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经院印版的制作与保护

作者:周康全 来源:德格县委宣传部 时间:2007-11-19 10:52:02 点击数:
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的德格印经院,全名为“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由第十二代德格土司曲杰·登巴泽仁始建于公元1729年(清雍正七年),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80平方米。德格印经院以印版收藏最多,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经典和藏文化典籍最为齐全,并珍藏有较多数量的珍本和孤本而名扬海内外。德格印经院收藏的印经版主要内容包括:佛学经典、佛学哲理、佛本生传、诗歌音律、绘画工艺、气功医学、建筑雕塑、天文历算、辞书文法、文学逻辑、道德修养等各类典籍400多部,1300多册(函),其中有在印度早已失传的《印度佛教源流》、《汉地佛教源流》和比印经院始建早500多年有藏文、梵文、乌尔都文的《般若波罗密多经八千颂》等,可以说德格印经院文献浩繁、包罗万象,其藏书之巨,堪称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德格印经院从传统的藏式建筑到经架上重叠叠摆放的本刻印版乃至精美的壁画、雕塑等,都是珍贵的文物。在当今世界上,完整保存27万余块印经版,是绝无仅有的,应当说,德格印经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德格印经院木刻印版是该院文物的主体部分,她大至可分为书版和画版两大类。书版可分为六种,即《甘珠尔》、《丹珠尔》、文集、丛书、综合、大藏经单行本,画版大体可分为唐卡、坛城(罗荼罗)、风马(龙打)三类。
    德格印经院刻板制作工艺流程的技艺考究,可以称之为精雕细刻,艺术超常。雕版制作程序大致可以为原材料加工、书写、刻制、校对四道工序。德格印经院最初雕刻的103函,3305块的一部《甘珠尔》经版使用的材料就产自德格印经院附近的欧普龙半山腰上非常坚硬的“红桦木”,由于当时欧普龙半山腰山的“红桦木”生长有限,刚好够《甘珠尔》经版的使用。为更好长期有序地发展德格印经院,德格土司下达盛产区的差民以减差的方式,向差民下达指标(红桦木除原德格土司管辖的几个地区盛产外,其它地方几乎不多),并在砍伐红桦木的时间上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一是要等到秋收后木质水份较为减少,树皮带有一定颜色和水份略干后才能砍伐;二是砍伐的树种生长周期必须在三十年以上,要挺直无节巴,按照所需尺寸锯成节后划开,就地上架用微火熏烤脱水后,再放入畜粪堆中沤制一个冬季,待次年3、4月份,板材木性沤退后,将其取出再烘干才能正式懈版,大致推选后成为胚版,驮至德格印经院,经严格验收合格后入库,才算安排差民砍伐红桦木的任务完成。此后的213函,64512块的《丹珠尔》和其他用版就是这样增收完成的。
    根据画版和印版不同图案和文字的粗细要求,选用木材也要严格筛选,凡是雕刻验收合格的印版必须在酥油锅中熬制、浸泡,让木制吸够油,才能达到印版的经久耐用。雕制刻版前,先由藏文书写员严格按照德格书法(全藏区三大书法中最具著名的叫做德真,就是德格书记法)家所著的《藏文书法标准四十条》和印版的尺寸,按内容书写。雕版的书写一般有两种书写方法:一种方法是将藏文直接反书于胚版上,雕刻之前严格进行校对;另一种方法是将透明的薄纸先载成与胚版规格相同,然后将藏文书写于样纸上,经过认真校对无误后,将书写的样纸用清浆糊反贴在胚版上,藏文字迹自然渗透在胚版上,等待样纸干到一定程度,用水浸湿,取掉样纸,字迹就会清晰地显现在胚版上。
    雕刻工匠都是以师带徒进行培养,经过严格考核筛选出来的才能接受德格经院雕刻的重任。《德格印经院》为了保证刻深、刻准、刻精、刻好,规定每人每天只准刻二寸版面。版子初刻出来后,要由专人认真校对、控补改错,反复多次校对,如《甘珠尔》校对十二次,《丹珠尔》校对十次,其他至少校对八次,做到绝对无误后,最后请高级雕刻专家验收,验收合格的印版放入酥油锅中熬制、浸泡十几个小时,再取出晒干,用当地一种名叫“苏巴”的植物根须熬水把酥油清洗晾干。所印刷后的画版、书版必须冲洗干净,再放置房顶上日晒,上酥油,待日晒把酥油全部浸入木版内,再阴晾后上架,在印刷员搬运过程中有严格的操作程序,绝不允许印版之间发生碰搓,印版保管要随时检查有无虫、鼠的损坏现象,而在印刷全过程中,刷墨和印制滚筒必须是自制选用羊毛制成的木织垫,其它印刷工具均禁止使用。
相关推荐
  • 让非遗技艺结出“金果子”

    春夏交替,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气温也在慢慢升高,巴塘草原已经能隐约看到一些零星的鲜嫩青草冒出头来,勃勃的生机也好像在呼应玉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一切都和谐而又美好。

    2022-05-12 编辑:索南多杰 8469
  • 海螺沟的梦幻冬日

    12月初的海螺沟,几场大雪纷纷扬扬落下,复杂地貌所造就的美景千变万化、瑰丽多彩,从宏大到细腻一一体现。 在这片写意的景色下,海螺沟在书写梦幻的冬日之诗……

    2021-12-13 编辑:格日加 13528
  • 网络藏历年晚会总导演加贝约见笑星曼拉杰甫

    两位老师探讨后的沉思  1月6日,藏族著名作家、表演艺术家曼拉杰甫从圣地拉萨回到西宁。当晚,便与首届网络藏历新年晚会总导演加贝在阿克班玛民族风情宫碰面,两位老师一见面就对将要举办的首届网络藏历新年晚会展开了深度探讨。曼拉杰甫对首届网络藏历新年会提出了许多...

    2016-01-08 编辑:admin 7087
  • 索南多杰

    索南多杰,男,藏族,1964年7月出生于青海省贵南县。1988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到青海电视台参加工作。在青海电视台藏语部先后从事翻译、记者、编辑、制作等工作。1993年起从事文艺编导工作,1993年至2007年担任青海电视台藏历年文艺晚会及在青海各州县举办...

    2009-04-08 编辑:admin 1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