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诗学修辞理论发展史
作者:赛仓·罗桑华丹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5-11-13 10:30:05
点击数:
藏族诗学修辞理论发展史
赛仓·罗桑华丹 著
慈智木 译
慈智木 译
语言学的分支——诗学修辞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古时候有个叫广博仙人①(毗耶娑)的人著了一部名叫《摩诃婆罗多》的诗学著作,相传由象鼻天②作为缮写文书写成,篇幅长达十万多颂③;仙人如火入的女儿撰写了《修辞练习法》;又有蚁穴仙人著了名为《罗摩衍那》的诗作,这是一部以国王罗摩和妃子婼倪玛(悉多)的爱情故事作为题材的诗,全篇共有十万多颂。玛丐纳札所著的主述遍入天十法入世的《诗论》有十万余颂。惹玛哈尔玛著的《诗论》有八万颂;伽俐达洒所著的《重生诗歌》和《诗论·妙音颈饰》等有很多部。以上诸部中,惹玛哈尔玛著述的《诗论》和《妙音颈饰》最为闻名,流传最广。后来,檀丁论师,又称持杖者,缩减了以前很多诗学论著的繁杂词组,在博采诸诗歌修辞论著之长的基础上补充了《婆罗多应用》等十德④修辞法,著就了这部内容十分精当、繁简得体,措辞非常优雅明了,分三个章节的《诗镜》,自从著就《诗镜》以来它就被佛教和其他外道教派共同当作学习诗歌修辞的蓝本。
《诗镜》第一章有一百零五颂,第二章有三百六十五颂,第三章有一百八十六颂,共六百五十六颂。它有两部注疏,分别为印度班智达惹德纳亨和班智达·阿旺札巴所著。“檀丁”在藏语是“持杖者”的意思,相传因为他以外道装束,手里常持婆罗门杖而得了“持杖者”名号。这位论师生在印度南部叫庚戴盅门的地方,因从小父母双亡,成为孤儿到处流浪。有段时间国王和平民因为矛盾而产生纷争。为了躲避动乱,论师前往森林里居住,在此期间通修了各门学科知识。动乱平息后返回故里,成为国王巴巴拉的大臣,并与国王布拉盖哈之弟遍入天王成为好友,传说《诗镜》就是为这个国王的诸王子所作。该论师先后著述了三部举世闻名的论著:一部是《诗镜》,一部是《十位青年的品行》(又称《十公子传》,此在前五章主要叙述国王瓦哈那和美女阿婉登的生平,正文部分主要叙述十位青年各自品行),另外一部相传是戏剧类的论著。
总的来说,在圣地印度流传着最擅长写华丽词语比喻诗的数班智达伽俐达洒、最擅长写声律配音诗的数巴惹文、最擅长写措辞动听诗的数持杖者、擅长以上三种诗的数码伽哈的一种说法。檀丁论师生于第三胜生周的后半期,即公元十二世纪末。
以前,诗歌修辞理论在藏地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后来在藏历第四饶迥时,萨迦救主八思巴时代,翻译大师匈敦·多吉坚参将《诗镜》最先翻译成了藏文。邦译师洛追登巴对此进行了译校,并对《妙音颈饰》写了略注。夏鲁·却郡桑波对照两部印度注疏进行了修正和注释。之后,司徒·丹贝宁旭依照两部印度注疏著述了译校的《双语对照》,德瓦·仁布巴著了《诗镜注不畏·狮子吼音》,居米庞巴⑤著有《妙音嬉游海》,宿喀·洛追杰波⑥和嘉木样喀且瓦等也著有注疏。藏族通人米庞·格勒郎杰著有《檀丁诗律庄严论》;竹康智·丹增却吉尼玛著的《修辞论·妙音语言游戏海语宝源》释文详细明了,并依据两部印度注疏和夏鲁巴的《双语对照本》作了较为详细的破立论述。另外还有宿喀瓦、巴刚瓦、芒提鲁祝巴、萨迦·阿旺确吉札巴、贡岱·南卡坚参、杰仲·穆觉巴、却杰·皋冉巴、索南札巴、靼纳堪布等也著述了各种有详有略的诗歌修辞理论著作。如日月般闻名的先哲们,无不为此写诗随喜赞叹。特别是五世达赖喇嘛曾在墨竹译师才旺东珠之子嘉木样旺杰多吉门下闻习诗歌修辞,在三十一岁时,著就了《诗镜广注·妙音欢歌》。经呈请墨竹父子审阅,得到了墨竹父子一再的赞许。这部理论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以邦·译师的注疏为基础,以匈·译师和夏鲁等先贤们的思想观点为要义,以后来的仁布巴和嘉木样喀奇瓦、纳塘瓦等许多学者们的正论为旁饰而著成的,注释明白,附有例证,详略非常得当。青藏诗人基本上都用这部修辞理论来教习诗学修辞。
由此,这部诗学修辞理论从救主八思巴时代藏译到现在,在藏区七百多年的时间里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普及。所有内明学著作大都用修辞的词句来修饰,至尊宗喀巴师徒等,所有藏族学者著作的前后中间各部分也都用修辞格的措辞修饰着;就内外的所有文化而言,这个修辞学没有用不到的地方:历史记事、人物传记、史鉴纪事也借用修饰的辞格来叙述,甚至书信也离不开辞格的修饰。所以,它不仅成为眼睛般用来学习所有藏族文化的工具,而且,在群众中从事文化工作,在讲说、写作、对异议进行争辩或者辩驳、对别人进行指教、甚至与好友漫谈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语言不前后矛盾、无语意毛病并且流畅通达,甚至在说出幽默风趣的话语时,能让闻者即能开怀大笑;训斥或者讽刺别人时,开口就能让对方胆战心惊;讲说悲痛的语言时,即让闻者能心生怜悯;讲说让人高兴的话语时,一听就能让人笑逐颜开等等,都取决于能否掌握修辞要义、善于措辞,因此这部诗学修辞理论是有志成为学者们的最好的教材。