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阿哇寺石刻千佛像
作者:青海省藏文古籍研究会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4-05-28 09:59:00
点击数: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阿哇寺保存着近两千尊石刻佛像,其宗教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非常高,这是我省现存、独有的珍贵宗教历史文化资料。近期,这批石刻古籍文物由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鉴定为二级珍贵文物。
阿哇寺石刻千佛像
据记载,昂哇寺始建于公元14世纪左右,迄今有700余年的历史。当时,一位叫多杰桑保的高僧,本是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著名活佛,在14世纪的时候云游四方,弘传佛法,后来到尖扎县昂拉地区,赏识昂拉毗邻黄河的地形和山水,便在当地群众资助和支持下修建了一作寺院。由于这位创建者来自阿坝地区,寺院也被称之为“阿坝寺”,但由于当地口语中把地名“阿坝”发音为“阿哇”,寺名也就变音为“阿哇寺”了。
阿哇寺石刻千佛像
据记载,昂哇寺始建于公元14世纪左右,迄今有700余年的历史。当时,一位叫多杰桑保的高僧,本是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著名活佛,在14世纪的时候云游四方,弘传佛法,后来到尖扎县昂拉地区,赏识昂拉毗邻黄河的地形和山水,便在当地群众资助和支持下修建了一作寺院。由于这位创建者来自阿坝地区,寺院也被称之为“阿坝寺”,但由于当地口语中把地名“阿坝”发音为“阿哇”,寺名也就变音为“阿哇寺”了。
多杰桑保活佛从阿坝藏区前来昂拉时,用牦牛、“佐”或者骆驼,把两套千佛像托运到昂拉,创建寺院予以保存。其石刻佛像,以贤劫千佛为主。共有两套,一套收藏在石刻千佛像珍藏馆内,是贤劫已出将出千佛像石刻;另一套是无量寿佛千尊石刻像。这套石刻佛像,由于人们不忍心历史700年的石刻佛像文物被风吹日晒,磨损侵蚀,加上经过一段历史劫难以及放置殿外容易丢失,干脆集资建造善逝八宝塔,把这部分石刻佛像群作为八塔的装藏品保护起来了。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阿哇寺
这些石刻佛像,刻在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头上,佛形逼真、栩栩如生,展示着释迦牟尼、弥勒佛等佛菩萨的各种神奇故事,每一块石头上所刻的佛像各不相同,本来有一千尊佛像,是按照佛经《贤劫经》中贤劫千佛的本生故事编排刻制的。专家分析,这些千佛多为浮雕,以青石为主要质地,分线雕、浮雕、金箔等类型,石刻技法约三类,而且绝大多数石刻佛像下刻有藏文名称,有的还涂金、彩绘等。
在佛教教义中,在世间贤劫已经出世和即将出世的诸佛,共有千佛,就是自第一拘留孙佛到最后胜解佛中贤劫所有已来当来一千如来,叫《贤劫佛》。所谓的劫,是一个计算漫长年代的单位名,梵文本来译作羯腊波、劫波,汉译也叫大时、长时等,简称劫。而佛经《贤劫经》,详细地叙述了贤劫出世千佛的族姓、父母、眷众、寿量、教法住世期和发菩提心等情节的一部佛经;这部佛经共有二十六卷,最初由印度法师比耶伽罗僧哈和西藏译师完德拜央从梵文翻译为藏文,并经大译师噶哇拜则校订。汉文《大藏经》也有这部佛经,是在西晋时竺法护由梵文直接汉译的。为了保存好阿哇寺的这些石刻佛像,并证实石刻佛像的内容,根据石刻佛像上刻有的诸佛名称,阿哇寺的僧人们把石刻佛像名称同佛经《贤劫经》诸佛名称进行过核对,确实是基本相符,只是石刻佛像中缺少《贤劫经》记录的千佛之30多个佛,可见当初石刻佛像的用心良苦和其宗教文化价值之高了。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阿哇寺
由于1958年以后保存石刻佛像受到条件限制,加上近几十年来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石刻千佛像长期堆积在寺院殿堂外,部分石刻佛像已经丢失,不少石刻佛像还褪色脱落、局部磨损破坏、侵蚀退化,但依然可以观察到石刻艺术刀法的细腻、线条的流畅和形象的逼真,雕刻艺术精湛,是历史上藏族雕刻艺术的精华和结晶,凝聚着时代的智慧,可以说是艺术和宗教的完美结合。文化艺术专家们说,这些石刻艺术集中反映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尖扎地区的演变过程和发展历史,承载着当时民间精湛的雕刻艺术,成为尖扎藏传佛教史上璀璨的文化象征,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研究、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FS:PAGE]
阿哇寺历史简介
阿哇寺全称叫“阿哇香曲林”(意为阿哇菩提院),座落的地理位置属于昂拉乡尖巴昂村,占地近10亩,现有僧侣21人。该寺以拉茂夏茸尕布活佛和岗察活佛为寺主,但活佛本人不常驻这座寺院,与拉茂德钦寺、古日寺统称为“阿古卡森”,即阿哇、古日、拉茂德钦三座寺院。创建之初,阿哇寺是一座噶举派寺院,后来改宗为格鲁派,并把寺院献给夏茸尕布活佛;也有人认为,从当初寺院供奉的护法神是“阿尼根官”这一点看,好像是一座萨迦派寺院。
