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天骏县苏里乡散记

作者:东主才让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2-05-22 09:41:00 点击数:

  八月,正是天峻草原的黄金季节,记者终于有机会走进天峻草原。这次算是出远门,我的终极目标是天峻县最边远的一个乡——苏里 。
  出门后的第一站是天峻县。新源镇是天峻县政府驻地,是天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天峻,不到布哈河边,不逛逛黑刺林,不到帐篷宾馆坐坐,就等于没到俗称“神湖之源”的天峻。
  八月是天峻县的黄金季节。新源镇郊外便是草原,羊群在草原上蠕动。新源镇西郊美丽的喇嘛庙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庄重而溢彩流光,五彩经幡在微风中飘扬,善男信女们在绕着经房转经轮,祈祷平安昌盛,天峻草原一派祥和景象。
  布哈河发源于天峻西北部的雪山中。布哈河奔流向东,注入青海湖,滋润着天峻草原。布哈河横贯天峻草原,把天峻草原分割成南北两岸;河两岸是天然黑刺林,柽柳和便麻等灌丛,是环青海湖地区最重要的防沙生态屏障,鸟儿在树梢上欢鸣,鹿儿在林中张望。
  在天峻县最遥远的乡镇是苏里乡。过去到苏里一趟,需要走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天苏公路没有修通前,到苏里必先从天峻到西宁,到青石咀、祁连、托勒牧场,再到苏里乡。现在有了天苏公路。天苏公路是从阳康乡附近的喜格日曲河桥过后开始的一段二百多公里的沙石公路。踏上这条公路不久,在半路上碰上了一辆抛锚的小车,我们自然停下来帮忙,直到这辆车顺利上路。这也算是“出门靠朋友”的实践吧。
  天苏公路蜿蜒疏勒南山南缘地带。阳康西部地区地层以元古界变质岩为主体。阳康河西岸零星分布着许多奇特的地貌,这此地貌疑似丹霞或喀斯特地貌。山上的岩层就像人为作造,山下峡谷中碧绿的河流回旋处,听说有水獭和巨形裸鲤。
  山间有小盆地,盆地中有一个外流湖泊,叫措隆喀,意思是像羊小胃的湖。据说这一带许多牧民养有野血牦牛,也就是家牛和野牦牛的混血牛种。刚好,天苏公路边就有一户牧民,牧民们听说要拍电视,就把一群牦牛赶到我们面前,牛群在电视镜头前跑来跑去。牧民们在家牛群中分离出几头牛来,这些牛体形虽然不是很大,但毛色、体态、角形惊人地雷同,这就是野血牦牛。我们拍完了这组镜头后,牧民邀请我们到帐蓬里做客,我们受到了正在游牧的这户人家的热情款待(油炸馍、羊肉手抓、酸奶以及牧帐内部的灶具等特写)。
  苏里乡在天峻县西偏北部边缘,东南距天峻县城260公里。交通条件还算凑合。乡政府所在地在苏里河中游北岸,映入眼帘的第一个景观是乡政府所在地依靠的那座馒头般的独丘——帝根山,山嵿上飘着经幡,山坡上一座小寺庙,山前的草原上是苏里乡政府驻地。除了乡政府驻地的密密麻麻的房屋外,引人注目的是光伏电站。
我们前往苏里乡先锋牧委会,一路上车辆陷进湿地里,大家七手八脚地挖轮子下面的泥土,人推车牵,费了一番时间后终于拉出了陷进湿地里的车。中午时刻,在苏里南山北缘山脉脚下的湿地草原上,大家坐在草地上吃午餐。这是一片藏嵩草草甸湿地草原,草丛中盛开着藏艾草花,羊羔花等高原特有的野花,苏里南山众多雪山在云雾中依稀可见。
  关于我们到苏里拍电视的事,乡党委书记周加本等领导早就告诉了居住在神山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周边的牧民。牧民们就像过重大节日一样,欢聚在草原,等待着拍电视。
  在前往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地区的一路上,牧民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坐着小车,骑着骏马和摩托,在半路上迎接了我们一行三辆车,他们在不同地段迎上来,给我们敬献洁白的哈达和青稞酒,念诵祭祀山神的颂词,这些纯朴的小伙和美丽的姑娘,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他(她)们不停地唱歌、敬酒。穿着紫金色黑羔皮袄的原苏里乡党委书记退休干部昂巴乐得合不拢嘴,他和现任党委书记周加本是我们的领队和向导。
  八月的苏里草原,盛开着紫色、蓝色的羊羔花、雪白的白茅花、金边黄蘑菇、金黄色的格桑花。牧民们骑着骏马,最后一次迎接了我们,然后沿着草原上的一条沙石路上奔腾而去。
