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藏北岩画
作者:赵书彬
来源:西藏日报
时间:2024-07-22 09:55:43
点击数:
对藏北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显示:藏北岩画大量出现在距今2000年前后至7—9世纪
多项证据显示,古代西藏积极参与“高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互动。
近日,庞颖、汤惠生、李永宪在《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发表《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一文。该文章认为,纳木错等藏北内陆湖泊地区琢刻、涂绘两种技术制作的岩画,其时代是基本平行共存的,该区域大量岩画制作于距今2000年前后至7~9世纪,测年数据还显示其中涂绘岩画的制作可能早到距今2200年或更早。

图为尼玛县夏桑岩画。

图为尼玛县夏桑岩画。
不同于过去西藏岩画时代研究主要运用艺术史(图像学)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这次调查更强调将考古学分析与现代测年技术相结合,由此探寻艺术史分析、历史背景分析、文化因素分析、现代科技测年技术等多重证据互证的“系统研究”。其中,现代科技测年技术的利用,一是在调查现场寻找和提取有效样品,利用实验室技术进行C14与U-Th两种方法的年代检测;二是在现场运用“微腐蚀分析法”显微观测岩面图像处的石英“石亏”现象,经校正复算后成为岩画断代的参照依据。

图为纳木错扎西岛岩画。

图为纳木错扎西岛岩画。
环纳木错岩画调查首次收集到可供科学测年的样品和数据,对于西藏岩画尤其是“藏北大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推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将考古类型学、图像志、古藏文等分析方法与实验室技术的C14、U-Th、微腐蚀等断代方法结合起来的岩画研究,提供了推动岩画研究更加科学化发展的新范式。

图为安多县扎仁镇发现的岩画。

图为纳木错西岸的岩画。
《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是2021年“环纳木错湖泊区科学考察队”对西藏纳木错及藏北高海拔湖区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在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2021年8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考古研究的专家对纳木错环湖地区及藏北高原的洞穴涂绘岩画和旷野琢刻岩画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多项证据显示,古代西藏积极参与“高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互动。
相关推荐
歌舞诗:《碌曲神韵》
《碌曲神韵》序:源(仙境) 大型歌舞诗《碌曲神韵》是一部反映碌曲历史发展,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的舞台新作。以碌曲原生态民间文化和纯朴民俗为基调,调动碌曲民间流行的佛曲、佛舞、民歌、说唱、弹唱、歌舞等传统艺术,通过现代理念和创作手法的再加工,充分展示名扬四海的郎...
2011-10-26 编辑:admin 14104西藏的雄巴拉曲藏药厂
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厂示意图 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近郊的堆龙德庆县境内有一处藏传佛教徒向往的圣地叫“雄巴拉曲”。 “雄巴拉曲”译成汉语是“盆中圣水”的意思,因为这里有一眼在藏区久负盛名的“圣泉水”...
2011-09-26 编辑:admin 8197西藏布达拉宫已开始登录近十万件可移动文物
“布达拉宫近十万件可移动文物的登录工作刚刚开始,争取在2016年完成。”布达拉宫管理处负责人丁长征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丁长征近日对记者表示,布达拉宫文物藏量丰富,中央政府要求对所有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并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表格,记录...
2014-07-26 编辑:admin 8795十世班禅大师纪念法会
法会现场(摄影:妙传) 《一代宗师 十世班禅》巨幅唐卡画卷首展(摄影:妙传) 巨幅唐卡专家论证首展仪式(摄影:妙传) 1951年12月15日,习仲勋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到西宁宏觉寺为即将返回西藏的十世班禅大师送行。(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2016年1月28日,是伟大的十世班禅大师...
2016-01-29 编辑:admin 1564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