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先民的智慧结晶-藏纸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藏语言文字网 时间:2009-04-22 15:30:54 点击数:
藏纸笔记本

藏纸唐卡

藏纸手提袋
藏纸的主要成分
    藏纸的所有材料都是来自于青藏高原上生长的植物,主要的原料有:白芷叶、沈皮香、大麻 、甘遂、托木树的树根等上述材料也有优略之分。白芷叶是造纸的最佳材料。生长在森林、柏树丛、砂地、无岩之地为最佳,生长在沙地和红土地等地的坚硬无比难以煮熟,且色泛黄,此材料为次品,而皮厚虫蛀着为下品。沈香皮为造纸的次品材料,但作厚纸经卷应选此原料。而制纸的下品原料应属瑞香狼毒,因有毒而不易虫坏,能保存长久。其他上述材料是主要原料的辅助材料,称有着其他优点。
   

藏纸壁灯
古藏纸制作工艺
    藏纸的制作首先要采剥树皮;其次是晒干;第三是磨平或用小刀将把粗皮剥平;第四是水煮;第五是放在石头上用木槌敲打到泛白为止;第六是再一次水煮;第七是为了催熟加淀粉;第八是用纱布过滤整平;第九是整平后晒干;第十是起毛的纸张打磨,整理纸张的薄厚和处理纸张的柔软和光泽度;第十一是在小麦粉的水煮纸张在这里蒸干。贡确丹增先生的《工巧器发尖水珠》中记述:纸张用白螺捣揉会变得柔软泛蓝;用石头易捣揉但易烧坏;青白玛瑙捣揉会出现花纹;铜铁捣揉会产生锈斑;最佳捣揉器为黄天珠,用此捣揉器纸张色优且柔软。但很难寻到,不过可以用角和瓷碗,或者用良驹头颅和玛瑙等珍贵替代,称此材料优于柔滑坚硬的石头。可见这些都是藏族先辈们为了能够制造出更好的纸张而探索和研究出来的宝贵经验。
   

藏纸灯笼
藏纸的特殊制作方法
    用金、银等珍宝书写经卷所用蓝褐纸的制作方法为:黑矾冷却后,除去杂质,于未出正气得泽漆与硼砂混合用纱布过滤,多量的酸麦酒和少量的硼、黑矾混煮后,涂在纸上测试,倘若纸变黑则表明煮熟,从锅中取出冷却,然后将藏青果捣碎水煮在纱布里过滤再把上述制成的在液体中浸泡,烘干而成。
    在《雪域文库》中记述:“纸浸泡在藏青果捣碎后泡水至发黄液体中,稍晾干后,再浸泡在青稞酒中,如纸张变色即为上品蓝褐纸。称仅蓝褐纸也有很多制作方
    藏纸的特点
    一、存放时间长,不被虫蛀;
    二、外廓不会被虫坏或鼠食;
    三、不因时间长久而损坏;
    四、字迹不会模糊;
    五、容易搬运和藏至高阁;
    六、质地柔软;
    七、墨汁不易渗透;
    八、坚硬而具有光泽;
    九、长时间阅读对眼睛没有副作用;
    十、废止也可以再利用成工艺制品,如肖丝和热丝(藏族跳神时所用面具的制作原料)主要原料。
相关推荐
  • 共和贫困生圆了入学梦

      海南州共和县把资助贫困大学生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动员县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发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慷慨解囊,无私援助,为一部分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缴纳高昂学费的贫困大学生献上一份爱心。   经过多方努力,全县干部职工共捐款21.5万元,县财政拨付资金10万...

    2010-11-15 编辑:admin 7692
  • 热贡文化产业 绘就的“幸福图景”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坐落于隆务河流域的吾屯,是热贡艺术人才最集中、艺术产业发展规模最大的村落。可以说“人人作画、家家从艺”的吾屯是同仁这座文化富矿举足轻重的一方热土。 ...

    2023-02-27 编辑:索南多杰 834
  • 海南藏族自治州积极支援玉树地震灾区

      4月14日,玉树藏族自治州7.1级大地震发生后,立即引起了海南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想灾区所想、急灾区所急,采取果断有力措施,积极支援玉树地震灾区。州公安局和州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支队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已于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共派出各类抢险救援车辆9辆,特警、...

    2010-04-14 编辑:admin 6004
  • 仝涛:考古材料所见吐蕃时期青海地区的佛教信仰

    隋唐和吐蕃时期是青海丝绸之路及唐蕃古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青海地区由于处于汉藏之间,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唐朝佛教经由唐蕃古道输入吐蕃统治的核心地区,与印度输入的佛教产生碰撞和融合,形成吐蕃特色的佛教艺术。在吐蕃的大力弘扬下,吐蕃佛教向周边包括青海地区输出。...

    2020-03-03 编辑:青阳卓玛 1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