物馆、文化演艺、主题文创等产业,打造文旅综合体、文化主题公园、文旅小镇等,推动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结合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建设,以旅游业为带动,提升传统农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休闲农牧业、农副产品等,有效推动绿色农牧业发展。以河流、湖泊、沙漠等生态资源和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发展生态教育、生态科普、文化研学、非遗科普等研学旅游产品,建设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文化研学基地、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等教旅融合场所。立足自身区位、生态、资源及设施优势,积极发展全民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广泛开展以赛马、射箭为代表的民族体育活动和水上运动,年内举办特色融合文旅体大型活动7项。
传统射箭比赛 摄影:仁青多杰 多措并举,助力旅游升级
共和县持续推出系列促消费举措,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酒店餐饮消费券、商家让利促销券等,有效激发了旅游消费市场活力。全面摸底排查农牧家乐和宾馆现状,完成15家农家乐和26家宾馆提档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环湖地区农田集中、易形成大面积花海景观的优势,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打造大面积油菜花田,实现从观花到农业旅游的综合体打造,现已建成环湖南岸“万亩油菜花基地”。积极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参加风貌礼仪培训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塑造共和旅游新形象,营造了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大力开展“5·19旅游日”等主题线上宣传活动,传播推广自制视频《中国旅游日 共和对你说》等,共和对外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共和县立足青海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旅游资源,利用环湖地区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业态,积极改善村庄民居整体风貌,先后完成青海湖环线自行车道、沿线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倒淌河、黑古城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推出文化体验、文化研学精品线路,打造生态观光、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三大产品体系,将青海湖南岸打造为欣赏屋脊宝鉴的精品宝地。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以黄河文化为引领,以龙羊峡景区为核心,积极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度假区,将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共和县发挥“旅游+N促发展”模式带动作用,深化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教旅融合、体旅融合,找准了乡村振兴“文化纽带”和“经济纽带”的融合点。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集博物馆、文化演艺、主题文创等产业,打造文旅综合体、文化主题公园、文旅小镇等,推动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结合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建设,以旅游业为带动,提升传统农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休闲农牧业、农副产品等,有效推动绿色农牧业发展。以河流、湖泊、沙漠等生态资源和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发展生态教育、生态科普、文化研学、非遗科普等研学旅游产品,建设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文化研学基地、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等教旅融合场所。立足自身区位、生态、资源及设施优势,积极发展全民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广泛开展以赛马、射箭为代表的民族体育活动和水上运动,年内举办特色融合文旅体大型活动7项。

共和县持续推出系列促消费举措,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酒店餐饮消费券、商家让利促销券等,有效激发了旅游消费市场活力。全面摸底排查农牧家乐和宾馆现状,完成15家农家乐和26家宾馆提档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环湖地区农田集中、易形成大面积花海景观的优势,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打造大面积油菜花田,实现从观花到农业旅游的综合体打造,现已建成环湖南岸“万亩油菜花基地”。积极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参加风貌礼仪培训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塑造共和旅游新形象,营造了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大力开展“5·19旅游日”等主题线上宣传活动,传播推广自制视频《中国旅游日 共和对你说》等,共和对外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相关推荐
三江源地区获千万元公益金建藏族老人安养院
9月11日,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与青海省红十字会慈善公益合作项目意向书签订仪式在西宁举行,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将向青海省红十字会捐赠1000万元用于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建设可容纳百余名藏族老人的安养中心。此外,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与青海省红十字会还将...
2009-09-13 编辑:admin 4914青海贵德加大水利投资
魅力贵德(摄影:朱军) 青海省贵德县继续抓住水利部对口援建贵德县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成青海省现代水利示范县的目标,完善水利专项规划,加大项目争取力度,2013年落实水利项目41项,计划投资32152.04万元,截止10月份完成投资19461.38万元,预计到年底完成投资2.15亿元。 一...
2013-11-07 编辑:admin 4723海南州举办青少年画展参展选手最小年仅五岁
海南州举办“我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添光彩”青少年画展 为积极响应建设和谐海南,配合做好海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工作,4月16日,共青团海南州委和青少年文化宫联合举办主题为“我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添光彩”青少年画展,吸引了百余名...
2016-04-23 编辑:admin 6103主食糌粑
青稞粉、白砂糖、曲拉、酥油(左起)糌粑是高原民族的主食,是藏民族食品四宝——糌粑、酥油、茶叶、牛羊肉之首。 以炒熟的青稞磨成粉为原料,与适量的热茶(奶茶、酥油茶、或者砖茶)、酥油、白砂糖和曲拉拌匀,成团状即可食用。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营养丰富,...
2009-06-17 编辑:admin 7473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