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藏区《格萨尔》说唱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是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甘肃藏区玛曲县境内的玛麦·玉龙松多草原被认为是《格萨尔》说唱技艺的摇篮。然而,随着当地说唱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甘肃藏区格萨尔说唱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体局办公室主任杨青平日前告诉记者,随着牧民群众产业结构改变和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藏族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普及,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说唱艺人越来越少,这种艺术形式逐渐失传。
《格萨尔》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讲述了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故事。史诗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等学科的知识,传播范围遍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等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青平介绍,玛曲是青藏高原格萨尔人物传说分布最密集最多的县区之一,在玛曲1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格萨尔人物遗迹有77处,据史料记载玛曲县是格萨尔6岁时被流放的地方。随后格萨尔降伏妖魔,疏通商道,最终骑着河曲宝马称王。
对于格萨尔的保护传承,玛曲县自1956年建县后就开始对《格萨尔》文化进行研究保护,2004年,首届中国玛曲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在此召开,对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专门的研讨。
回忆当时说唱盛况,杨青平描述道,说唱者穿戴特殊的民族服饰,手拿道具,无任何乐器相伴,边说边唱,曲调多样,而牧民们则常围坐在草原或藏包内,抑或是节日的舞台盛会上,甚至是劳作田间休息的间歇,随时随地都可说唱。
杨青平表示,该技艺的风格和节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即兴发挥,与个人创造巧妙结合。
“谁家生了孩子,就会说唱《赛马称王》片段,预示新生儿宏图远大,终成大业;谁家娶了新媳妇,就请人说唱“岭国七美女”,赞美新娘,预祝吉祥……”扎西加措是甘南州宣传部干部科科长,对格萨尔说唱的了解只能从书中获知。
他说,甘肃藏区目前没有任何关于说唱唱本的录音和文字资料,年龄大的民众会有所耳闻,对于年轻人而言,“都是传说而已”。
扎西加措说,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区政府正在民间积极寻访格萨尔说唱艺人,为他们录制音像资料并整理出书。他建议甘肃也应尽早加强此方面的保护措施,尤其是唱本的收集和整理。
据悉,近些年甘南州也开始对《格萨尔》说唱进行专题调查,并向艺人发放补贴,设立《格萨尔》说唱保护基金,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等,以此传承这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西藏第一所高层次藏传佛教综合性院校开始建设
为西藏佛学院开工建设奠基10月18日上午,西藏第一所高层次藏传佛教综合性院校——西藏佛学院开工典礼暨奠基仪式在拉萨市曲水县聂当乡热堆村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张裔炯,自治区党委常委、区政协副主席、区...
2008-10-19 编辑:admin 6036【牢记总书记嘱托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生态青海“输出”绿色未来
作为中国“生态之窗”、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的青海,近年来,随着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的全域推进。
2021-10-19 编辑:格日加 10078青海省首届唐卡技能大赛报名启动 六月开赛
据悉,青海省首届唐卡艺术技能大赛将于2015年6月20——2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该赛事被列入国家二类竞赛。大赛以“弘扬文化、展示特色、历练技能、交流技艺”为主题,分技能竞赛、精品展、论坛来展示唐卡艺术,突出非物质文化...
2015-05-04 编辑:admin 9597《即将消逝的文化印记》获国家广电总局奖项
由西宁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即将消逝的文化印记》日前荣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优秀节目,这是青海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品,西宁广播电视台也是青海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媒体。 反映青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2018-09-05 编辑:admin 7786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