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说虎】动物考古视野下的虎
作者:吕鹏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2-02-15 09:57:57
点击数:

虎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是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已知最早猫科动物为距今3000万年的原猫和距今2000万年的假猫,我们所知的大多数猫科类群出现在过去的1000万年间。最古老的虎化石是古中华虎,出自200万年前的中国华北地区。
文献记载,虎在中国分布极广,历史上至少在我国20多个省份发现过虎。但在考古遗址中仅发现30余处虎骨骼遗存。虎在自然环境中数量极少,这与考古遗址中出土虎遗存数量较少可相互印证。
考古发现最早的虎造型,是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距今6400年的龙虎蚌塑。天文考古学家冯时认为,蚌塑龙虎之形只能用星象来解释,其布列方位与东、西二陆一致,加上与蚌塑同出的北斗图案,其构图与真实天象完全吻合,“将中国二十八星宿体系滥觞期及古老盖天学说产生年代大大地提前了”。
距今5600至5300年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有虎骨遗存出土,应为狩猎所得。该遗址还出土玉双虎首璜和玉虎首璜,玉双虎首璜呈灰白色,扁圆弧形,璜的两端各浮雕虎首,用阴线浮雕刻出眼、鼻、嘴、耳、脑门上的皱纹及向前奔的前爪,璜上阴刻花纹表现虎的花斑,造型独特,似猛虎上山。
虎是殷墟当中使用较多的动物形象,商代晚期先民对虎有了深入了解。1936年出版的《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记录殷墟遗址出土虎的头骨和下颌骨,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将其定为“野而土著之动物”。甲骨文“虎”为象形文字:虎口大张,上下颌有凸起獠牙,虎身绘有条纹,细致刻画出带爪足部和卷曲长尾。殷墟卜辞记录的猎虎阵势很大,但所获甚少,如一次田猎中,商王队伍猎到40头鹿、164只狼、159只麋鹿,虎只有1只。
虎因勇猛与军事产生联系。黄帝轩辕“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武王伐纣“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用虎贲比喻为勇士由此开始。
古代用虎符传达命令,调兵遣将。最早的虎符见于战国。《史记》魏公子信陵君窃“虎符”夺兵权,破秦救赵。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阳陵虎符”,为秦始皇调动军队凭证。青铜铸成卧虎状,可中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调动军队时,使臣自皇帝持右半符,到阳陵(今陕西咸阳东)与左半符验合,方能发号施令。“符合”一词由此而来。
人为万物灵长,虎为百兽之王。汉代班超有“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壮语。“虎头蛇尾”“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画虎不成反类犬”等语,亦庄亦谐,显示了人类对虎的复杂心理。
在野外岩画、洞窟壁画、墓葬棺木画、美术作品中,虎是经常出现的元素。在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纺织品等上面,都有多变的“虎”与我们不期而遇。列入十二生肖的虎,作为文化符号,与我们共生共存。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推荐
网络通达九成农牧行政村信息化改变牧民生活
11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通信管理局获悉,目前青海省农牧区行政村宽带网络通达率已达90%,4.7万户农牧区家庭进入互联网时代。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较特殊,长久以来,受资金和技术因素制约,青海偏远农牧区联通互联网的比例很低,与外界沟通的渠道极其有限,信息不对称、信...
2014-11-27 编辑:admin 5140中国藏学研究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聪博
聪博,1966年出生于四川省康定市,1986年调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工作,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藏文编辑部副主任、编审,兼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华大典·藏文卷》办公室副主任。
2020-09-22 编辑:青阳卓玛 7674多旦诗歌集已出版发行
《多旦诗歌集——心愿之花》封面 藏族诗人多旦的作品《多旦诗歌集——心愿之花》一书近日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诸多诗歌作品中精选而成。书中选入《致远方的朋友》、《献给教师节》、《纪念12?9》、《树》、《我》、《树叶》等8...
2011-07-27 编辑:admin 5656壤塘县2018年“壤巴拉节” 将在8月16日启幕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一甲子风雨兼程,六十年奋斗不止。23日下午,壤塘建县60周年暨2018年“壤巴拉节”活动新闻发布会、招商引资暨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成都举行。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今年是壤塘建县60周年,60年来,壤塘县地区生产总值翻了54倍;贫困发生率从25.6...
2018-07-24 编辑:admin 4647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