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亮新生活
作者:杨添宇 洪玉杰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20-12-29 15:16:02
点击数:

在2019年以前,曲丹峪村还是贵德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村民很穷,交通不便,水电也不够用,生活来源仅靠种草得来的微薄收入支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1000元。经过多年的奋斗,如今村民的生活变化很大。冰箱、洗衣机、电磁炉……在曲丹峪村牧民安工加的家里一应俱全。“村里的电力线路改造好以后 , 我们用电充足了 , 也更安全方便了。”村民安工加高兴地向记者说村里农网改造后出现的新变化。
早上7时,看到袅袅炊烟在安工加家的屋顶飘荡,他将茶壶放在电磁炉上,不一会屋内飘起了奶茶香味。他开心地说:“现在好了,村里电网改造升级好了,从今以后,家里的电器可以正常运转,再也不愁用电难了。”
安工加今年50岁,家中有3口人,因为没有文化,在电网改造前,他和妻子靠着外出打工生活,每年3000来元的微薄收入既要支持家中日常开销,还要支付女儿念书费用,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今年国网青海海南供电公司积极探索“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扶志”并举的扶贫措施,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推进农网升级改造、电力入户等一系列电力扶贫政策在贫困山村逐步落实。
2019年,国网青海海南供电公司对曲丹峪村的电网进行改造升级,完成了电网扶贫改造和水路设施完善后,村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网改造完成后,安工加一家人将院内的平房重新装修,午后的阳光透过封闭玻璃照进来,让人感觉浑身温暖!安工加脸上洋溢着对今后生活的憧憬:“现在村子电网升级改造了,我买了一台压面机,准备开个面条加工坊,增加收入,让生活过得更好一些!”
在曲丹峪村,像安工加这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电网配套工程走上脱贫路的农牧民群众共有43户。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充足的电力有效解决了曲丹峪村配电建设落后和线路隐患较多的问题,切实提高了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带动了当地贫困农牧民发展产业,牧民生活用电更加稳定了,小日子越来越富裕了。
扶真贫,真脱贫,攻坚克难 “点亮”脱贫路,在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征程中,国网海南供电公司用实际行动点亮希望灯火,让更多贫困地区农牧民群众迈进小康社会。
相关推荐
百年“活化石”:传统藏戏熠熠生辉
藏戏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是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特点的剧目。 在抵达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之前,有一个叫扎西曲登的小村落,这里的村民有着不为人知的艺术力量。村民尼玛次仁是第八代藏戏扎西雪巴的传授师。他坚定的藏戏演唱...
2011-06-10 编辑:admin 4090中央督察组转交青海省第28批信访举报材料
2017年9月6日12时,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我省第28批群众信访举报材料共78件。其中西宁市47件,海东市20件,海西州5件,海南州1件,海北州3件,果洛州1件,黄南州1件。中央环保督察组重点关注3件。其中西宁市2件、海西州1件。截至目前,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2090件。 ...
2017-09-07 编辑:admin 6841海南州总工会唱响四季服务之歌营造团结和谐氛围
2016年以来,海南州总工会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帮扶活动,使帮扶救助工作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的工会特色品牌。 春送岗位,温暖下岗职工。今年,州总工会配合州人社局等部门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重点项...
2016-09-02 编辑:admin 8563百米长卷国画《玉树情•民族魂》在京开展
10月2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画艺术家张清智的新作《玉树情·民族魂》27日在北京开展。这幅以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为题材的巨制与他此前创作的国画长卷《2008·中国汶川》形成姊妹篇。 《玉树情·民族魂》长140米、高2米多,多层面、多视角地再...
2010-10-30 编辑:admin 690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