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格宗大峡谷的守望

作者:肖鹰 来源:香格里拉网 时间:2011-09-14 11:18:00 点击数:

 
巴拉格宗大峡谷 高剑平 摄


峡谷里的潺潺溪流 高剑平 摄

  巴拉格宗不仅是祖先赐予巴拉村人的永恒家园,也是巴拉村人为我们的世界保存下来的自然胜景。巴拉格宗景区的景致,落差约3500米,是由划分明确的三级景点构成的:一级是低处的峡谷,二级是中部的巴拉村,三级是高峰巴拉格宗。这三级景点,峡谷地带奇绝惊异,置身其中,犹如地狱探险;巴拉村与附近山峦中的乃当牧场、高山湖泊,构成了一个旖旎如梦的人生图画;在圣洁空灵的苍穹下,四围翠黛的山岚衬托着巴拉格宗的冰雪天姿,神圣肃穆。我以为,这三级景点由低至高,象征着人生的历险、理想与神圣三境界。
  从巴拉村到香格里拉峡谷口外的大路上,相隔25公里,步行需要2到3天。1300年来,巴拉村人就凭着这个“2到3天的间隔”,保持着与外在世界的距离。他们在巴拉格宗的神佑中,拜这片天地所赐,生息繁衍,狩猎种植,世代相传地保留着先祖的习俗和观念。巴拉村,正是雪山版的桃花源。
  近年来,古老的巴拉格宗也步入了旅游开发的进程。现在的巴拉格宗景区,除修建了一条自巴拉村到峡谷口外的盘山公路外,还在峡谷地带修建了供人游览行走的栈道,疏通了长达5公里的漂流河道。然而,堪称特色的是,与其他旅游景区相比,巴拉格宗的开放项目非常少,至今没有中国山地景区盛行的观光缆车。
  巴拉格宗景区的开发者,是巴拉村人斯那定珠,一位13岁就只身外出闯荡世界的中年康巴汉子。两年前在游览该景区后,我曾与斯那定珠有一次交谈,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开发过程中竭力保护景区生态的意识。他告诉我,对于未来景区的发展,他最大的压力不是资金和赢利,而是保护好祖先传承下来的这片神圣天地。
  在与斯那定珠交谈时,我向他强调,“最低限度的开发,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以景区三级景点的垂直呈列模式游览巴拉格宗,当以自下而上的游程为导向。不仅如此,自峡谷底至巴拉村的20余公里盘山路,沿途峰回路转、峭壁耸翠,如一幅幅北宋范宽、郭熙诸绘画大师的巨幅山水。游客要体会巴拉格宗景区真山水的奇妙,是非得自下而上地步行游历这20余公里山路不可的。
  自然,在向人类展示自身的博大丰盛的同时,又保持着令人敬畏的无限秘密。在人类现代技术向自然界无限扩张的当代,保护残存的“世界自然遗产”,不仅具有维护自然生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唤起人类自古以来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对于自然家园,人类必须保持敬畏,懂得守护。如果说在人类技术匮乏的古代社会,认知并掌控自然是人类的伟大梦想,那么在高技术化的现代社会,守护自然的神圣是更为伟大的梦想。
  正如冰川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逐渐融化,人类守护自然的梦想也在强大的技术主义压力下退缩。现在国内对自然景区的旅游开发,在为开发商创造商机、为游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把自然变成了如盆景一样平面的景观,不仅自然的深度在被技术压制,而且自然的韵味也被技术剔除了。
  我的愿望是,在巴拉格宗景区,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人与自然的亲近,而且这种亲近是基于对自然的守护。守望巴拉格宗的冰魂雪魄的神圣,不仅是巴拉村人,而且也是我们所有当代人的一个梦。

相关推荐
  • 藏民族的古老火塘文化

      火,是原始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初接触到的自然元素之一。同时,火也是人类餐饮烹饪的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人类的饮食文化。而在能够熟练使用火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正是由于有了对...

    2018-03-13 编辑:admin 9374
  • 绽放在雪域的奇迹 酥油花

    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

    2021-10-14 编辑:格日加 8991
  • 中国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在南非约堡举行

    中国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本次艺术展共展出200余幅图片、20幅唐卡作品。

    2020-01-08 编辑:青阳卓玛 6446
  • 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即将开赛

      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将于6月20日至22日完成主题为“天境之旅”的环湖评测赛。赛段全程约为718.8公里,共9个赛段,3天环湖评测赛中,平均每日评测里程在230公里以上,海拔2000米-3408米,严寒、雨雪、海拔落差等天然赛段条件,将严峻考验电动汽车综合性...

    2017-06-13 编辑:admin 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