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巴洛河畔的金嗓子 ——记香格里拉藏族青年歌手仁珍卓玛
作者:李国忠
来源:迪庆日报
时间:2008-05-19 09:58:58
点击数:

▲仁珍卓玛近照
2007年12月,迪庆州藏族青年歌手,香格里拉县尼西乡中心完小教师仁珍卓玛推出了她的第二张藏族歌曲演唱专辑《雪域故乡》。她的嗓音柔和细腻,富有弹性,宛如天籁之音,若即若离,婉转动听,受到广大藏区群众的喜爱。仁珍卓玛是怎样推出两张藏族音乐专辑的?作为老乡,笔者带着好奇之心采访了仁珍卓玛,她向我讲述了她艰辛求学,以优异的成绩从云南艺术学校毕业后当上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推出两张个人演唱专辑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艰辛的求学之路
仁珍卓玛出生在白马雪山脚下、珠巴洛河畔的德钦县霞若乡月仁村施龙阁村民小组,这里农田肥沃、森林茂密、气候宜人,素有“德钦的江南”美称。仁珍卓玛具有良好的音乐天赋,从小就喜欢唱歌,在小学读书期间,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都要参加个人独唱,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1994年4月,云南省艺术学校来迪庆招收声乐班。正在霞若中学读初二的仁珍卓玛得知消息后,带上一把手电筒,怀揣40元钱,从霞若老家走一段路坐一会车到拖顶。在拖顶买了一对电池后渡船过金沙江到对岸,当时还没有修尼(西)五(境)公路。仁珍卓玛从五境乡泽通村顺金沙江而上,准备前往尼西乡汤满村姨妈家。在干热河谷灌木丛中的羊肠小道上,仁珍卓玛穿着一双黄胶鞋艰难前行。渴了,喝几口溪水;累了,站着休息几分钟之后又匆匆上路。还没有走到半路,天就黑了。饥饿、恐惧袭击仁珍卓玛的心田,她紧紧握住手电筒照路,头也不敢往回看,步履维艰,低头前行。黑夜里,强烈的求学欲望,使她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坚强地站起来,手电筒里的电池都用干了,依然勇敢摸索前行。
第二天凌晨六点钟,天蒙蒙亮时,仁珍卓玛终于到达尼西乡汤满村姨妈家。来不及多休息,匆匆吃过早点后她又爬山走到尼西乡公路边。她10点钟搭上至香格里拉县的客车,很晚才到达迪庆州歌舞团。当时,招收音乐科学生的考试已结束。在仁珍卓玛的再三请求下,云南省文艺学校招考老师让她唱山歌、听音、进行笔试。那一次,仁珍卓玛没有被录取,只好回学校继续读书。
第二年4月,云南省艺术学校又来迪庆招收3名声乐学生。仁珍卓玛再次来到州歌舞团参加考试。这次,她终于考上了,踏进了云南省艺术学校的大门。
小荷才露尖尖角
在云南省艺术学校读书的三年时间里,仁珍卓玛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刻苦学习声乐知识,使她的声乐知识和演唱功底有了很大进步。在云南省文艺学校组织的艺术节歌手比赛中,仁珍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送别歌》荣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一等奖。1997年昆明市官渡区“迎新春”歌手大奖赛中,仁珍卓玛演唱的《党的光辉照雪山》荣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一等奖。
1998年7月,仁珍卓玛从云南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到北京参加考试。通过在北京三个月的努力学习和考试,她终于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预科班。然而,当她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她惊呆了,每年的学费和其他费用要交3万元钱,这对家庭条件艰苦的她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教学演唱两不误
1999年初,仁珍卓玛分配到香格里拉县尼西乡中心完小工作,当上了一名音乐、舞蹈教师。仁珍卓玛负责教尼西中心完小全校学生的音乐课、舞蹈课。2005年,仁珍卓玛编创一套以“尼西情舞”为素材的民族课间操在尼西全乡、州民族中学推广,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及香格里拉县城区部分中小学校老师到尼西中心完小观摩民族课间操,这套课间操受到了一致好评。
2000年9月,仁珍卓玛被单位推荐到上海王昆艺术学院深造,系统学习“音乐教育”,学声乐、舞蹈、钢琴。期间,她获得了上海电视台、上海总工会举办的民族歌手比赛民族唱法特别奖;参加了上海市旅游局组织的民族歌手比赛,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二等奖。2003年,仁珍卓玛在云南艺术学院学习“音乐教育”专业。期间,她参加了云南省青年歌手大奖赛,荣获民族唱法三等奖;参加了云南省总工会主办的“云内动力杯”歌手比赛,荣获民族唱法银奖。 2004年,仁珍卓玛参加迪庆州首届“欢乐香巴拉”歌手大奖赛,荣获一等奖。首届欢乐香巴拉歌手大奖赛结束后,仁珍卓玛一边在学校里教音乐、舞蹈,一边收集整理藏族锅庄、尼西情舞歌词,准备出版个人演唱专辑。为了成功推出首张个人演唱专辑,仁珍卓玛利用假期、周末到霞若乡收集整理民间“霞若锅庄”歌词,到尼西乡幸福村、新阳村、新建村、江东村收集“尼西情舞”歌词,用录音机录下民间艺人、歌手演唱的“锅庄”、“情舞”歌曲,反复听唱,记录整理。
