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学院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 时间:2009-03-09 15:17:45 点击数:
青海民族学院
青海民族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较为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民族类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历经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等几个历史时期,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全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并入选全国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之一。现已成为青海省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和文化科教重镇。 2000年11月经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质性整合到青海民族学院。2003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5年原西宁铁路司机学校整合到青海民族学院。
    青海民族学院校坐落于风光雄伟秀丽、发展日新月异的古城夏都西宁市,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南校区和预科教育校区等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107亩,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学院、4个直属教学系,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门类。与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培 养 博士生。拥有全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5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德高学 富的 教 授和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全校717名专任教师中,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名,省级专家、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8名,博士生导师4名;入选全国 “ 百千万人才工程 ” 教师2名,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名;具有正高级职称160人、副高级职称294人;全校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6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32% 。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部共建实验室,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8个省级科研机构;并有藏学研究中心、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中藏药研究所、民族艺术研究所、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青海土族研究中心、青海撒拉族研究中心、青海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中心、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研究所等15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基础设施齐全:固定资产2.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29万元;图书资料114万余册,其中有关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20万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8万余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是青海省文明单位、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西宁市“ 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6个民族的10099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硕士研究生744名。截止2008年,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6.4万名各民族合格人才。
    青海民族学院具有较为雄厚的学术科技实力。目前,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84项,年均科研经费697.8万元。近几年以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3112多篇,出版著作、教材126部,近5年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97项。编辑出版《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教育科学版、藏文版)和《青海民族研究》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青海民族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派出400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聘请近10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来校任教、讲学。青海民族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等国外大学签有合作交流协议。青海民族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先后吸引了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多人来院学习交流,已成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和青海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
  • 玛旁雍错湿地保护建设工程基本竣工

      记者从西藏阿里地区林业局获悉,玛旁雍错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目前已经基本竣工,极大提升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和生态平衡。   据介绍,玛旁雍错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2990万元,包括保护工程、能力建设工程以及污染物控制和沼泽封...

    2013-06-05 编辑:admin 9538
  • 2018年海南州民族民间舞培训班近日圆满结束

      为进一步提高海南州群文干部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帮扶海南州深度贫困村的部分文艺爱好者实现文化打工。由海南州文体广电局主办、州群艺馆承办的“2018年海南州民族民间舞培训班”于4月20日在贵德县文化馆如期开班。本次培训班,州群艺馆特邀青海省艺...

    2018-04-28 编辑:admin 6512
  • 西藏首届民族传统医药博览会将举办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弘扬民族医药文化、展示中国民族医药发展成就,为民族医药的快速发展搭建广阔的展示、交流、合作平台,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西藏)首届民族传统医药博览会”将于2008年9月20日至22日在西藏拉萨举办。...

    2008-09-19 编辑:admin 5289
  • 《黑帐篷的故事》荣获世界民族电影节提名奖

      近日,在刚刚结束的第15届洛杉矶世界民族电影节上,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体广电局、海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藏族民俗题材电影《黑帐篷的故事》荣获故事片提名奖。  该片是海西广播电视台编导,藏族青年编剧、导演索多编剧和执导,并后期制作。《黑帐篷的故事》...

    2018-05-14 编辑:admin 3847
    • 综合

      青海民族学院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庆典活动圆满举行

      4月15日青海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挂牌庆典活动于当日下午3时在该校田径运动场隆重举行。青海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熊敦邦主持庆典大会出席庆典的嘉宾有:青海省政协主席白玛;全国政协学习与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桑结加;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青海省人大常...

      2009-04-16 拉吉卓玛 6755
    • 青海民族学院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综合

      青海民族学院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4月8日获悉根据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三次会议的评议结果教育部同意青海民族学院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同时撤销青海民族学院的建制。青海民族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培养研究生的任务。近年来青海民院共培养出了6万...

      2009-04-09 何箭 5164
    • 综合

      青海民族学院将升级为青海民族大学

      ●国务院:更名将发挥民族院校的重要作用  ●省委省政府:更名作为重要决策和战略目标  ●民族学院:更名有助于培养更多民族地区人才  2008年对于青海省的本科院校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是青海省高等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12月23日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设置评议...

      2008-12-24 何箭 祁国彪 6653
    • 专题

      青海民族学院2008年招生简章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教育部依法治招及高考“阳光工程”的有关规定加强招生管理工作规范招生行为让社会和考生充分了解我校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录取方法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全称: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代码:10748  第二章办学地点  第三条...

      2008-04-24 佚名 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