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河西文昌庙 展现多元文化和谐相处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0-07-30 09:50:00 点击数:


7月25日,贵德县文昌庙内信徒游客众多。(摄影:青海湖网记者 拉吉卓玛)

  贵德县河西文昌庙位于贵德县城西郊6公里的河西镇下排村西侧山坪台东坡上。藏语称“尤拉拉康”,“尤拉”指“文昌帝君”;“拉康”意即“神庙”。汉语称“贵德文昌宫”。文昌宫东临龙乾河滩之东,南邻下周屯村,西靠山坪,北邻黄河。温泉河流经文昌宫前蜿蜒汇入北面的黄河。
  据贵德文昌宫本生传记载:今贵德县河西文昌庙始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末期,清同治六年(1867年)毁于火灾,同治十三年(1874年)筹资重建,光绪二年(1876年)完工。1958年再度被毁,1982年,在旧址上按原样重建。


7月25日,贵德县文昌庙内信徒游客众多。(摄影:青海湖网记者 拉吉卓玛)

  据传,文昌帝君为古时四川省梓潼地方“梓潼神”的化身,而梓潼神的前一世转生为人时名叫张亚子。张亚子出生在东晋(公元317年—420年)时期,传说他是个孝子,对母亲极为孝顺,且乐于行善,精于医道。在晋朝为官时,为百姓解除疾病,因他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后不久张亚子不幸阵亡,人们为纪念他,在四川梓潼地方建祠,并将其尊奉为梓潼地方的重要神明,被称之为“梓潼神”。今四川梓潼文昌宫传称是文昌帝君的祖庙。相传唐代(公元618年—907年),因梓潼神张亚子曾保佑唐军平息过叛乱,故唐玄宗将其封为左丞相。从此,梓潼神张亚子因唐朝帝王的极力推崇和传扬,其声名远播,逐渐由地方神成为神州天下通祀之大神。此外,汉族民间传称梓潼神张亚子为文昌星的化身。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光宗绍熙年间,梓潼神和文昌星被合二为一,敕封张亚子为“文昌帝君”。至于敕封张亚子为“文昌帝君”之事,另有说法,此处未予赘述。


7月25日,贵德县河西文昌庙。(摄影:青海湖网记者 拉吉卓玛)

  到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梓潼神转生为当朝帝王的人臣之时,却蒙受不白之冤而命丧黄泉,后转生为一个威力无穷的非人,文昌帝君受生非人的那一世曾有幸为当时的几位藏族高僧所欣然摄受。传说此神灵每时每刻护佑着时任清庭帝师的甘丹赛赤(西藏甘丹寺法台)香则•嘉那巴洛哲嘉措或嘉央丹贝尼玛(1686—1738年)大师,与其形影不离。一次当帝师在宫廷中不幸面临政治险情时,都被它及时化险为夷,使彼师渡过了险关。后来,赤嘉那巴某一次莅临安多地区时,依本人先前的承诺,将文昌帝君封为贵德地区的方神,并为之撰写了迄今凡供祀文昌帝君的《文昌帝君煨桑祭祀诵辞》。

相关推荐
  • 《喜迎十九大藏区万里行》走进青海省海西州

      9月17日,全国五省区大型新闻行动“喜迎十九大·藏区万里行”采访团来到第三站——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   此次新闻行动旨在生动展现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决战决胜全面同步小康的生动实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

    2017-09-18 编辑:admin 9439
  • 青海将以青海湖网为依托加强藏文信息化建设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制的《青海省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青政办[2013]42号),藏文信息化建设工程列入其中,并提出以海南州运营的青海湖藏、汉文网作为平台依托。 《规划》提出,“以藏汉双语青海湖网络信息平台为依托,完成业务用...

    2013-03-22 编辑:admin 12632
  • 《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昨日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半个世纪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倾力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使西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发...

    2008-09-26 编辑:admin 7232
  • 贵南县民族中学简介

    发展目标:在六年时间里把贵南民中建设成“群众满意、家长放心”的寄宿制中学。 办学特色:全面发展、培养特长。 校训:育人、成才、奉献。 校风:和谐发展、争先创优。 教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学风:乐学、善思。 远景规划: 2...

    2009-11-30 编辑:admin 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