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州举办基层翻译骨干培训班
8月13日,由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委组织部和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海南州基层翻译骨干培训班在州府所在地共和县恰卜恰拉开帷幕,为期5天。
海南州基层翻译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13日清晨伴着蒙蒙细雨,来自全州的60多名奋斗在各行各业的翻译骨干们准时来到了培训班现场,很多学员身着藏装,精神抖擞,接过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课本,满面笑容的进入教室就坐。8点30分,在海南州藏语委办副主任华周本的主持下举行了开班仪式,州委组织部副部长纳玉福、州藏语委办主任才洛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州委组织部副部长纳玉福在现场进行了简短的讲话,阐述了举办此次翻译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对以往的翻译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指出了目前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他强调举办全州基层翻译骨干培训班机会难得,学员们要珍惜这次机会,专心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和心得体会,加强交流,努力提高各自的翻译水平。
开班仪式现场
开班仪式现场
开班仪式结束后,紧接着进行了上午的培训课程,第一堂课由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共和县政府副县长索南多杰讲授,他围绕“藏族古代翻译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了藏族古代翻译的厘定历史、翻译方法及翻译标准。
索南多杰授课现场
13日至17日共安排了9堂课,邀请了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钰;青海省民宗委研究中心主任、少数民族古籍办副主任、副译审完玛冷智;格学专家恰嘎·多杰才让等有着丰富翻译理论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教授分别讲授有关汉藏翻译方面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新词术语标准研究等。
全体学员合影留念
参加此次翻译培训班的有海南州藏语委办、州文联、州委宣传部、州法院、州报社、州群艺馆、州电视台、共和县藏语办、共和县广播电视站、贵德县藏语办、贵德县政府办、贵德县广播站、贵德县拉西瓦镇、贵南县藏语办、贵南县政府办、贵南县委办、贵南县广播站、兴海县藏语办、兴海县妇联、兴海县广播电视台、兴海县农牧局、兴海县宗教局、兴海县政法委、兴海县人大、同德县藏语办25家单位,共计66名学员。
新闻链接:
吴钰,藏族,硕士、教授,1953年生于青海贵南县,1981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藏学系藏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989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藏学系藏族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2年3月凭任为文学理论教授,现任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准学科研究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致力于藏族文学理论及汉藏翻译理论的研究。先后担任研究生的《文学理论研究》、《萨迦时期文论研究》、《藏族政教合一制度》、《古代名译赏析》、《翻译理论研究》以及本科的《文学理论》、《翻译名著赏析比较》、《汉藏文学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民间文学概论》等课程。撰写并出版了《藏族民间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宗教影响》、《文学概论》、《藏族文学趣谈》、《文学理论研究》、《吴钰学术论文集》等五部专著。《檀丁大师诗镜中有关诗魂之说》《藏族文学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实践》《藏族小说发展史要》《格萨尔诞生与古代藏族神话的关系》《汉藏古文翻译的艺术技巧与文化价值》《汉藏文学翻译与技巧》等31篇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核心刊物上。2000年赴荷兰参加“第九届国际藏学研讨会”,2002年参加“第五届国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文学概论》一书获2000年青海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藏族伏藏文化及其价值》获青海民院2002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藏族文学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实践》获青海民院200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年度获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藏族文学理论批评史》”批准经费5万元。
完玛冷智,1972年生,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藏语言文学(语言学)硕士,青海省民宗委研究中心主任,少数民族古籍办副主任、副译审;兼任青海藏族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青海文学翻译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民族宗教问题研究、地方文化和藏语现代方言研究、藏文古籍整理和翻译工作。《吐蕃藏语体词性成分“清音浊化”的条件》、《论安多藏语内部次方言的划分(藏文)》3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发表于《民族语文》、《中国藏学》、《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等,参与13项国家部委和省级社科课题研究(4篇报告获奖)以及近10部大型文献的编撰、翻译。出版藏文专著《藏语安多方言语音研究》、《世界艺术简史》;主编汉文《当代藏语小说译选集》获2009年度青海省人民政府第六届(新中国60周年)文艺创作奖。现负责《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藏族卷》青海部分说唱类、书籍类和铭刻类的译审,以及少数民族古籍资料保护中心建设工作。
恰嘎·多杰才让,1958年生,青海共和县人,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任海南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翅雪洁姆》、《倒淌河》藏汉两种文字刊物主编。现任海南州格萨尔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在北京藏学研究中心国家级刊物《中国藏学》藏文版担任藏文编辑部副主任,负责编辑部工作并承担稿件复审工作。同时,还担任了阿沛?阿旺晋美的《西藏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热地同志的《隆重纪念关于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等28篇重头文章的责任编辑,并为其中有些文章撰写过“编者按”。先后编辑了《法学概论》、《社会语言学》、《写作概论》等三部藏文教材;出版了《藏族谜语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雪山情》、《〈格萨尔〉吉祥五祝福》、《神奇的格萨尔艺人》、《海南民间文化丛书》一套10本书(约300万字)。《恰嘎?多杰才让文集》5卷(约150万字)、《恰嘎地方志》发表了《格萨尔其人》、《岭格萨尔人物考》等十余篇论文。独立完成了大型藏族歌舞剧《格萨尔王传?姜国王子》的编剧工作。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和藏学研究方面共撰写、编写、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雪山情》等29本书,约1000余万字。2007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
索南多杰,藏族,1972年生,青海省共和县人,博士生。先后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译文10篇;出版《藏文翻译理论》、《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文化释义》、《天境祁连—导游词》、《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吾屯卷》、《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神湖记忆》、《安多拉伊集锦》、《青海湖民间故事集》等编著(合著)作品9部。2006年6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全国民协“德艺双馨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5月被青海省直机关授予“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09年10月,获“青海省第六届(建国60周年)文艺创作奖”。现任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共和县政府副县长。
海南第一民族高中迎新
九月二十一日上午,海南州第一民族高中高一新生14个班,880余名同学参加了军训会操。高一(8)班等六个班级在军训会操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受到了学校表彰。会上承担这次军训任务的州武警支队教官带队马义波队长讲了话。马义波队长就我校新生在军训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
2010-09-25 编辑:admin 7033藏餐的源流及发展
藏餐是人们对西藏及广大藏区菜点的统称,具体一点说,应该是以拉萨藏餐为代表的藏族餐饮的总称。 藏式烹调的起源 在很早很早以前,藏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十分简陋的,寒则息于洞里,热则巢于树上,过着茹毛饮血,挂树叶、衣毛皮的生活。人们在...
2009-03-23 编辑:admin 10347贵南县召开《茫曲》文学刊物审稿工作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县战略,发挥好文学艺术人才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贵南对外文化形象,贵南县藏语委办自今年6月份起,着手创办集小说、诗歌、散文、论文、摄影、美术、书法、人物介绍、翻译等作品内容为一体的《茫曲》文学年刊。...
2014-12-12 编辑:admin 3762北京最早藏传佛教寺院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又称白塔寺,位于北京阜城门内大街路北,始建于辽代寿昌二年(1096年),原名永安寺。元至元八年(1271年)重建,更名大圣寿万安寺,成为藏传佛教寺院。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再次重建,改名妙应寺。因辽时寺内即建有一白色释迦舍利之塔,故又称白塔寺。元代重修白塔,白塔...
2010-08-11 编辑:admin 5154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