就像至尊宗喀巴大师在他的《话说三宝》中写到的“明辨理论法则的智慧,显示讲授经义的行持,通达修辞方法的妙语,皆是世间三种大宝贝”那样,辞格丰富的修辞,被列为世间三种无价宝贝之一,成为人们大加赞赏的三种殊胜对象之中。另外,旃陀罗阁弥论师曾说:“因为智者三事中,辩讲准确很难定,所以写作定要准。”《如意藤》中说:“如果没有学者,智慧就会没落人生无意义,如果没有无比丰富修辞,学者会像鹦鹉学舌样。”智者的讲述、辩论、写作三事中,写作的好坏取决于掌握修辞学程度的高低。如果不擅长变拙劣为精彩的表达方法,不具有修辞特色的措辞,尽管他对其他学科有多么精通,也是不能够讲授和写作辞格非常丰富的著作。因而就不会成为众学者赞美的对象。宿喀·洛追杰波说:“国王虽以英俊傲,不修边幅遭人议,没有辞格的论著者,不能算作是学者。”这是说如同一个年轻的国王正当风华正茂,英俊潇洒,但是如果不穿衣戴饰,在街上裸走的话,会遭到世间所有人的辱骂那样,不论哪部著述,不管叙述的内容有多深奥,用来叙述的辞格若不丰富,不但会有词不达意、不相连贯、语序混乱等毛病,而且词语也会显得呆板、不动听,会成为众学者的笑料。
像那样,不管叙述什么所诠内容,如果叙述的能诠词汇美妙动听,或者庄严而有修辞的风格,就会成为众学者为之倾心的佳作。所以说为使大家都能够掌握这个雪域先贤们颇为重视的藏民族独特文化——修饰的辞格,而应该努力去学习它。
一般来说,所谓修辞就是悦耳动听的能诠词汇。有些文本里说,把年阿(སྙན་ངག)写成(སྙན་དངགས),这个དངགས字是在古藏文中的写法。另外,虽然不是正式的修辞论著,但又是用纯诗学的词语来叙述所诠内容的论著还有:善者王所著的共一百零八章的传记《如意藤》、马鸣论师所著的《三十四本生传》、戒日王喜天著的《龙喜记》、伽俐达洒所著的《云使》。另外还有尊者三师徒等先贤们创作的诸多《礼赞集》和传记类、香雄·确旺札巴著的《罗摩衍那》等成为语之甘露、耳之营养的诗学著作很多。
注释
① 广博仙人:又称杰瓦巴,古印度一教派祖师胜固仙人的徒弟。
② 象鼻天:毗那夜迦,一种象面神。
③ 颂:梵音译作偈或者伽陀,诗歌每四行为一颂,名为偈句伽陀。为计算字数的一种方法。
④ 十德:十种特殊修辞法的功能。
⑤ 居米庞巴:1846—1927,全名居米庞·绛阳郎杰嘉措,宁玛派学者,生于四川石渠县境,著述声明、因明、医药等方面的论著三十二函。
⑥ 宿喀·洛追杰波:生于1509年,自幼听受普通、专门之学,讲、辩、著述医学无所不通,毕生致力医学。享年七十余。
摘自《藏族诗学入门》甘肃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
相关推荐
《西藏天空》首届中澳国际电影节夺两项大奖
当地时间11月22日,在首届中澳国际电影节(Chinese Australian Film Festival,简称 CAFF)上,《西藏天空》夺得最佳编剧、最佳民族电影两项大奖。 该影片由上海电影集团拍摄,影片聚焦西藏民族解放历史,以两个藏族男人40年的恩怨情仇,浓缩再现了西藏现代史上的激荡风云和沧...
2014-11-29 编辑:admin 19192考古发现西藏西部高原丝绸之路重要文物遗存
考古人员在发掘清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8日透露,考古人员在西藏阿里札达县格布赛鲁墓地发掘、清理墓葬9座,是西藏西部高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物遗存。 据介绍,该院援藏考古工作持续进行。2017年考古人员对西藏阿里札达县格布赛鲁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9座,除一座...
2018-01-30 编辑:admin 18900海南州藏语委办为“两会”提供藏语文服务
为顺利召开政协海南州十一届第六次会议和海南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海南州藏语委办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成立“两会”翻译小组,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两会”文件的翻译工作任务,为藏族代表和委员们更好地领会会议精神提供了便利。 “两...
2011-03-15 编辑:admin 28168青年歌手仁增卓玛个人演唱会光盘即将发行
近日,据青年歌手仁增卓玛透露,其个人演唱会光盘即将出版发行。 光盘封面仁增卓玛说:“这张光盘可以说是这些年自己在歌唱事业上努力奋斗的一次总结,也是给歌迷朋友、老师和父母的回报。从选择歌唱道路,到学习声乐和基本文化修养,再到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一路走来,自己经历了...
2009-12-04 编辑:admin 17093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







青公网安备632521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