  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北缘是一片湿地大草原,湿地上拴着象征吉祥和财富的各色骏马。我们被热情好客的牧民迎进帐蓬,乡党委书记周加本向牧民作了介绍。一帮年轻的姑娘到一顶白布帐房里准备酒曲去了,热情好客的牧民忙着摆糕点、糖果、手抓羊肉、奶茶。接着,有人高声诵读山神颂词,然后给客人敬酒,牧民们弹着吉他,高歌自己编的“东林”词,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也挤进来看热闹。
  绿色的湿地上徜徉着牦牛群,野血牦牛喜欢独行,它那孤傲的身姿与家养牦牛形成巨大的反差,见了这种介与家养牦牛和野牦牛之间的野血牦牛孤独、骄傲的身影,令牧民们赞叹不止;也征服了首次见到它的人们的心灵。在这里,我们零距离感受到了原生态之美;感受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互补内涵。巍巍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在白云中显露峥嵘,白云飘飘如丝带,细雨绵绵如绢帘。湿地中牦牛角斗,帐蓬边藏獒狺狺,牛羊群中牧人口哨声声,大自然之声合奏在雪山下的牧场中。八月是丰收和喜悦之月。高傲不羁的野血牦牛骚动不安的情怀,流露在它那低沉的吼呜声中,高举着尾巴,显示它的无敌和尊严。黄昏,牛群入圈。牧女蹲在乳牛腰下挤奶,小牛犊们安祥地等待着吸吮母乳。牧人自由而欢快地穿梭于畜群中,帐蓬、牛群、羊群诠释着一种不同于都市的欢乐、自由、幸福。
  岗格尔肖合力雪山位于疏勒南山东端,主峰海拔5174米,是环湖十三名山之一。汉族和藏族史籍中,有关这座神山的记述很多。汉代,这座山是羌人的神山,叫羌日母枯神山,《甘肃通志稿》记载:“布喀(哈)河在青海(湖)西北三百余里阿母(尼)厄枯山南”。这座山的东面发源木里河,南面发源布哈河,西面发源苏里(疏勒)河,北面发源黑河,所以,有人认为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昆仑之丘”。唐代吐蕃时期,这座山是藏地北方“六岭”中的“乘达岭”,《佛图西域志》中称“辰达山”。在这座人文和自然双重意义上的雪山下面,金色的邦锦花、雪青色的雪莲花、血红色的红景天花盛开在雪线下的山坡上,山坡上徜徉着岩羊群,雪山下面,牛羊遍野,牧人骑着马儿赶着羊群,山顶是羊群般的白云,山下是白云般的羊群,大片的高原沼泽湿地草原分布在雪山下。
  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北麓,雪线下的基岩以震旦系的结晶灰岩,砂岩夹石英岩为主。每当进入暖季,冰雪消融,众多河流自雪山中涌流奔腾而下,注入苏里河。还有许多银灰色的干河床。可以想象,在冰川更加发育的年代里,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北麓曾经是河流众多,沼泽遍布的区域。这座雪山下流向西北方向的疏勒河,曾经养育了浩瀚的罗布泊大湖。
  苏里河出青海境入甘肃境内叫疏勒河。苏里河的真正源头就在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北麓的冰川下。冰川下面流出众多河流,有深有浅,有宽有窄。我们步行挺进,向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出发了。清晨的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在朝阳下清晰可见,疏勒南山与托勒南山隔着苏里河对峙。托勒南山紫山蜿蜒,长云沉积山顶;疏勒南山银装素裹,雪峰连绵,长云如带。清晨的阳光洒在绿色的草原上,一顶顶白色的牧帐如雨后破土而出的蘑菇。岗格尔肖合力雪山下分布着许多宽大的乱石河床,也有许多形态奇异的屑岩、砂岩地貌。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北麓冰川上,裸露出狮头形的岩石,犹如人为地嵌进冰川雪山中的雕塑,令人惊奇。雪山周边,不仅仅是湿地草原,我们见到了震旦系金字塔形的页岩孤山,几何形的板岩带,使人联想起西藏的冈仁布齐神山,还有波纹状的丹霞地貌。接近雪线的时候,汩汩的雪山之水从山谷高台上飞流直下。冰舌附近有许多奇异的岩石,有的像骆驼,有的像放牧的牧人,我想这些裸露的独岩曾经沉睡在厚厚的冰川下面。这里还有三五成群的藏羱羚。走近冰舌下的冰洞里,滴水之声不绝于耳,冰川在融化,感到雪线在上升。
