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红原县民俗民间文化进央视《乡土》栏目

作者:拉毛太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1-12-02 08:42:00 点击数:


央视记者拍摄红原藏家迎宾场景 

  近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乡土》栏目记者一行来到阿坝州红原县,以红原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角琴和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麦洼藏戏、独具特色的麦洼锅庄、奇异多彩的安多藏族民风民俗等体裁为拍摄内容,专题拍摄制作公益性旅游文化类节目,向外界展示红原独具特色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


拍摄草原美景

  牛角琴是安多藏族牧民自制的弦乐器。它的音筒由野牦牛角制成,头大尾小成弯形,琴弦由野骡尾毛编成,因而声音通透悦耳。薄而光滑的蛇皮或鳄鱼皮包裹着琴面,因而声音高亢清脆,琴杆和弦轴用檀木等名贵木材削制而成。各种名贵材料制作成的牛角琴,弹奏起来声音悦耳动听,是红原地区较为普遍流行的乐器。


央视记者拍摄民风民俗现场

  另外,麦洼藏戏也是此次央视记者拍摄的重点。麦洼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红原藏族群众精神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麦洼藏戏从表演内容到形式都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麦洼藏戏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央视记者与部分麦洼藏戏演员合影

  同时,麦洼藏戏的剧本也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多用格言、谚语和成语,甚至还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口头文学的精华。

相关推荐
  • 西藏退牧还草工程有序推进:草兴牧兴百业兴

      退牧还草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关系发展长远大计的生态工程。自2004年国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把这项惠及农牧民的民生工程摆在重要位置,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不断拓宽农牧民群众的增收渠道,确保了退牧还草工程...

    2011-10-11 编辑:admin 8715
  • 2016年康巴卫视汉藏双语大会总决选成功录制

      9月25日晚,康巴卫视2016汉藏双语大会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经过三场半决选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选手扎西才让同学获得大会总决一等奖,青海师范大学的南杰卓玛同学和阿坝州民族高级中学的仁木基同学获得二等奖,中央民族大学的尕尔姐、西南民族大学...

    2016-09-27 编辑:admin 7681
  • 青海省“全国科普日”巡展活动在共和县举办

      9月16日,青海省2011年“全国科普日”分会场暨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共和县活动在青海湖广场举办,省、州、县科技单位已组织演出科普剧、展出科普展板、现场咨询、发放科普读物、宣传材料等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增强了群众科技观念和科普意识,收到良好效果。图为演...

    2011-09-19 编辑:admin 5186
  • “藏羊”:中国手工藏毯业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青海新闻网讯 青海藏羊集团生产的“藏羊”牌藏毯,通过企业自身努力,各级政府大力扶持,社会各界合力推动,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27个国家和地区。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2年来出口合格率达100%,客户投诉率为零。2006年10月,“藏羊”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

    2008-05-12 编辑:admin 1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