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援青干部---赵芝明
作者:海南州扶贫局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0-06-04 16:54:37
点击数:
援青干部思想工作总结

海南州委常委、副州长 赵芝明
2013年6月
根据组织安排,2010年8月我作为第一批江苏省选派援青干部总领队,来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并担任海南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一职,先后协助州长分管对口支援、招商引资、金融等工作,自己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繁重。三年来,在江苏省有关领导的亲切关怀,青海省委、省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大力协调指导以及州委、州政府的严格管理和热情服务下,自己努力克服语言障碍、高原缺氧、饮食不习惯等困难,在短时间内积极适应海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按照自身特点和分工,主动融入到海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为实现自治州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现将本人援青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年来,本人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更新知识结构,作为提高自己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履行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是强化政治学习,增强理论水平。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及十八大精神,结合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方针政策的变化,对重大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深入把握重大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和政策精髓,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加中心组的政治理论学习会和培训班,通过订阅书籍和报刊坚持自学,勤作学习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知识,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关于青海藏区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市场经济、社会管理、科技文化等知识的学习,努力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切实把执政为民、造福一方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学习与分管工作相结合,与推动当前工作相结合,努力在学深、学细、学透上下功夫,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全面掌握州情,融入藏区发展。把认真翻阅资料,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海南实际情况,作为为正确履行自己职责提供真实依据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认真翻阅海南州志及各县县志、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文件资料,主动加强与分管单位的联系,为尽快进入角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先后深入全州五县和兴海县藏医院、县中学、子科滩镇城南社区、龙藏乡政府、派出所、桑什豆村、贫困户、莫多电站,共和县切吉乡塔秀寺和索玛活佛,州草原站高级草原师仁青等联系单位和联系对象家中开展“十联”活动和走访慰问工作。同时把参加各种会议作为认识海南、了解海南的窗口,积极参加各种会议,掌握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通过纵横比较、反复思考、主动询问,对海南州的州情、概况、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总体把握,进一步坚定了实现海南州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衔接,全力促进援建工作落实
自对口支援工作启动实施以来,本人充分发挥援青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衔接,主动作为,积极搭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主动探索工作新路子,创新工作新机制,强化工作新举措,切实加强援受双方间的沟通交流,明确对口支援工作目标和思路,积极落实与支援方的具体帮扶措施,不断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援建规划高水准编制。把编制援青规划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总抓手,在国家确定援青资金实物量后,援受双方及时协调沟通,确定了江苏省对口支援海南州资金实物量为江苏省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0.5‰,2012年资金规模为2.2亿元,2013-2015年援建资金规模将以2012年为基数按8%递增。及时调整和编制完成了江苏省2011至2015年对口支援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资金安排表、投资领域资金安排表、项目表以及年度江苏省对口援建海南州项目表,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安排10.6亿元资金对口支援海南州。中央部委水利部完成《青海省贵德现代水利示范县发展规划》,力争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投资29.63亿元,将贵德县打造成全国水利示范县。商务部以共和县发展实际,以打造海南州商贸物流中心为抓手,制定了农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和家政服务试点等方案。二是互访对接深层次推进。主动加强与江苏省、国家部委、中央企业的沟通与衔接,开展多层次、高规格的互访对接,进一步建立和深化合作交流机制,有力地助推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年来,海南州与江苏省和国家有关部委、央企互访对接240次,互访人员达2665人(次),切实增强了援受双方的沟通联系,特别是我省、州与江苏省及中央部委、央企主要领导间相互率团考察调研,为全面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经济合作强有力拓展。在南京市成功举办了海南州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活动,共签订意向协议20项,签约资金达162.57亿元;在2011年,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亲自率团到海南考察调研,期间签订援助项目建设协议和企业合作协议61项,资金179.6亿元,项目涉及民生事业、人才培训、资源开发、产业培育等多个领域,切实提高了海南对口支援工作的层次。通过每年举办的“青洽会”和小分队招商等活动,积极邀请江苏党政代表团及各大企业客商赴海南实地考察,洽谈企业合作项目,三年来共促成合作协议30个,总投资95.8亿元,为促进海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海南形象大幅度提升。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在省、州、县及江苏新闻媒体对援建工作中的重点、亮点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尤其是2012年成功举办“江苏媒体海南行”活动,全面宣传了海南经济社会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并在南京市开设2个专售海南特产的销售窗口,展示了海南地域特色产品,将海南特产推向了江苏市场。五是智力支援大步伐迈进。制定了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为重点内容的人才培训计划。三年来,落实江苏省异地培训经费2225万元,举办相关培训班71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村社干部等1949名,在南京市江宁中学开设“海南民族高中班”,目前已有两个年级四个班的157名海南籍学生在江苏省接受优质教育。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异地培训资金50万元,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干部120人。六是援建项目全方位实施。三年来,争取到江苏省援建资金 5.28亿元,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住房、农牧民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基层组织及阵地建设等76个项目,目前各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国家水利部严格按照《青海省贵德现代水利示范县发展规划》,三年累计投入水利项目资金2.85亿元;商务部落实商务项目7大类13项,落实到位建设资金3167.6万元;中电投集团对口支援贵南县援建资金500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大唐集团援建兴海县支援资金500万元,已到位资金40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援建同德县捐赠电脑222台,折资44.4万元。七是援助领域进一步拓宽。充分发挥援青干部桥梁纽带作用,联系支援方相关企业、行政单位、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各行各业为我州各级学校、医院、行政单位捐资捐物累计折资达5504.78万元,现已到位4914.98万元。形成了支援省、国家部委、企央对口支援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三、认真履职,积极发挥干部援青作用