在700多年的石刻千佛像保存历程中,阿哇寺经历了三次迁移。起初建立的阿哇寺的遗址叫“乔泽塘”。大约在16世纪,约在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前来青海与蒙古各部联盟时,拉茂?措尼嘉措把这里建为主要道场,可以说是“阿古卡森”的主寺。据《拉莫察罕诺门汗呼图克图传》介绍,阿哇寺建寺初期香火旺盛,一度成为拥有600余僧众的大型寺院,在尖扎乃至藏族安多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曾担任热贡隆务寺夏日仓?噶丹嘉措活佛的经师格秀然江巴?桑杰嘉措、诺桑嘉措等不少高僧相续担任本寺的赤巴、堪布等,后来又由拉茂德钦寺统一安排本寺本洛,主持这里的佛事活动,建立完善佛律三事仪轨,严格教规戒律,讲授宗喀巴大师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等教义、言传,使善规教法发扬光大。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阿哇寺石刻千佛像
后来,因就护法供养上发生争执,导致内部纠纷,寺院随之被毁,人们把寺院经堂及宗教法器法物一并埋在地下,上面彻成“本康”,后叫做“本康嘉让玛”,这个遗址后来也叫“乔丹塘”(意为“佛塔滩”)。遗址上至今可以看到写有藏文经典和咒语的殿堂木材,以及泥塑擦擦,就是当年旧遗址的遗物。目前,这里被盗的痕迹非常明显,而前些年据说一块“擦擦”都能倒卖3000多元,遗址文物流失非常严重。
初建遗址被毁后,再次将阿哇寺重建在“多切拉当”山脚下的河床沟底,石刻佛像也迁移至此,至今留有一些残墙。据记载,寺院藏有时任堪布格秀然江巴?桑杰嘉措遗体灵塔、阿哇?多杰桑保活佛亲自带来的石刻千佛像、纳若巴宝瓶等珍贵宗教文物。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时,虽然僧人们还俗,但由于这里还存有石刻佛像,一些佛殿并没有拆除,而是作为昂拉地区的牧地圈牛。后被洪水冲毁。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阿哇寺
上世纪宗教政策恢复后,当地僧人们于1980年在第二次遗址旁的南侧山脚下修复五间开佛殿和四处僧舍,由五名僧人守护石刻佛像。但是河床边的佛殿依然不安全,尤其水灾隐患明显。于是,到2001年,根据安多地区著名高僧、得道活佛拉茂雍增?克珠嘉措活佛的旨意,在拉茂德钦寺岗察活佛的支持下,阿哇寺再次迁址重建,石刻千佛像也随之搬迁。这个地方叫“端采”,是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旺波活佛建造结夏安居用的行宫所在地,后成为历代高僧静坐关闭修行的圣地。著名的《安多政教史》,把这里称作“扎西热旦林”,意为“吉祥恒久院”。
如今,为了抢救、发掘、保护、保存这些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石刻艺术精品,黄南州政府针对目前在塔外保存的石刻千佛像,采取原址保护、就地保存的办法,以防磨损、防盗窃、防侵蚀为目的,采用藏式古建筑风格,在阿哇寺内修建一座雕梁画栋两层砖木结构的梯形楼,作为石刻千佛像珍藏馆,这些历经沧桑、多次搬迁、不断磨损侵蚀和丢失的千尊佛像,有望彻底得到安置,供信徒顶礼,供游客欣赏,供文化工作者考证研究,使这些数百年珍贵文物的价值最大化。同时,省民宗委古籍办也近期组织力量,前往尖扎县阿哇寺蹲点开展抢救性拍摄、整理和鉴定工作,尤其对千尊石刻佛像逐一进行抢救性拍摄,编辑、翻译和整理石刻千佛像名称等,以抢救和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石刻古籍文化。
相关推荐
青海省即将推出原创《格萨尔王》系列动画片
“在很早以前,岭国有一个孩子叫觉如,他在奇异境界里诞生和长大。16岁赛马争夺王位,力争群雄,得胜称王,尊号为格萨尔王。”不长的旁白后,12岁的格萨尔王出场,骑着骏马驰骋在草原上,叛逆又充满活力……这是青海省原创的动画片《格萨尔王》中的片段,预计...
2016-04-05 编辑:admin 4404青歌赛西藏地区选拔赛开赛 9组选手进京复赛
参赛选手纵情放歌 著名歌唱家多吉才让进行点评 第十五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西藏地区选拔赛日前在西藏电视台六百平米演播室进行了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次仁央宗、加央次仁、“雪域之子”组合等9组选手脱颖而出,将代表西藏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比赛。 ...
2013-03-18 编辑:admin 5773《阿佳月光上行走》上市 藏式情歌扣人心弦
阿佳组合 作为当今乐坛杰出的藏族音乐组合,阿佳组合每一次亮相都是民族与现代的全新展示,阳光而健康,她们有自己的主张,走自己的道路,她们努力地吸收一切美丽的可能。蔚蓝的天空,广阔的草原,清澈的河水,圣洁的雪山…那片沃土哺育了三朵美丽的格桑花,特有的藏族文化,能...
2012-03-24 编辑:admin 3256海南州公安局特警支队在玉树灾区奋力支援
4月17日下午,玉树县结古镇红卫路红卫村发放救灾物资。一时间,数以千计的群众赶来领取。可发放物资现场仅有玉树州公安局的6名民警和少数特警。增援玉树灾区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公安局特警支队接报后,迅速调集4个中队的特警赶赴现场维持秩序。发放从中午12时一直延续到晚...
2010-04-18 编辑:admin 4996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