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理解轮回概念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3-11-07 15:15:00 点击数:

  世人对于轮回有两种解说。一种是认为轮回是迷信,根本不承认有前生与来生。以为人的生命不过是肉体的一种作用,否认有心灵存在,人死便完全消灭了。这种解释在佛教认为是断见,是偏而不正的。一种是认为确有轮回,确有心灵。人死后,这灵魂便由此转到他处投胎,或升天堂,或堕地狱,有来有往的。这种解说在佛教认为是常见,也是偏而不正的。这两种认为都是错误而不是佛教所说的轮回与因果。于今将这两层错误辨明后,再叙述真实的轮回因果正理。
  就第一种否认轮回来说:宇宙间的能力不灭是科学所公认的。假如人的意志无有另一种的能力支配着,而完全是肉体的反应作用,那人的肉体在物质上是相同的,应当对于同一事件人人都有同一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就物质上来推算出他的心理如同光学热等相类的定律。何以人人对同一事件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和了解呢?譬如对于美女金钱,有人便起贪爱而趣求,有人便以为罪恶而远离。也有先起贪爱,而后又厌离的。也有先厌离而后又起贪爱的。这种心理的变迁是绝对不能用算学或方程式来下一个定律的。再说人死后尸体是逐渐的烂坏,何以心理的作用却突然整个的消失,而无丝毫的遗留?可见人的心理虽与肉体有相当的联属关系,互相影响,而心灵却是另一种能力,他的生起或消失与肉体不是完全一致的。
  就第二种承认轮回的说:如果人在身体之内另有灵魂,试问这灵魂在身之何处?如若在身体之外,便与肉体不相干,何以非假肉体不能有所见闻?如若在身之内,是等于身体之大小,抑是深藏于身体之某一部分?若是等于身体之大小,割节他的肢体之后,那人的灵魂岂不也因此少了一块?然而,少腿少手的人在心灵上并不缺少。所谓瞽者不忘视,跛者不忘履。若是深藏在身之某一部分,那其他部分便应与灵魂不相干,也不知痛痒了。可见得人身体之内无有灵魂。
  关于轮回的证明有两种:第一种是间接的证明,第二是直接的解释。如何间接的证明?世间哲学所讨论的,是分为四项:一宇宙论,二人生论,三本体论,四知识论。这四项问题是各有各的范围的,所以哲学不能彻底。
  因为不知宇宙即人生,本体即是知识。离了宇宙也无所谓人生,本体、知识、以至于离了知识也无所谓宇宙,人生、本体了。这四项只是一个问题,就四方面来谈论。要彻底究竟明了每一项的问题必先完全明了四个问题,即是四个问题只是一个问题。所以宇宙不灭,人生也不灭;本体不灭,智识也不灭,而人的生死是相续的变演而无穷止的了。
  究竟轮回与因果是如何的情状呢?宇宙间有两大类功能。一类功能发生为物质,或发生为皮肤毛发心肝脾胃,或发生为山河土石草木花果,完全是一样的。人的肉体与草木花果不过都是有机体的物质而已,无所谓是我,不是我。另一种功能发生心灵,也无所谓是我非我。物质遍宇宙,心灵也遍宇宙。那心灵与物质相感应的焦点便成为我。譬如空气中无处无电,却并不是一切时一切处都有雷电,只是在某一时某一处有雷电。又譬如无线电广播,那电波是遍世界的,收音机又处处有的。但是要听那一台的放送,必须将收音机轮盘转到与那一种电波相感应的度数。电波虽然永远普遍的放送着,却离了收音机是不能发现的。不能说电波在收音机之内,也不可以说电波在收音机之外。心灵也如此,不在肉体之内,也不在肉体以外。所以佛教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心灵普遍宇宙而离了这身是无从发现的。宇宙的物质不灭,心灵便不灭,譬如一个收音机破坏了,再买一个新的仍旧可以听到先前同一电台的放送,并不是由旧收音机里有任何电力移徙到新收音机里。人死了,当然另发生一个身体为这心灵与物质相感应的新焦点,而不是由旧身体有任何灵魂移徙到新身体中。所以人的生死只是心物相感应的焦点的转换。这种转变叫作轮回。这转变是当然的,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定律。这定律因果。
  如此说法,佛教岂不是二元论吗?可以决定说不是。心灵是能力的组合,物质也是能力的组合。那唯物论中不妨有光、有力、有热、有磁、有电。而光可以变为热,热也可以变为力等等,互相变换的。佛教的唯能论也不妨有心有物,而心灵经过某种关系也可以变为物质,物质经过某种关系也可以变为心灵。所以佛教是一元论。再进一步说:佛教是无元论。因为心灵与物质并不是独立的个体,都是能力组合上的一种现象。所以才有种种不同的变幻。从本体上说,只是永远不变异的空虚,同时常恒的空虚,同时不停的心物变现。也不是从空中生起心物,也不是从心物中生起空虚。万事万物永远不停的变现着。万古以前也不少一点,亿万劫也不多一点,而这空虚也始终不改。所以佛教是“无元论”。然而,佛教又可以说是“多元论。因为宇宙任何一事一物,各有各的种子,各有个的因缘,互不相谋的。同时也可以将任何一事一物为本元,而其他的事务是相因而有的,说无元,说一元,只是要人明了实际而已。
  二十世纪科技进步的时代,也许有人并不相信生命轮回的存在,认为轮回是宗教信仰的范畴,是死亡之后,灵魂取向的事情,和现实生活距离遥远,“不知生,焉知死”,对轮回无需付与太大的关怀。然而当人们遇到、听到周遭的生死轮回真实事件后,就不得不相信:死亡之后,生命有继续流转的必然性。
  如果没有生命轮回的存在,冥冥过去从何而来?未来的希望更不知趣向何方?生命是何其的短暂无奈,前途是多么的渺茫无寄!知道有轮回,人生还有回转的余地,生命才有下一班车可搭乘,继续驶向无限光明的世界!
  许多人相信轮回的存在,研究轮回的原理,也有一些人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前世,或者正受着业力轮回之苦而不得其解。佛教对“轮回”有一番透彻的解析,揭示生命轮回的奥秘,晓谕世人生命意义的真谛及离苦得乐之道。