牢牢把握援青干部的服务宗旨,在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履行副州长职责,深入分管单位进行认真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分管部门的基本情况、当前重点、具体措施、困难问题和工作思路,为更好地协助州长开展分管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必要的基本资料。从分管工作来看,各项工作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思路清晰,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每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分管的经济协作和金融工作,均开创了工作新局面。经济协作工作方面,充分依托江苏对口支援工作平台,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拓展经济协作工作新领域, 2013年青洽会期间共签约合作项目31个,协议资金达322.79亿元。其中,集中签约项目2个,协议资金155.55亿元;专场签约项目29个,协议资金167.24亿元,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突破。金融工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省州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和服务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和服务创新,金融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经济社会与金融业同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13年截止4月份,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61463万元,较年初增加48108万元,增长3.96%,增速位于全省第五。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97944万元,较年初增加47686万元,增长13.61%,增速位于全省第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年的援青工作,本人在学习了解和亲身实践中收获颇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江苏省援青干部领队和海南州政府领导干部,目前所做的工作与两省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海南干部群众的热切期望还有一些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按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我也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江苏省、青海省党政的高度重视下,对口支援工作会不断深入,援建机制将不断完善,帮扶力度将持续加大,海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越来越好。
三年来,本人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更新知识结构,作为提高自己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履行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是强化政治学习,增强理论水平。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及十八大精神,结合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方针政策的变化,对重大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深入把握重大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和政策精髓,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加中心组的政治理论学习会和培训班,通过订阅书籍和报刊坚持自学,勤作学习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知识,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关于青海藏区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市场经济、社会管理、科技文化等知识的学习,努力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切实把执政为民、造福一方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学习与分管工作相结合,与推动当前工作相结合,努力在学深、学细、学透上下功夫,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全面掌握州情,融入藏区发展。把认真翻阅资料,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海南实际情况,作为为正确履行自己职责提供真实依据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认真翻阅海南州志及各县县志、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文件资料,主动加强与分管单位的联系,为尽快进入角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先后深入全州五县和兴海县藏医院、县中学、子科滩镇城南社区、龙藏乡政府、派出所、桑什豆村、贫困户、莫多电站,共和县切吉乡塔秀寺和索玛活佛,州草原站高级草原师仁青等联系单位和联系对象家中开展“十联”活动和走访慰问工作。同时把参加各种会议作为认识海南、了解海南的窗口,积极参加各种会议,掌握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通过纵横比较、反复思考、主动询问,对海南州的州情、概况、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总体把握,进一步坚定了实现海南州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衔接,全力促进援建工作落实
自对口支援工作启动实施以来,本人充分发挥援青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衔接,主动作为,积极搭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主动探索工作新路子,创新工作新机制,强化工作新举措,切实加强援受双方间的沟通交流,明确对口支援工作目标和思路,积极落实与支援方的具体帮扶措施,不断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援建规划高水准编制。把编制援青规划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总抓手,在国家确定援青资金实物量后,援受双方及时协调沟通,确定了江苏省对口支援海南州资金实物量为江苏省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0.5‰,2012年资金规模为2.2亿元,2013-2015年援建资金规模将以2012年为基数按8%递增。及时调整和编制完成了江苏省2011至2015年对口支援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资金安排表、投资领域资金安排表、项目表以及年度江苏省对口援建海南州项目表,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安排10.6亿元资金对口支援海南州。中央部委水利部完成《青海省贵德现代水利示范县发展规划》,力争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投资29.63亿元,将贵德县打造成全国水利示范县。商务部以共和县发展实际,以打造海南州商贸物流中心为抓手,制定了农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和家政服务试点等方案。