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小摊上的西藏美食

作者:佚名 来源:网易 时间:2014-09-24 15:39:00 点击数:
 
    最接地气的莫过于路边小摊的小吃。图为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点里当地村民卖的小吃,一种里面包了酸菜和藏猪肉的鸡蛋卷饼。
 
    去到林芝必须要吃的 “石锅鸡”,雅鲁的石锅鸡是最正宗的,不过太远很不现实,只有在八一镇尝尝鲜了,石头是从墨脱当地人背运出来的,很不容易,所以一个锅的价格是非常贵的,不过用它熬得的鸡汤特别美味,加上当地特有的名贵蘑菇“松茸”,煮出的味道很鲜美。

羊杂汤
    西藏奶品。最普遍的是酸奶子和奶渣两种。酸奶子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做的,藏语称“俄雪”。酸奶子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的就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叫“比玛”。奶皮就像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
    路边的老奶奶自己做的酸奶,很好吃。高原上的牧民,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有条件常年吃到物美价廉的酸奶。经常吃酸奶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不发生腹胀。来到西藏,传统的“酸奶”概念会被彻底颠覆。西藏酸奶那厚重的层次感、纯正干净的口感,就像那里湛蓝纯净的天空上点缀着洁白的浮云,产生的境界无法超越。西藏牦牛酸奶作为藏地人民不可缺少的食品和供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里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雪顿节”,就是以酸奶来命名的。西藏牦牛酸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不添加任何自然生态以外的东西,如食物稳定剂、添加剂、糖粉、水分等。上千年来,就是用酸奶作为发酵剂产生益生菌,而这看不到的“益生菌”也带来了高原特有的侠骨风范与功效。
相关推荐
  • 海南双语教学转型情况

    近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按照“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双语并进、优势发展”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稳步推进双语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双语教学过程中认识不统一、方向不明确、管理不规范、评价机制不完善,特别是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

    2017-04-05 编辑:admin 18458
  • 海西州慈善会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

      在北京召开的中华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暨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海西州慈善会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成为青海省两个获此殊荣的慈善机构之一。   海西州慈善会自成立以来,广泛开展助老、助学、助孤、助残和赈灾等慈善活动,推动...

    2014-11-12 编辑:admin 7512
  • 首届藏文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举行

      8月16日,全国首届藏文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在青海师范大学开幕。此次研讨会由青海师范大学主办,青海省藏文信息研究中心、青海省藏文信息处理协同创新中心、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和青海班智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

    2014-08-18 编辑:admin 6967
  • 青海搭建全国首个藏语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青海省气象服务能力,拓宽藏区群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近日,青海省气象局搭建了全国第一个藏语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   藏语气象微信的服务内容涉及未来三天全省天气形势、草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解除、专家权威解读气象科普、防灾减灾...

    2014-04-25 编辑:admin 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