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重要生态环境科技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作者:崔永焘 来源:青海新闻网 时间:2013-07-19 10:38:00 点击数:
  近日,科技部在京组织专家对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实验示范”项目和 “三江源地区脆弱生态系统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
  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实验示范项目建立了1个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站,形成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预警技术体系,构建了流域生态系统整治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编制了8幅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生态环境变迁规律图谱,研发了流域湖滨和河流湿地保护恢复、高原湿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沙治沙、高原天然草地保护恢复及草地管理等关键技术,项目建立了8个试验示范区和防沙治沙防控点,示范区面积3万余亩,植被盖度增加10—80%,生物量提高14%,沙棘、乌柳等造林树种成活率均在85%以上,保存率均在80%以上。项目完成任务书规定各项研究任务,系统地对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开展了相关研究,为在青海湖地区开展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三江源地区脆弱生态系统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示范项目建成三江源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库,实现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监测,研发了不同类型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技术模式,建立起植被恢复示范区4个,总面积1000多公顷,为高寒退化草地生态治理系统的恢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项目提出了暖季天然草场放牧与冷季补饲、育肥相结合的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建立规模化饲草生产基地4个,建植人工草地13万亩、建成饲草料加工技术应用平台5个,牛羊育肥基地3个,育肥出栏牛羊10万头(只)以上,为三江源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该项目尝试了以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为基础的两种典型移民安置区可持续生计模式,为安置区移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依据,建立了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识别及评估方法,制定了三江源区的生态补偿方案。玉树地震后,该项目编制的大量图件直接应用于玉树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中,部分研究成果也在玉树灾后重建、三江源保护和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关推荐
  • 青海湖景区冲刺国家级服务标准化景区

      青海湖旅游服务正在向国际标准迈进。日前,作为我省首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青海湖景区标准化制度体系通过省级专家验收,这也是目前我省惟一一家通过此项验收的景区。由省质监局、省质量认证中心、省旅游局、海南藏族自治州质监局等部门专家组成的验收组认为,服务...

    2010-10-18 编辑:admin 3930
  • 作家德本加的小说获奖

      近日,2011《民族文学》年度奖评奖会在京召开。终评委由著名的评论家、编辑家、翻译家共18人组成。汉文版评委(按姓氏笔画为序):牛玉秋、白崇人、冯德华、刘书棋、李建军、孟繁华、施战军、秦万里、葛一敏;蒙古文版、藏文版、维吾尔文版评委(按姓氏笔画为序):万玛才旦、扎巴...

    2012-03-22 编辑:admin 6677
  • 海南州职校举办歌咏赛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坚强的民族意识,同仇敌忾,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精神,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积累...

    2015-09-28 编辑:admin 7525
  • 首次整理出版百年西藏“口述史”

      为了全面反映西藏近100多年来社会发展的演变历程,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第一手资料,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正在整理出版“西藏口述史系列丛书”。这种“口述史”研究方法在西藏尚属首次。   课题负责人之一、西藏社会科学院当代研究所所长仲布&mid...

    2011-05-02 编辑:admin 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