二是互访对接深层次推进。主动加强与江苏省、国家部委、中央企业的沟通与衔接,开展多层次、高规格的互访对接,进一步建立和深化合作交流机制,有力地助推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年来,海南州与江苏省和国家有关部委、央企互访对接240次,互访人员达2665人(次),切实增强了援受双方的沟通联系,特别是我省、州与江苏省及中央部委、央企主要领导间相互率团考察调研,为全面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经济合作强有力拓展。在南京市成功举办了海南州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活动,共签订意向协议20项,签约资金达162.57亿元;在2011年,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亲自率团到海南考察调研,期间签订援助项目建设协议和企业合作协议61项,资金179.6亿元,项目涉及民生事业、人才培训、资源开发、产业培育等多个领域,切实提高了海南对口支援工作的层次。通过每年举办的“青洽会”和小分队招商等活动,积极邀请江苏党政代表团及各大企业客商赴海南实地考察,洽谈企业合作项目,三年来共促成合作协议30个,总投资95.8亿元,为促进海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海南形象大幅度提升。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在省、州、县及江苏新闻媒体对援建工作中的重点、亮点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尤其是2012年成功举办“江苏媒体海南行”活动,全面宣传了海南经济社会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并在南京市开设2个专售海南特产的销售窗口,展示了海南地域特色产品,将海南特产推向了江苏市场。五是智力支援大步伐迈进。制定了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为重点内容的人才培训计划。三年来,落实江苏省异地培训经费2225万元,举办相关培训班71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村社干部等1949名,在南京市江宁中学开设“海南民族高中班”,目前已有两个年级四个班的157名海南籍学生在江苏省接受优质教育。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异地培训资金50万元,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干部120人。六是援建项目全方位实施。三年来,争取到江苏省援建资金 5.28亿元,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住房、农牧民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基层组织及阵地建设等76个项目,目前各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国家水利部严格按照《青海省贵德现代水利示范县发展规划》,三年累计投入水利项目资金2.85亿元;商务部落实商务项目7大类13项,落实到位建设资金3167.6万元;中电投集团对口支援贵南县援建资金500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大唐集团援建兴海县支援资金500万元,已到位资金40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援建同德县捐赠电脑222台,折资44.4万元。七是援助领域进一步拓宽。充分发挥援青干部桥梁纽带作用,联系支援方相关企业、行政单位、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各行各业为我州各级学校、医院、行政单位捐资捐物累计折资达5504.78万元,现已到位4914.98万元。形成了支援省、国家部委、企央对口支援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三、认真履职,积极发挥干部援青作用
牢牢把握援青干部的服务宗旨,在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履行副州长职责,深入分管单位进行认真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分管部门的基本情况、当前重点、具体措施、困难问题和工作思路,为更好地协助州长开展分管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必要的基本资料。从分管工作来看,各项工作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思路清晰,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每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分管的经济协作和金融工作,均开创了工作新局面。经济协作工作方面,充分依托江苏对口支援工作平台,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拓展经济协作工作新领域, 2013年青洽会期间共签约合作项目31个,协议资金达322.79亿元。其中,集中签约项目2个,协议资金155.55亿元;专场签约项目29个,协议资金167.24亿元,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突破。金融工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省州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和服务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和服务创新,金融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经济社会与金融业同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13年截止4月份,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61463万元,较年初增加48108万元,增长3.96%,增速位于全省第五。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97944万元,较年初增加47686万元,增长13.61%,增速位于全省第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年的援青工作,本人在学习了解和亲身实践中收获颇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江苏省援青干部领队和海南州政府领导干部,目前所做的工作与两省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海南干部群众的热切期望还有一些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按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我也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江苏省、青海省党政的高度重视下,对口支援工作会不断深入,援建机制将不断完善,帮扶力度将持续加大,海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越来越好。
相关推荐
海晏:防疫不缺位 秋收不误时
正值秋收时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坚持“抢”字当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秋粮保收,抢抓晴好天气,全面启动秋收工作。
2022-09-12 编辑:青阳卓玛 2120西藏温江多遗址进入2022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2月3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2项参评,其中西藏有一个项目参评,即西藏曲水温江多遗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始创于1990年。据介绍,评选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
2023-02-08 编辑:索南多杰 1788杨秀措顺利晋级央视节目《寻找刘三姐》八强
杨秀措比赛现场演唱《天地记》 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3年央视大型文化活动《寻找刘三姐》正在央视音乐频道热播,日前全国八强已经正式产生。扎西顿珠组的杨秀措、庆子,平安组的刘硕、玛嘉加朵,王晰组的刘洺君、付莎莎,以及辰亦儒组的王紫凝、李清影成功入围八强。 《寻...
2013-12-09 编辑:admin 7176青海马背藏戏《丹玛之子》展演活动在果洛州举行
2月14日,由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主办,果洛州文化馆承办,玛沁优曲民间格萨尔藏戏团演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海马背藏戏《丹玛之子》在果洛州格萨尔文化广场隆重演出,现场观众累计达500余人次。...
2022-02-15 编辑:拉毛太 8523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