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巴扎仓:走俏国内外

作者:南如卓玛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9-03-25 14:49:00 点击数:

  初春时节,甘南草原还零星飘着雪。晨光熹微,被誉为“世界藏学府”的拉卜楞寺“曼巴扎仓”(藏语:医学院)门诊部外,藏族男女用藏袍裹着头、戴着口罩排成长队。每个人一次只能限购一袋藏药。人群中的藏族大叔仁青告诉记者,自己曾最长排队三个小时。


资料图:藏医药浴法药液。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已在雪域高原传承三千多年的藏医藏药,因其“秘制”而知名。近年来,民众养生意识提升,藏药逐渐走俏。中国五省藏区将藏医药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扶持,结合现代制药规范和传统藏医秘方生产的藏药产品正不断地从藏区走向内地、走向世界。

  在甘肃夏河县,民众排队所购藏药出于拉卜楞寺六大学院之一曼巴扎仓(医学院),是1784年由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务大师,先后引请西藏拉萨药王山利众院藏曼·益希桑布等创建,并开展藏医药学僧院式教育的地方。

  1979年,夏河县藏医院成立,官方特聘拉卜楞寺曼巴扎仓高僧旦巴嘉措为首任院长。由此,该院的服务理念、临床用药方剂、药材采集加工、配方剂量剂型均承袭正统的拉卜楞寺曼巴扎仓。

  该院现任院长、藏医主任医师桑老于1982年从甘南卫校首届藏医班毕业后分配到该院,师从旦巴嘉措高僧学习藏医药采集、炮制、临床治疗近二十年。

  “那时候,一天有七八十个病人,现在病人越来越多了。”他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感慨,自己从医37年间,藏医药的发展不可同日而语。求诊的患者中,除了藏民众外,也有来自港澳台、美国、荷兰等境外和国外游客。

  记者在取药窗口看到,一瓶洁白丸5.8元(人民币,下同),有病人开了一个月的药量,也不过五六十元。

  在制剂室,每一道工序有单独的工作间,大部分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流程,少部分靠设备批量生产。

  在外治科,藏药浴、哒尔嘎(放血疗法)、艾灸等诊疗室床位爆满,预约病人最多时超过200多位,每个住院病人大概治疗十天左右。

  夏河县藏医院外治科主任旦智贡保介绍,该院大部分藏药材是按季节从周围山上采集的,采自哪个山,就用那个山的水冲洗干净。此后,或晾晒、或煅烧、或熬制……药材品种不同炮制方法亦不同,有些药材需炮制四五十天。

  桑老表示,藏医药经过千年传承,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检验历程,服务藏区及周边民众健康,而藏医药走出寺院,显示了藏文化的吸引力和开放性,在不断交流中藏医药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相关推荐
  • 黄南藏族自治州藏语文工作条例

    (1993年5月30日黄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3年9月18日青海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保障和促进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

    2007-11-30 编辑:admin 10418
  • 央格卓玛《吉祥之光》

      歌者央格卓玛,一位拥有天然淳朴歌声的藏族女孩。这是一个非常纯净,天然,毫无污染的声音,甚至觉得这是一个未成年的声音。这个声音就象带着雪域高原上冰雪初融的水滴;带着青稞收获时飘来的清香,身心无法拒绝。   画面也如这阵歌声,美到了极致,每一束光亮的运用,每一次动与...

    2011-01-24 编辑:admin 9918
  • 阿岗雅尔基执导影片《她的名字叫索拉》开机

      电影《她的名字叫索拉》于7月10日在四川省阿坝县世外桃源——神座旅游景区举行了开机启动仪式。 开机仪式现场  该片讲述了现代安多藏族男女青年凄美的爱情故事,融入阿坝县的风土人情及自然景观,使其达到情景交融,具有一定观赏性。影片摄制组成员是由来自...

    2014-07-24 编辑:admin 9441
  • 共和县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

       近年来,共和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加快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建设进程。截止目前,共批准建设房地产开发项目32项,廉租房建设项目l项,计划总投资12.5亿元,建筑面积79.95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22项完成总投资5.9亿元,相继建成了香格里拉...

    2010-06-19 编辑:admin 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