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玛曲草原九成草场已退化

作者:屠国玺 彭春燕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9-07-26 10:52:19 点击数:

记者日前随“陇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采访时了解到,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黄河首曲玛曲草原草场沙化严重,玛曲县90%的草场都出现不同程度退化,黄河沿岸出现长达220公里的沙丘带。
    玛曲县有“黄河首曲”之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充区和调蓄区。黄河在该县流程达433公里,黄河在玛曲段的补充水量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全县草场面积1288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45万亩,是亚洲最优良的牧场之一。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玛曲县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出现退化,沙化草场面积达80万亩,其中沙丘面积10.5万亩。
    记者在当地的河曲马场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场之中,出现了连片的沙丘,草地沙地交界地带青草稀疏,沙丘上没有任何植物生长。一些草地甚至被包围在沙丘当中,随时都有被沙化的危险。
    据玛曲县畜牧兽医林业局副局长杨林平介绍说,玛曲草场上沙丘分布正由以前的斑点状分布的半固定、半沙漠,向现在集中连片全沙化和流动沙丘演变,全县已经出现了36处大型沙化点,沙丘高度达12~15米,并出现了沙蜥、沙蓬等典型的沙生动物和植物。这些黄河沿岸的沙丘已形成长达220公里的沙丘带,并且沙化面积还以平均每年3000多亩的速度递增。
    据了解,超载过牧是形成沙化的重要原因。杨林平介绍说,玛曲县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66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理论载畜量的2倍多,加之鼠类和旱獭数量逐年增加,对草原植被破坏很大。
    草场退化、沙化导致草地生产力日益下降,天然草原牧草平均产量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每亩400公斤左右下降到现在的300公斤,植被覆盖度降至75%左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草地沙化严重导致可利用草场逐年减少,玛曲县统计显示,沙区2500多名牧民、16.8万头牲畜已完全退出沙区。
    据了解,草原逐步退缩,致使许多小河干涸,对黄河水源的涵养和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加上黄河沿岸草地萎缩增加了黄河泥沙量,每年向黄河输入的泥沙量达50多万吨。
    为了加大玛曲生态的恢复与治理,《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规划》于2007年12月4日起实施,这个总投资44.51亿元的项目68%将在玛曲县实施。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分批实施中。

相关推荐
  •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人民医院开展送医下乡

    新年前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人民医院抽调医院相关科室医疗骨干组成医疗服务队,深入农村牧区、社区等基层群众集聚区开展了送医送药下乡服务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近日来,贵南县人民医院医疗队抽调医院的业务骨干,深入芒拉乡、芒曲镇等6乡镇的低保户、五保户、...

    2012-01-31 编辑:admin 9286
  • 格萨尔研究专家杨恩洪

    杨恩洪  杨恩洪,女,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藏语文专业。毕业后赴西藏那曲工作。198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方向为藏族文学与文化,长于英雄...

    2018-02-07 编辑:admin 12828
  • 扎西尼玛新专辑新闻发布会圆满举行

    近日,山歌王子扎西尼玛新专辑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圆满举行。12月22日,成都市锦里莲花府邸酒吧,扎西尼玛举办新专辑《喜马拉雅的雪》新闻发布会以及新专辑首发仪式。 新闻发布会以访谈形式进行,扎西尼玛向来宾介绍了自己在音乐道路上的点点滴滴,以及在现场嘉宾的热烈欢呼声中献...

    2008-12-29 编辑:admin 6968
  • 德吉卓玛

      德吉卓玛,女,藏族,藏语言文学硕士,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精通藏、汉两种语言文字,兼懂英、日语。   1977年7月从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同仁县吾屯小学任教。   1980年7月考入西北民族大学藏学系(原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就读藏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9...

    2010-07-12 编辑:admin 1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