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之殇引发生态追问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0-08-16 10:30:00 点击数:


穿城而过的白龙江

  作为我国四大泥石流危害区之一,甘肃舟曲白龙江中游的滑坡泥石流,在张启荣看来“非常普遍”。
  张启荣是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白水江林业局房产科科长。8月9日上午,他正在赶往舟曲县泥石流灾害现场的路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他称:“整个白龙江地区的地质灾害很多,由于处在多个地震带交汇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这次灾难与白龙江沿岸采矿、修建水电站有一定的关系。”
  旧称羌水的白龙江,发源于甘、青、川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郎木寺附近,为嘉陵江一级支流,沿途有多条河流和近400条溪流注入。但目前,它却被大小不一的水电站所“困扰”,同时由于采矿、植被破坏等影响,生态极度脆弱。
  千余水电站布道白龙江
  张启荣说,如果沿着白龙江的每条支流行走,都会看到建立的大大小小的水电站。“我们通过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得出,共有上千座,这些水电站装机容量不等,大的在二、三十万千瓦左右,小一些的则为五、六千千瓦,而更多的是几百千瓦的小水电站。”
  得天独厚的水力资源,使得近年来大小不一的水电站纷纷上马。被当地人称为“一江两河”的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其在舟曲县境内形成的支流共有40多条,总径流量36.88亿立方米。
  而白龙江流经迭部县、舟曲县、陇南地区的宕昌县、武都县、文县,在四川广元市境内汇入嘉陵江,在甘肃境内流长381.5公里。根据张启荣的介绍,在难以计数的白龙江支流上面,都会见到水电站。
  张启荣在甘南生活了35年,对这个地区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白龙江就在修建水电站。根据我多年的统计,每条支流上的小水电站,平均有四、五个,容量为500千瓦左右的电站很多。”
  仅以拱坝河为例,该河流中有30座左右的水电站;博峪河有27座水电站。而这已是张启荣前些年的统计数据,在这几年中,白龙江及其支流上的水电站建设步伐,一直在持续。
  记者了解到,白龙江支流有白水江、让水河、小团鱼河、碧峰沟、石龙沟等。而仅以白水江支流为例,它又有白马峪河、丹堡河等支流。
  舟曲县城关镇镇长周识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白龙江位于舟曲段的水电站有36座,这些都是装机容量较大的水电站。现在有一些水电站还在建设之中,有的则已经竣工使用了。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对于白龙江流域有上千座水电站的说法,给予了支持。
  他说,这个说法是可靠的,因为仅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共有300多座,如果将陇南、文县等地的水电站数量加起来,数量远远超过千座。
  招商引资“交手”天保工程
  张启荣举例说,仅他所在的单位——白水江林业局就有两座水电站,皆于上世纪70年代修建,当时装机容量很小,经2000年扩容改造之后,目前一座能达到1800千瓦,另一座为2000千瓦。正因自己曾参加过水电站的建设,加之这些年负责实施“天保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他对白龙江流域的水电站建设颇为熟悉。
  而这种熟悉是长期以来在实施“天保工程”中与各个水电站“交手”的结果。由于在实施天然林保护的过程中,最初规划、或是已经成型的林地,在修建水电站时常被破坏,而交涉的结果常常不理想。
  张启荣说,由于大部分水电站是通过招商引资而来,其有当地政府的批文、有环境评价报告,因此在“交力”的过程中,摩擦不断。
  上世纪末,随着各地“天保工程”的实施,曾经被一些当地政府视为经济来源的“伐木产业”渐渐不被允许,于是有条件上马水电站的地方,又将此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根据舟曲县水土保持局公开的资料显示,为了促进舟曲县经济发展,2003年开始,舟曲县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力开发水力资源修建水电站。
  从2003年至2007年,共有53个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签订合同,其中41个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已建成或在建,另外12个马上就要开展前期工作,这些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占全县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80%以上。据统计,上述41个在建或已建的水电站工程合计弃渣达3834.8万立方米,水土流失预测量达74.9万吨。
  此外,在这些水电站开发建设项目中,70%以上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大多数企业主存在水土保持意识差、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脆弱的生态环境又会遭到一次严重的破坏。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刘传正曾经表示:“搞水电站、工程建设、建设公路铁路、开采石油和天然气,都会导致地表变形,并产生滑坡泥石流。”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当地一份材料中称:“近年来,由于(白龙江流域)各地(市、县)小水电开发、开矿、修路开发建设项目的增多,一方面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开发不当,给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给人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带来了很大隐患。”
  多因素背后的脆弱生态
  记者查阅2006年的数据发现,白龙江流域的武都、文县、宕昌、舟曲、迭部就有在建和未建的大型水电站98座。在这些水电站中,有水土保持方案的不足30%,有些虽然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但基本上都没有按方案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弃土、废渣就地就近随意倾倒。
  比如,仅舟曲两河口至大川乡安子坪10公里河段内就有石门坪、两河口、虎家崖3座水电站,有数10万吨开挖的弃土、废渣直接倾倒或堆放在白龙江河道,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若遇特大暴雨极易酿成泥石流灾害,危及下游两岸村庄及陇南市政府所在地武都城区的安全。
  舟曲县一位不愿具名的村干部称,修建水电站后,山体被水浸泡松软,水电站附近随时都会发生滑坡。另外,修建水电站、采矿、挖沙使得整个河床上弃满了乱石,一旦发生暴雨,这些石头会被洪水裹挟,形成巨大的摧毁力。
  地质专家、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日前表示,大型工程的建设引起了当地(舟曲)地质结构的松动,沿途随地倾倒了很多工程废渣,这些废渣在强降雨条件下,很容易垮塌并被冲进河道,堵塞泄洪河道,形成堰塞湖。
  根据两年前 《甘肃经济日报》的报道,在白龙江一处不到5公里的河段上,大约就有四、五十条采沙船轰鸣着,部分河床已大片裸露,大量机械在河面上作业的同时造成了河水污染,长期挖沙也使河床局部升高,给河道疏通和防洪留下了隐患。

相关推荐
  • 【海南故事】木格滩的前世今生,讲述海南人身边的故事!

    木格滩位于贵南县境中部,西至龙羊峡库区,北至沙沟河岸,南至茫拉河,是贵南县最大的滩地。

    2021-11-26 编辑:格日加 8092
  • 2009西藏自治区藏历年晚会《雪域欢歌》开始联排

    近日,2009年西藏自治区藏历年晚会《雪域欢歌》开始联排,按以往的经验,参加联排的节目如果不出意外,将确定能上藏晚。这样,记者可以从联排节目中看到藏晚的部分构架。 《金牛踏春》气势恢宏 8天的联排,第一个节目是开场舞《金牛踏春》,100名基础演员组成的强大阵容轮番...

    2009-02-10 编辑:admin 6348
  • 海北州刚察县第二届环湖地区赛马会圆满举行

      赛马是藏族人以及环青海湖地区群众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娱乐活动,赛场上,参赛选手你追我赶,场面异常精彩激烈,场外观众欢呼声此起彼伏。 赛马会入场式  每年农历六月举行的赛马会,是青海湖北岸刚察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青海湖环湖地区的牧民,身着藏族特色的...

    2016-07-05 编辑:admin 10195
  • 青藏高原四大自然保护区扩展工作领域

      记者从日前在新疆库尔勒举行的中国四大自然保护区第二届生态保护协作会议上获悉,青藏高原四大自然保护区今后重点工作将由单一的反盗猎、反盗采、反非法入区向科学研究、生态监测、生态宣传等领域扩展。   2010年,由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倡导,青海三...

    2011-11-04 编辑:admin 1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