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体育之抱石头比赛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西藏网 时间:2011-05-09 14:56:00 点击数:

  抱石头藏语意为“朵加”,抱石头源于生产劳动,纯属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在劳动生产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演变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流传,渐渐形成壮力比赛,以农牧区为多见,多在喜庆日子及集会时举行。


给力的藏族小伙子 资料图片

  抱石头,是一项技巧性和力量型相结合的体育活动,源于松赞干布时期。据《贤者喜宴》记载: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有大力士将一头牦牛举起。7世纪第三十四代赞普芒松芒赞时期(公元650—679 年),臣民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角力大会。
  松赞干布时期抱石头活动就已广为流传了。到了15世纪,五世达赖规定男子必须具备的“九术”中,抱石头就是其中之一。闻名中外的大昭寺、桑耶寺、布达拉宫等寺庙壁画中,记载了抱石头这一传统体育活动。抱石头者均为彪形大汉,威风凛凛,全部装束是:长发梳辫,身穿长袍,下着长裤,腰间系带,足穿翘头鞋,从起抱到石头上肩,全部过程及人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比赛现场 资料图片

  解放前拉萨历次举办的抱石头比赛,是在每年藏历正月十八日在大昭寺松曲绕瓦(广场)进行,石头是经过挑选的,重量达三百市斤左右,呈椭圆形。赛前给石头周围涂上油脂,使之十分光滑,给参赛者增加难度。比赛的情况是:抱起石头后,绕场子对面大杆走一个来回,距离约十米,然后将石头放回原处,就算成功。但也有个别大力士竭尽全力将大石头抱(举)上肩,并绕赛场一圈。
  后来拉萨一带统一规定了比赛办法:即原地双手抱起石头,当高度达到腹前时,再将石头从左或右腋下放于后背上,走完规定的圆圈后,扔石落地。那曲、昌都等地多是抱石头上肩,向后摔出,即其成功。裁判员按抱石头的动作质量和走圈的速度,评定成绩。如脱手坠地者判为失败,当场围观者马上喝彩起哄。因此无一定力气和经验的人,是不敢轻易上阵的。
  西藏和平解放后,抱石头这项民间体育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城镇到乡村,牧区,喜庆节日、劳动闲暇或赛马会上均要举行抱石头活动,大力士们大显身手,试比高低,勇夺武士之胜。而在藏北草原,在物资交流会上,将抱石头演变为抱沙袋石很有情趣。
  1982 年西藏自治区召开的第四届体育运动会,已将抱石头列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表演赛项目。比赛方法基本上是沿袭以往,而略有革新,比赛的石头呈椭圆形,重量分一百五十斤,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四个量级,采取先抱轻、后抱重,从易到难的办法,四个量级必抱。现在比赛所抱的石头一般不涂油脂,但在牧区比赛时用酥油涂抹石头,以增大难度。比赛时裁判员根据质量,打分评定成绩列出名次。


我终于搬起来了 资料图片

  比赛分为两轮,第一轮为原地抱大石,选手们要将重达230斤的大石头抱起,再从肩上翻过才算成功,每人都有两次机会。12名大力士轮番上阵,230斤重的大石头可不是谁都能抱得起来的,来自林芝县鲁朗镇的多吉连续两次都没能成功,遗憾出局的多吉在临下场时揣了大石头一脚,嘴里还说了句“你都不能轻一点”,引来现场观众一阵哄笑。最终,5名选手顺利通过了首轮。据现场工作人员白玛介绍,以前的比赛中,最重的石头有350斤。
  第二轮为直线搬大石,选手们要将259斤重的大石头抱起,看谁走得远,每人有三次机会。来自林芝县林芝镇的尼玛旦增第一次就抱了45米,成绩远远好于其他选手,三次下来,他的总成绩有120多米,毫无悬念地将抱石头比赛的桂冠揽入怀中。
  29岁的尼玛旦增告诉记者,他从小力气就特别大,以前在村里拉石头,他一个人一天能拉好几车。参加了多次县上、地区上举办的抱石头比赛,几乎每次都能拿第一。尼玛旦增最后还透露了一个抱石头的诀窍,“除了力气大之外,还要注意石头的形状和棱角,抱哪个角、哪个面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除了力量比拼之外,还要讲求智慧和策略,这也正印证了那句“大块头也有大智慧”。

相关推荐
  • 青海省藏语影视译制量和覆盖面居全国第一位

      今年以来,青海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加大民族语影视译制项目投入和资金扶持力度,不断提高译制人员素质,影视译制数量和质量较往年有大幅提升,节目译制量和覆盖面在全国所有民族语影视译制单位中榜居首位。这是记者12月8日从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了解到的消息。   据悉,截止到目...

    2014-12-13 编辑:admin 5380
  • 青海高原上的优秀藏族诗人

    青海高原上的优秀藏族诗人 ——格桑多杰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今天,我从北京专程来到青海,参加格桑多杰文学创作研讨会,心情很激动,觉得很荣幸。 格桑多杰同志是青海省人,他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他曾任县、州、省级很多党政领导职务,他在领导工作中勤勤恳恳...

    2009-04-15 编辑:admin 8579
  • 尼玛扎西:躬耕高原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西藏,有一位被誉为“青稞之父”的育种专家,他选育的新品种“藏青2000”是西藏青稞主推品种,占青稞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多年以来,他带领团队使青稞亩产从三四百斤,增加到六七百斤,带动几十万农牧民脱贫增收。他就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

    2020-11-04 编辑:青阳卓玛 10873
  • 芒康弦子舞

    弦子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

    2020-02-28 编辑:青阳卓玛 7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