2005年3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仁珍卓玛的首张个人演唱专辑《梦中雪山》,VCD光碟投放藏区市场后,受到迪庆、甘孜、昌都等地藏区群众的喜爱。中央民族歌舞团民间艺术家欧米降参听了仁珍卓玛的首张个人演唱专辑《梦中雪山》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歌曲是原汁原味的藏族锅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悦耳动听。
首张个人演唱专辑推出之后,仁珍卓玛不满足于现状,又开始收集、整理藏族民间歌曲,如“德钦弦子”、“锅庄”、“情舞”等藏族歌曲。通过近两年的努力,2007年12月,仁珍卓玛推出第二张个人演唱专辑《雪域故乡》,再次受到迪庆及毗邻藏区群众的喜爱。时下,只要你漫步在香格里拉街头,听着路边音像店里播放的仁珍卓玛专辑《雪域故乡》中“扎西永脉拉”、“古道情歌”等藏族歌曲时,你不仅感受到香格里拉山美、水美、人美,而且体会到歌声传唱的香格里拉之情。
笔者问仁珍卓玛今后有什么打算?她说:“只要时间允许,我将继续收集、整理藏族民间音乐,在不久的将来推出第三张个人演唱专辑,为继承和发扬藏族民间音乐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艰辛的求学之路
仁珍卓玛出生在白马雪山脚下、珠巴洛河畔的德钦县霞若乡月仁村施龙阁村民小组,这里农田肥沃、森林茂密、气候宜人,素有“德钦的江南”美称。仁珍卓玛具有良好的音乐天赋,从小就喜欢唱歌,在小学读书期间,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都要参加个人独唱,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1994年4月,云南省艺术学校来迪庆招收声乐班。正在霞若中学读初二的仁珍卓玛得知消息后,带上一把手电筒,怀揣40元钱,从霞若老家走一段路坐一会车到拖顶。在拖顶买了一对电池后渡船过金沙江到对岸,当时还没有修尼(西)五(境)公路。仁珍卓玛从五境乡泽通村顺金沙江而上,准备前往尼西乡汤满村姨妈家。在干热河谷灌木丛中的羊肠小道上,仁珍卓玛穿着一双黄胶鞋艰难前行。渴了,喝几口溪水;累了,站着休息几分钟之后又匆匆上路。还没有走到半路,天就黑了。饥饿、恐惧袭击仁珍卓玛的心田,她紧紧握住手电筒照路,头也不敢往回看,步履维艰,低头前行。黑夜里,强烈的求学欲望,使她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坚强地站起来,手电筒里的电池都用干了,依然勇敢摸索前行。
第二天凌晨六点钟,天蒙蒙亮时,仁珍卓玛终于到达尼西乡汤满村姨妈家。来不及多休息,匆匆吃过早点后她又爬山走到尼西乡公路边。她10点钟搭上至香格里拉县的客车,很晚才到达迪庆州歌舞团。当时,招收音乐科学生的考试已结束。在仁珍卓玛的再三请求下,云南省文艺学校招考老师让她唱山歌、听音、进行笔试。那一次,仁珍卓玛没有被录取,只好回学校继续读书。
第二年4月,云南省艺术学校又来迪庆招收3名声乐学生。仁珍卓玛再次来到州歌舞团参加考试。这次,她终于考上了,踏进了云南省艺术学校的大门。
小荷才露尖尖角
在云南省艺术学校读书的三年时间里,仁珍卓玛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刻苦学习声乐知识,使她的声乐知识和演唱功底有了很大进步。在云南省文艺学校组织的艺术节歌手比赛中,仁珍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送别歌》荣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一等奖。1997年昆明市官渡区“迎新春”歌手大奖赛中,仁珍卓玛演唱的《党的光辉照雪山》荣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一等奖。
1998年7月,仁珍卓玛从云南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到北京参加考试。通过在北京三个月的努力学习和考试,她终于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预科班。然而,当她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她惊呆了,每年的学费和其他费用要交3万元钱,这对家庭条件艰苦的她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教学演唱两不误
