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史诗音乐集》
作者:
来源:四川民族出版社
时间:2024-10-10 10:34:07
点击数:
近期,玉树藏族自治州重大文化工程《格萨尔》项目系列丛书之《格萨尔史诗音乐集》(上下册)正式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为曲名曲调类;第二章为《格萨尔说唱剧——英雄史诗序曲八部》;第三章为《格萨尔》相关艺人及学者简介。其中,史诗的曲名曲调类共分6节,分别为“守神类唱段”“岭国人物唱段”“诸邦国正面人物唱段”“诸邦国反面人物唱段”“动物及其他类唱段”“其他国家和民族唱段”。为了便于了解每一首唱段名称的寓意和唱段吟唱者所属邦国和他们的不同身份,作者对《大典》中的所有唱段名称和人物等个体进行了一一注解。使得这部史诗音乐曲库的分量更加厚重。《格萨尔说唱剧——英雄史诗序曲八部》分为“天界篇”“诞生篇”“赛马篇”“降魔篇”“霍岭篇 ”“姜岭篇”“门岭篇”“达岭篇”等8小节,通篇在严格按照史诗原著作品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以剧本体裁形式进行高度概括编写而成。其目的就是通过剧情这条主线,将史诗中主要的正反面人物及坐骑、喇鸟(即魂鸟)等相关个体的39首经典唱诵曲调串联起来。经典曲调是从康巴、安多、卫藏三大史诗主要流传地区的神授、吟诵、掘藏艺人唱诵的上千首史诗曲调中百里挑一、精选而成的。其演绎人员共有28名,也是在上述三大史诗流传区的州地级以上认定的《格萨尔》艺人中精心遴选,并以剧本和音频两种形式与《大典》一同奉献给读者和听众。
关于《格萨尔》相关艺人及学者简介,作者在编纂《大典》过程中,广泛接触了《格萨尔》学者和艺人,查阅了大量图书和音频资料,获得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史诗唱诵曲名和曲调。例如通过青海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从著名《格萨尔》说书艺人尕藏智华(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人)的18首曲调和已故著名艺人才仁旺堆(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人)的说唱音频资料中获得了68首唱诵曲调;通过青海省果洛州相关单位和个人渠道获得著名史诗艺人吾金丹增智华的40首曲调和措吉多杰的33首唱段,还有已故著名艺人昂旺仁增(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人)、格日坚赞(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人)的71首曲调;通过西藏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获得已故著名艺人扎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巴县人)和桑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人)的16首曲调;此外,从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吟诵艺人白玛益西和阿尼处获得85首曲调,从玉树州著名《格萨尔》艺人塔格·达哇扎巴、丹玛·江永慈诚、尕玛措尼和昂文格来等处获得160余首曲调……所有这些艺人和学者提供的史诗唱诵曲调数量以及他们的生平简述,作者单独列为一章在本书正文中进行专述。
关于《格萨尔》相关艺人及学者简介,作者在编纂《大典》过程中,广泛接触了《格萨尔》学者和艺人,查阅了大量图书和音频资料,获得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史诗唱诵曲名和曲调。例如通过青海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从著名《格萨尔》说书艺人尕藏智华(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人)的18首曲调和已故著名艺人才仁旺堆(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人)的说唱音频资料中获得了68首唱诵曲调;通过青海省果洛州相关单位和个人渠道获得著名史诗艺人吾金丹增智华的40首曲调和措吉多杰的33首唱段,还有已故著名艺人昂旺仁增(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人)、格日坚赞(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人)的71首曲调;通过西藏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获得已故著名艺人扎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巴县人)和桑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人)的16首曲调;此外,从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吟诵艺人白玛益西和阿尼处获得85首曲调,从玉树州著名《格萨尔》艺人塔格·达哇扎巴、丹玛·江永慈诚、尕玛措尼和昂文格来等处获得160余首曲调……所有这些艺人和学者提供的史诗唱诵曲调数量以及他们的生平简述,作者单独列为一章在本书正文中进行专述。
相关推荐
【连载】山高土远 心野辽阔 ——2020冈仁波齐朝圣纪行(九)
7月30日早晨9:00,我们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象泉河继续出发,今日目标是去往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遗址,然后再返回塔钦。
2021-04-27 编辑:青阳卓玛 16584民族手工艺品走俏云南旅游市场
藏族姑娘卓玛在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内进行传统的藏式织布。 藏族手工艺人洛桑扎西在德钦县民族工艺厂内整理手工艺品,准备供应旅游市场。 游客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内观赏民族工艺品制作。近年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在调整...
2009-02-20 编辑:admin 9854英雄门合纪念馆
门合(1928年11月26日—1967年9月5日),河北省涞源县北石佛乡南上屯人。1946年参加进步团——青教会,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前担任青海军区禁部二营副教导员。...
2021-05-08 编辑:青阳卓玛 17367海南州兴海县民族特色文化工作换新颜
去年以来,海南州兴海县进一步加大民族特色文化工作,切实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全面推动了兴海民族特色文化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为目标,合理布局、有效整合文化艺术资源,大力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组织县文化馆...
2008-01-16 编辑:admin 8521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