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小羊肚菌” 托起村民增收致富梦

作者:樊永涛 来源:青海新闻网 时间:2020-04-22 09:54:03 点击数:
       外人眼中的一朵蘑菇,能发展成什么产业?一个农业科技公司,4年时间,扎进农村,能干出一番什么事业?
  不走进我省海南州贵德县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县城,不深入田间地头,就无法感受这两个问号的分量。
  贵德县地处黄河谷地,素有“小江南”之美誉,是青海自然条件最好的县之一。即使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贫困”一词,曾经依然是贵德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掣肘。
生长中的羊肚菌
  可在青海卓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管俊林看来,只要久久为功,立下愚公移山志,没有摘不掉的“穷帽”。多年的野生羊肚菌人工驯化,扎根于贵德县河西镇本科村,管俊林初心为农,用行动践行誓言:“带领乡亲们共同脱贫致富。”
  这里要说的羊肚菌,因其结构像个羊肚,因而得名,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一)

  4月16日,在本科村青海卓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迎来了羊肚菌丰收采摘的季节。
  “主要是让咱们这个土地多发挥效益,这个羊肚菌的经济效益比较高,属于高端食品,市场前景比较好。”管俊林改变传统种植结构,靠特色种植羊肚菌让本科村趟出一条增收致富路。
查看羊肚菌生长状态的工作人员
  4年前,管俊林经过反复考察,并结合贵德县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在本科村流转700余亩土地,建设了71个种植大棚,发展羊肚菌种植,然而,刚开始由于技术不成熟,收益并不理想。
  羊肚菌种植,并不容易。别看它小但浑身是科技。野生调查采集、分离驯化、实验性栽培、菌种产业化,这些都是野生状态进入人工栽培的“关键一跃”,这一跃,羊肚菌抗病性增强、产量提升、规模增加。
  很多技术难题,教科书里没有,参考文献中找不到。菌种分离驯化,从菌体中找到繁殖菌丝,复杂程度如同外科手术一般。“规律需要沉下身摸索,经验需要沉下心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从实验室到田间,再从田间到实验室,日复一日,管俊林和他的团队找到了人工栽培高原羊肚菌的奥秘,个性化配置,研究出了一套稳生产、提高产的经验。

  (二)

  随着一项项种植难题被攻克,羊肚菌的种植也渐入佳境,这也让管俊林有了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的底气。通过让村民参与,学习种植技术,流转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一条“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也在管俊林脑海中形成。
  本科村离黄河岸边只有不到20公里,黄河水并没有让这个村子富起来。对于这点,村民张树庆深有体会,今年58岁的他,在2016年之前一直在家务农,额外的收入也只有每年的农闲时候外出打零工,13亩的田地,只能解决一家6口人一年的口粮。
厂区内前来打工的村民
  2016年,张树庆的人生迎来了转折,随着卓辰农业入驻本村,他也有了一份稳定工作,如今的他当起了公司生产基地副厂长,每个月都能领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外加奖金绩效,2019年,他的个人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
  不仅是张树庆的人生得到改变,5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洛太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导致其留下了残疾,12亩的土地只能解决一家3口的温饱问题。后经卓辰农业聘用,后洛太在厂区当起了保安,每个月能领到近3000元的收入。
  4年时间,羊肚菌在本科村的种植燃起了当地百姓的信心与希望。信心与希望来自于流转土地,来自于解放村里的劳动力。对此,本科村支书更藏最有发言权:“村民把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公司,每年仅流转费就能收入近万元。村子年轻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可以安心外出工作,剩余的劳动力可以在公司里打零工,也可以得到一笔收入。”
  管俊林告诉记者,基地每年的用工人数约20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有社会残障人员,需要支出的工资总额接近300万元。

  (三)

