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26根电线杆照亮一户牧民的黑夜
作者:东治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8-06-13 09:02:35
点击数:
“现在用上了电、看上了电视,几代人期盼的事情我们享受上了!”海南州贵德县常牧镇上岗查村八社牧民多杰发出由衷的感叹。为了解决多杰一家定居点的用电问题,负责常牧电力建设的部门就延伸了26根电线杆,花去了约10万元资金。
与多杰家同时通电的还有当地6个村的1189户牧民,此项工程总计投入资金3207万元,延伸电网线路110公里,实现了贵德村村通电的历史任务。
常牧镇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贫困地区,藏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0%,虽然地域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自然条件差,居住相对分散,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县属所在其他地区,长期以来成为贵德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2006年初,州委、州政府果断采纳17位人大代表的建议,为一个贫困民族乡镇的发展召开了专题会议,带来一个乡镇的历史性变化。
自2006年4月至今短短两年时间,州、县两级政府整合资金9748万元,关注常牧地区的民生改善,使这一藏、汉、回、土多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农牧民日益感受到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带来的成果。
在农村水利、畜棚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下,一直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的常牧已经逐渐形成布局区域化、种养规模化和“一村一品”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在种植业上初步形成胡麻、薯类和优质油菜、冬小麦等三大区域种植区,养殖业方面良种比重逐年增加,常牧两年内用于良种引进的资金投入达到近2260万元,并建成了以西门塔尔、黑白花奶牛为主的兰角滩奶牛养殖基地。在对于常牧地区的近1亿元投入中,8327.7万元是用于解决农牧民“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问题。贵同公路、贵尖公路和一批乡村公路和村通村网络公路的建设,不但打通了常牧通向同仁、尖扎两县的大通道,而且向乡村公路等级化、区域公路网络化迈进了一大步。电力方面还建成了常牧变电所,为常牧今后的动力用电提供了条件。
292万元投入,同样使常牧文教卫生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秀村寄校和高红崖小学迁址合并建校、上岗查寄校改建……总计对原有18所学校进行了基础设施投入,一批分散简陋的村级学校向着资源更优化、设施现代化进行了整合和改建,使农牧民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所收的教育得到提升。
对于常牧镇的贫困人口来说,这两年是他们获得救助最多的时期,截至去年下半年,州、县两级政府对常牧镇低保人口提标扩面增加至1881人,享受人口比例达11.7%,而据贵德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贵德其他乡镇享受低保救助人口比例最多不超过7%。
与多杰家同时通电的还有当地6个村的1189户牧民,此项工程总计投入资金3207万元,延伸电网线路110公里,实现了贵德村村通电的历史任务。
常牧镇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贫困地区,藏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0%,虽然地域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自然条件差,居住相对分散,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县属所在其他地区,长期以来成为贵德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2006年初,州委、州政府果断采纳17位人大代表的建议,为一个贫困民族乡镇的发展召开了专题会议,带来一个乡镇的历史性变化。
自2006年4月至今短短两年时间,州、县两级政府整合资金9748万元,关注常牧地区的民生改善,使这一藏、汉、回、土多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农牧民日益感受到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带来的成果。
在农村水利、畜棚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下,一直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的常牧已经逐渐形成布局区域化、种养规模化和“一村一品”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在种植业上初步形成胡麻、薯类和优质油菜、冬小麦等三大区域种植区,养殖业方面良种比重逐年增加,常牧两年内用于良种引进的资金投入达到近2260万元,并建成了以西门塔尔、黑白花奶牛为主的兰角滩奶牛养殖基地。在对于常牧地区的近1亿元投入中,8327.7万元是用于解决农牧民“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问题。贵同公路、贵尖公路和一批乡村公路和村通村网络公路的建设,不但打通了常牧通向同仁、尖扎两县的大通道,而且向乡村公路等级化、区域公路网络化迈进了一大步。电力方面还建成了常牧变电所,为常牧今后的动力用电提供了条件。
292万元投入,同样使常牧文教卫生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秀村寄校和高红崖小学迁址合并建校、上岗查寄校改建……总计对原有18所学校进行了基础设施投入,一批分散简陋的村级学校向着资源更优化、设施现代化进行了整合和改建,使农牧民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所收的教育得到提升。
对于常牧镇的贫困人口来说,这两年是他们获得救助最多的时期,截至去年下半年,州、县两级政府对常牧镇低保人口提标扩面增加至1881人,享受人口比例达11.7%,而据贵德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贵德其他乡镇享受低保救助人口比例最多不超过7%。
相关推荐
青海贵南县藏绣产品远销海外
藏乡艺人在绣唐卡作品被列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南县藏绣,经过近几年的充分挖掘和该县县委、县政府的有序引导,全县藏绣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藏乡艺人不断壮大,藏绣产品供不应求。部分作品如《和谐四瑞图》、《安多服饰》等藏绣作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国家。(青海湖网...
2009-05-08 编辑:admin 67562015藏历新年晚会录制完成节目丰富亮点突出
今年的藏历新年晚会录制工作已经结束。今年藏历新年晚会的亮点是:突出浓浓的年味、突出双节并至、突出群众参与等6个突出。另外,和往年一样,主题类节目将会是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藏晚节目组获悉,目前藏历新年晚会录制工作已经结束.“我们的节目也...
2015-02-16 编辑:admin 8654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寺举行吃舍饭民俗活动
郭麻日村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离同仁县城8公里,地处隆务河西岸。郭麻日村热贡艺术繁荣。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因发祥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而得名。郭麻日村很多村民都擅长绘画、雕塑、堆绣。 郭麻日寺活佛在讲经 村内最有名气的建筑为...
2014-03-13 编辑:admin 12505带宗教色彩的哈达文化
关于“哈达”这个词的来源至今尚未定论,但哈达确实是元朝国师八思巴从蒙古地区带到藏区的。到了16世纪,随着黄教(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广泛传播和渗透,已带有几分宗教色彩的哈达重又回到蒙古地区,与蒙古地区原有的哈达融为一体,成为现在的内容更加丰富的哈达,成...
2010-09-13 编辑:admin 14996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