  坐在冰舌下的冰洞里,眺望外面的蓝天,就像冰川张开的嘴里看见外面的世界,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不禁扪心自问,那叮叮当当的滴水声是雪山的心跳吗?渗入砂石泥土中的融雪之水是雪山之神的鲜血吗?纯朴的牧人爬上雪山,朝着山顶频频磕头;融化了雪中露出野牦牛的头骨。牧民在祈祷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对山神的敬畏和崇拜吗?我们踩着松软的积雪下山,回眸望见曾经雪崩后留下的创痕,混浊的融雪之水形成小河,哗哗地奔流下山,美丽的雪莲花顽强地附着在屑石堆中,展放着绿色的花瓣;乱石山岗上岩羊在漫游,见到人类的身影就往高处攀爬,屑岩乱石大山像堆积的灰堆,山顶上兀岩如笋。
  我们一行正好赶上了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北麓地区居住的牧民祭祀山神王母(增母拉布则)拉布则后尚未散场的群众聚会场所,当我举起摄像机时,憨厚可爱的牧民直愣愣地凝视转动着的镜头。他们的话更多了,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骑手们骑上骏马,在草原上竞技奔驰,众人欢呼雀跃地为骑手们鼓劲助威,场面非常热闹;奔驰的骑手们后面是摩托骑手狂奔。草原上充满着八月丰收的欢乐,这里虽然交通不便,但交通工具非常富有,牧民不仅拥有各类小车,摩托车也相当普及。而以往重要的交通工具马匹已经退役,不再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骏马则作为宠物和节日的传统工具保留着。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马不再扮演纯交通工具的角色,骏马养尊处优,价格昂贵。
聚会上牧民们三五成群,坐在山岗上看热闹。牧女中不仅有穿着豪华藏服的,也有不少人穿着时摩的拉萨贵族的裙子,系着彩虹般的邦垫。牧女们手奉吉他,高歌“东林”。年轻的姑娘们十分好奇地投来目光,窥视摄像机旋转的镜头。最后,竞技的骏马披戴着红绿绸缎,被骑手们牵来牵去,接受奖励品。
  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北麓湿地草原上的牛群,可以称得上是天峻县的优良品种,与布哈河平原地带的牛群反差很大。为了拍摄到野牦牛混血牛种,我扛着摄像机零距离地走进了湿地上的牛群。牧民们把牛群赶到镜头前试图野血牦牛与家养牛分开,让真正的野血牦牛在镜头前亮相。然而,野血牦牛不愿与家养种群分离,它狂奔不止,大发野性。经过努力,这头体形巨大的野血公牦牛稍停了片刻,它是头野血公牦牛,口中发出发情期特有的“赫赤赫赤”的沉闷的怪吼,停在镜头面前。
黄昏降临在草原上,落日之前天空沉积了厚云,细雨倾撒牧场,牧人在牛圈中开始拴牛。牧帐里的小女孩也和父母一起忙碌在牛圈里,冒着细雨,小女孩帮阿妈劳动,捡草地上的湿牛粪。第二天,我们前往疏勒南山山脉。太阳在云层中投射一束束光柱。我们进雪山峡谷,寻踪野牦牛群,在一座山岗上,发现了一头孤身野牦牛。这是个好兆头,我们步行走进峡谷深处,绝壁下滚动着湍急的河流,一小群野牦牛从峡谷中惊奔消失了,给我们留下遗憾。
  夜晚住在牧人的帐蓬里,周加本书记滴酒不沾,但唱了一通宵的酒曲,牧民帐篷里的太阳能灯照亮了大家。牧民们拥挤在帐篷里,争先恐后地为客人们敬酒、唱歌,帐篷里交叉响起原声酒曲和吉他伴奏新编“东林”歌,为我们举行一个别开生面而自发的联欢会。
  哈拉湖,黑海、措纳湖,是蒙古语,汉语和藏语。意思都一样,是“黑海”。这是一个高寒盆地湖。措纳湖地区是一个高耸的冰积湖盆地,为祁连山中段的一个高原高山构造盆地。这里海拔4000—4200米左右,最低湖面海拔4076.3米。湖略呈鸡卵形,湖水面积588.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5米。总储水量为34.6亿立方米,为咸水湖。措纳湖盆地面积北至疏勒南山南麓,南到德令哈市宗务隆山北缘,西至党河南山,东入天峻县境。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35公里。是海西州境内海拔最高的高山高寒盆地。
措纳湖以东的分水岭为界,是祁连山西部山地高寒草原区。这一地区以祁连山地为基本骨架,地势以湖为中心,向四周倾科。以这一地区为分水岭,巴音河,党河等多个自然和人文历史河流向外流去。其北侧的疏勒河,西侧的党河西北向流到河西走廊;东南侧的布哈河,东边的木里河,分别流注青海湖和湟水,西南侧后的哈拉腾河,南侧的巴音河流入柴达木盆地。这些河流在不同的方位滋养河西走廊的农田牧场;柴达木绿洲农林,浩门、河湟谷地田野沃土,养育着青海湖,滋润着天峻地区牧业草原。因此,措纳湖是祁连山山系的一个最重要的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双重意义上的地理标志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相关推荐
  • 纪念阿里解放60周年剧目《雪浴昆仑》封镜

