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部墓葬考古:金、银面饰出土数量之最

作者:赵朗 冉文娟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1-04-21 10:26:22 点击数:
       “桑达隆果是目前西藏乃至青藏高原发现的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地,出土的金、银面饰数量也是西藏所有墓葬考古中,同一墓地出土最多的。”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伟16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
  日前,桑达隆果考古项目入选202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何伟是此考古项目的负责人,她介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考古项目第三次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古首次由西藏本地科研机构人员独立承担完成发掘。
  桑达隆果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的阿里地区札达县象泉河流域,所在县西靠印度,东南临尼泊尔。目前已发掘墓葬共50座,从公元前300年延续至约公元600年,时间跨越近千年。
  她说,考古项目持续至2020年。耗时四年,考古难度颇大,墓葬分布密集、埋藏深。
  “墓地出土了陶器、铜器、草编器、金、银面饰等数量众多的器物。”何伟说,尤其出土的木俑给团队带来了惊喜。这些木俑是西藏乃至青藏高原考古的首次发现。
  在此次墓葬出土物中,金、银面饰备受外界关注。何伟介绍,在已公布的资料中得知,在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南北麓区域,考古共发现14件金、银面饰,其中10件在西藏阿里出土,而桑达隆果墓葬作为阿里的重要墓地出土了7件。
  从出土位置看,金、银面饰中分为敷于木俑面部的彩绘面饰、覆在墓主面部的银面饰,约高10厘米,另外在墓主左臂之上有高不足5厘米的金面饰,上面有孔,有可能是挂饰。总体推测,这些面饰具有镇墓压胜作用。
  何伟表示,从桑达隆果墓葬研究分析,它与之前在象泉河周边发现的同时期遗址、墓葬保持着主体一致、核心相同的考古学文化特征,它们共同组成了象泉河文明,并且在吸收了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而来的文化元素后,再向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辐射延展。
相关推荐
  • “藏香王子”三木科 电影公映前忙录制新歌

    三木科   有“藏香王子”之称的三木科近期一直忙于奔波于各地演出,以及配合参加其参演的电影《西藏往事》上映前的全国宣传活动,与此同时,也在紧锣密鼓的行程安排下为新歌进行了录制工作。三木科笑言自己最近化身“铁人”。 何沐阳老师指导三木...

    2011-03-30 编辑:admin 4919
  •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欢度“望果节” 祈盼丰收

      8月,雪域高原的青稞、小麦等农作物丰收在望。西藏各主要农区自南向北陆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望果节”,农牧民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转遍农田,祈求上天带来风调雨顺的好收成。   “望果节”为藏语音译,“望”为田地之意,“果”为转...

    2014-08-04 编辑:admin 8342
  • 高原神湖纳木错的美丽日出

    6月20日清晨,游客在纳木错扎西半岛山顶守候日出。 6月20日清晨,太阳跃出地平线,把阳光洒向高原神湖——纳木错。 6月20日清晨,游客在纳木错扎西半岛山顶守候日出。    近日,西藏开始进入旅游旺季,进藏游客逐渐增多。许多游客守候观看神湖纳木错的日出,体验与...

    2010-06-21 编辑:admin 10684
  • 当代藏族诗人专刊出版

    《安多文学》“当代藏族诗人专刊”出版发行  近日,由著名诗人道帏多吉主编的《安多文学》“当代藏族诗人专刊”(岗底斯雪山号)出版发行。   本期精选著名诗人伊丹才让、格桑多杰、阿来、班果、列美平措、嘎代才让、贺中、道帏多吉、旺秀才丹、才...

    2012-01-06 编辑:admin 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