1999年初,仁珍卓玛分配到香格里拉县尼西乡中心完小工作,当上了一名音乐、舞蹈教师。仁珍卓玛负责教尼西中心完小全校学生的音乐课、舞蹈课。2005年,仁珍卓玛编创一套以“尼西情舞”为素材的民族课间操在尼西全乡、州民族中学推广,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及香格里拉县城区部分中小学校老师到尼西中心完小观摩民族课间操,这套课间操受到了一致好评。
2000年9月,仁珍卓玛被单位推荐到上海王昆艺术学院深造,系统学习“音乐教育”,学声乐、舞蹈、钢琴。期间,她获得了上海电视台、上海总工会举办的民族歌手比赛民族唱法特别奖;参加了上海市旅游局组织的民族歌手比赛,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二等奖。2003年,仁珍卓玛在云南艺术学院学习“音乐教育”专业。期间,她参加了云南省青年歌手大奖赛,荣获民族唱法三等奖;参加了云南省总工会主办的“云内动力杯”歌手比赛,荣获民族唱法银奖。 2004年,仁珍卓玛参加迪庆州首届“欢乐香巴拉”歌手大奖赛,荣获一等奖。首届欢乐香巴拉歌手大奖赛结束后,仁珍卓玛一边在学校里教音乐、舞蹈,一边收集整理藏族锅庄、尼西情舞歌词,准备出版个人演唱专辑。为了成功推出首张个人演唱专辑,仁珍卓玛利用假期、周末到霞若乡收集整理民间“霞若锅庄”歌词,到尼西乡幸福村、新阳村、新建村、江东村收集“尼西情舞”歌词,用录音机录下民间艺人、歌手演唱的“锅庄”、“情舞”歌曲,反复听唱,记录整理。
2005年3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仁珍卓玛的首张个人演唱专辑《梦中雪山》,VCD光碟投放藏区市场后,受到迪庆、甘孜、昌都等地藏区群众的喜爱。中央民族歌舞团民间艺术家欧米降参听了仁珍卓玛的首张个人演唱专辑《梦中雪山》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歌曲是原汁原味的藏族锅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悦耳动听。
首张个人演唱专辑推出之后,仁珍卓玛不满足于现状,又开始收集、整理藏族民间歌曲,如“德钦弦子”、“锅庄”、“情舞”等藏族歌曲。通过近两年的努力,2007年12月,仁珍卓玛推出第二张个人演唱专辑《雪域故乡》,再次受到迪庆及毗邻藏区群众的喜爱。时下,只要你漫步在香格里拉街头,听着路边音像店里播放的仁珍卓玛专辑《雪域故乡》中“扎西永脉拉”、“古道情歌”等藏族歌曲时,你不仅感受到香格里拉山美、水美、人美,而且体会到歌声传唱的香格里拉之情。
笔者问仁珍卓玛今后有什么打算?她说:“只要时间允许,我将继续收集、整理藏族民间音乐,在不久的将来推出第三张个人演唱专辑,为继承和发扬藏族民间音乐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相关推荐
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
对学生进行卫生、食品安全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遏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青海省海南州学校卫生和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到海南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检查指导相关工...
2012-05-22 编辑:admin 8438第八届纪念宗喀巴大师学术会在中央民大举行
2017年12月12日(藏历10月25日),由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主办,藏学研究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八届纪念宗喀巴大师学术讨论会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 图为扎巴军乃教授致开场词 图为藏学研究院2015级本科藏语言文学班集体朗诵宗喀巴大师的著作《缘起礼...
2017-12-14 编辑:admin 8913藏区旅游策划师、作家道帏多吉做客青海湖网
道帏多吉做客青海湖网(摄影:拉吉卓玛) 11月5日,藏区旅游策划师、作家道帏多吉携新书《青藏之魂海南藏地之旅》和《寻梦诗意藏地秘境》做客青海湖网。并向青海湖网赠送了《青藏之魂海南藏地之旅》这本书的电子版,本网站将陆续把书籍内容发布在我站旅游频道和专题频道,将海...
2010-11-05 编辑:admin 9873爱心献夕阳寒冬送温暖
12月16日上午,在西北民族大学本部老年俱乐部开展了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实践部承办的“爱心献夕阳,寒冬送温暖”活动,参加爱心服务的有学生会各部门成员30多名。 爱心服务以打扫老年俱乐部和与老人交流为主,同学们认真规划、细致分工各自拿起工具女同学扫地...
2011-12-19 编辑:admin 9078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