      为纪念西藏阿里地区和平解放60周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以及新疆楼兰影视城三家共同投资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雪浴昆仑》在2011年春节前夕封镜。   1950年,西藏阿里高原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这面红旗,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独...

    2011-02-03 编辑:admin 5895
  • 阿兰达瓦卓玛世界巡回演唱会在成都拉开帷幕

      2月18日,藏族歌手阿兰·达瓦卓玛2017年Best&More世界巡回演唱会正式在家乡成都拉开帷幕。此次在家乡开唱,阿兰更是将《康定情歌》以及最近大热的歌曲《成都》重新演绎,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融入歌声,传达给家乡父老。  成都作为阿兰2017Best&More世界巡演的首站,阿...

    2017-02-21 编辑:admin 5862
  • 民生答卷— — 藏族老板环卡夫妇的幸福生活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隆务河谷的时候,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康乐北路的“环卡超市”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藏族老板环卡和妻子卓玛措打扫卫生、整理货物,准备迎接第一拨客人的到来。 环卡夫妇是同仁县保安镇银扎木村村民。这对勤劳能干的夫妇靠做...

    2014-01-24 编辑:admin 9841
  • 容中尔甲携杨丽萍创《藏谜》新专辑问世

    容中尔甲  藏族流行歌王容中尔甲的歌曲大气恢宏,这位成熟稳重的雪域硬汉创作、演唱的作品巧妙地将藏民族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融为一体,凭其独到的感悟和极具特色的藏式通俗唱腔将歌曲的高原情调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流行乐坛中风格独树一帜。   《藏谜》是一部由...

    2011-06-29 编辑:admin 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