  走进肚菌大棚,一个个羊肚菌高低错落、状似伞塔、静躺于沃土中。成熟的羊肚菌近15厘米高低,手掌大小、菌盖呈羊肚状,头尖身圆像把雨伞,非常惹眼。
  目前,卓辰农业的高原羊肚菌依托青海独特的自然气候,在产品市场端形成了突出优势,有了一定知名度,洽谈收购协议的电商络绎不绝。同时也实现了人工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信息化。
  即便如此,一个新矛盾又出现在管俊林未来打算中。一方面要扩大规模,增加羊肚菌产量,带领更多群众增收,一方面他又怕质量下降,砸了自己手中的品牌。
工作人员展示采摘后的羊肚菌
  管俊林坦言,羊肚菌有150天的生长周期,一年只栽种一季,种植第二季完全不是没有可能,但这样会造成质量下降,卖不出好价格。每天采收的鲜菌,除了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往北京、上海等地发货外,还采购了烘干鲜菌的机器,干菌的价格每斤可买到数千元,即便如此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每年收益那么好,扩种迫在眉睫。
  正当犹豫之际,当地政府的支持给管俊林打了一针“强心剂”。
  贵德县副县长马志明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能不能在地方站稳脚跟,还要看老百姓支不支持。卓辰农业不仅给贵德当地百姓带去了看得见的实惠,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也在科研上下足了功夫,企业对未来发展有信心,有态度,政府没有理由不支持这项产业。
  4年时间,卓辰农业企业员工扎进贵德的田间地头,实现了羊肚菌在当地的规模化种植,这所带去的不仅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托起村民增收致富梦。管俊林也下定了决心,今后企业的发展要影响一大片,带动一大片,让小小羊肚菌成为贵德县新兴主打农产品产业。
相关推荐
  • 贵南县高寒草地高原鼠兔综合治理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稳步推进

    贵南县林业站同协助实施的高寒草地高原鼠兔综合治理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贵南县森多镇完秀村启动。

    2022-07-01 编辑:索南多杰 4112
  • 倾情帮扶爱撒高原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学和青海省海南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

    2022-06-30 编辑:索南多杰 4221
  • 全国青年科普大赛西藏赛区完赛 展高原青少年科技感

    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西藏赛区复赛活动29日在拉萨落幕,获得第一名的团队将晋级全国决赛。

    2022-05-31 编辑:索南多杰 4273
  • 我们这样守护 “高原精灵”

    “近年来,我看到共和县的青海湖裸鲤、黑颈鹤、普氏原羚、雪豹等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可以感受到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变好,这其中有我们森林警察的坚守与付出……”说话的人叫郭鸣,现为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的一名三级警长。...

    2022-05-16 编辑:索南多杰 5439
  • 海南州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述

    自2014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以来,在省州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明晰政策措施、整合各类资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以“促进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为目标 ,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为契机,在充分尊重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按照“田园美、村庄美、生...

    2020-07-14 编辑:青阳卓玛 8644
  • 第二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在西宁举行

    以“地球第三极生态文明探索与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在西宁举行,旨在推进研究第三极生态保护领域的前瞻性、趋势性问题。

    2020-05-29 编辑:青阳卓玛 10454
  • 青藏科考中青海省共采集高原生物样本4400余份

    自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青海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围绕27个专题开展科学考察,累计共采集高原生物样本4400余份,水、岩石、土壤等环境要素1800余份,科考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20-05-29 编辑:青阳卓玛 8560
  • 高原“小羊肚菌” 托起村民增收致富梦

    羊肚菌,因其结构像个羊肚,因而得名,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2020-04-22 编辑:青阳卓玛 10621
  •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研究取得阶段性科考成果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取得了一批“用得上、有影响、留得下”的阶段性科考成果,为建设好美丽的青藏高原、保护好地球“第三极”提供重要数据和科技支撑。

    2020-04-07 编辑:青阳卓玛 5947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持续推进综合执法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具有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平衡,阻止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南侵,保障黄河和河西走廊内陆河径流补给的重要功能。...

    2020-04-02 编辑:青阳卓玛 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