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特有珍稀鱼类“细尾鮡” 消失40多年后重现澜沧江
作者:谭梅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23-08-10 17:13:08
点击数:

8月9日,记者从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获悉,8月7日至8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玉树州囊谦县农牧综合执法部门,在澜沧江上游扎曲流域囊谦段开展相关鱼类资源调查和种质收集。本次资源本底调查除监测发现前腹裸裂尻鱼、澜沧裂腹鱼、光唇裂腹鱼、裸腹叶须鱼及高原鳅类等流域常见土著鱼类外,首次调查发现青海省特有珍稀鱼类——细尾鮡。
细尾鮡是澜沧江流域内唯一肉食性底栖原生鱼类,是间接反映水生生物资源量的生态指征物种。该物种数量少,分布范围窄,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苛刻,除上世纪70年代初的少量记载外一直未被监测发现,曾被认为已灭绝或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此次细尾鮡在我省澜沧江上游的发现,表明该水域水生生物资源仍保持较好的完整性,也填补了我省细尾鮡实时监测数据的空白,为我省三江源地区鱼类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为有效保护长江源头水域生态环境,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禀赋,自2021年以来,围绕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部署的水生生物本底调查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玉树州相关部门配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等科研机构系统性对长江源当曲、楚玛尔河、通天河及干、支流开展鱼类多样性调查和保护效果评价。截至目前,玉树州长江流域有历史记录的鱼类物种绝大部分已被发现,另发现疑似新种1个,发现青海省未记录物种2个,特别是重新发现了“消失”近30年的黄石爬鮡和中华鮡。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源玉树流域水生态保持较好的原真性,水生生物保存良好,人为干预程度低,长江禁捕和《长江保护法》贯彻落实阶段性成效显著。
细尾鮡是澜沧江流域内唯一肉食性底栖原生鱼类,是间接反映水生生物资源量的生态指征物种。该物种数量少,分布范围窄,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苛刻,除上世纪70年代初的少量记载外一直未被监测发现,曾被认为已灭绝或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此次细尾鮡在我省澜沧江上游的发现,表明该水域水生生物资源仍保持较好的完整性,也填补了我省细尾鮡实时监测数据的空白,为我省三江源地区鱼类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为有效保护长江源头水域生态环境,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禀赋,自2021年以来,围绕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部署的水生生物本底调查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玉树州相关部门配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等科研机构系统性对长江源当曲、楚玛尔河、通天河及干、支流开展鱼类多样性调查和保护效果评价。截至目前,玉树州长江流域有历史记录的鱼类物种绝大部分已被发现,另发现疑似新种1个,发现青海省未记录物种2个,特别是重新发现了“消失”近30年的黄石爬鮡和中华鮡。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源玉树流域水生态保持较好的原真性,水生生物保存良好,人为干预程度低,长江禁捕和《长江保护法》贯彻落实阶段性成效显著。
相关推荐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10月12日,这是值得每个青海人铭记的日子。
2021-10-13 编辑:格日加 11269坚决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决胜全面小康系列评论之一
6月4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召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行动动员部署会,动员部署《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倒计时,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行动方案,坚定必胜信心、制定责任清单、科学安排部署、严肃作风纪律、营造...
2020-06-11 编辑:青阳卓玛 12955西藏自治区将于2015年建成藏医药专题数据库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获悉,为系统地将藏医药信息数字化,到2015年西藏将建成藏医药专题数据库。该数据库将深层次揭示藏药的药理、药效、结构以及成分等,为国内外藏医药研究提供方便可靠的信息。 雪域高原上传承了2000多年的藏医药是中国目前最为完整、最有影响的民...
2013-12-14 编辑:admin 9657中南民大《学报》(人文社科版)再获殊誉
近日,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组织的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荣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称号。 10月26日-29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六届二次理事会在西南大学召开,会议公布了此次评选活动的结...
2010-11-11 编辑:admin 7880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