[FS:PAGE]

  生命轮回的原理
  自古以来,轮回之说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古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梨俱吠陀》一书中,已暗示人死后有灵魂之归趣。后来的《梵书》、《奥义书》、《薄伽梵歌》中,记载着纯熟的轮回思想。在西方,古希腊罗马的哲人们对灵魂之说做积极的研究,其中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提出人死后的灵魂依照生前所作善恶,转生为人或其他生物。及至今日,每个宗教都承认轮回的存在,其中道教主张长生不老;耶稣教、天主教认为人生的目标在于进入天堂和上帝同在,获得永生;一般民间信仰也渴求人生不死;佛教认为人生最究极的目的,在于证入无生涅槃的境界。所谓无生的境界,就是超越轮回,不受生死之苦的境界。在佛教看来,长生、永生、不死,仍然在痛苦的轮回之中,唯有无生,才能从生命的煎熬痛苦之中超拔出来,才是究竟常乐的清净生命。
  佛陀证悟后,出广长舌,教化众生,对“轮回”也提出许多看法,如《心地观经》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终始。”《大智度论》云:“业力故轮转,生死海中回。”佛教认为生命轮回的主体是“阿赖耶识”,而轮回趣向的决定是“业力”。阿赖耶识是生命受生的根本识,既不是灵魂,也不是精神实体。生命接触种种境缘后,产生种种的善恶行为,这些行为后果的种子又回薰于阿赖耶识,储存于阿赖耶识,当肉体死亡时,阿赖耶识最后离去,而在生命体投胎转世时,最先投生,因此阿赖耶识是轮回的主体根本。众生每日身、口、意所造作的行为,有的是善业,有的是恶业,这些业因业缘形成两股力量,仿佛拔河比赛,如果善业的力量大,就把众生牵引至天、人、阿修罗等三善道去受生。如果恶业力大,众生就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去受苦,因此,“业力”是生命轮回的决定因素。
  六道轮回的实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佛陀常常随缘向弟子讲述自己多劫修行的事迹,《六度集经》、《本生经》、《菩萨本行经》等,都是佛陀的本生谭。英国有一位老人亚瑟.福楼多,从小就常忆起前世在二千多年前约旦古城佩特拉的情景,他后来更协助考古学家找到许多新资料。在中国,轮回转世的记载也很多,明儒王阳明在金山寺发现自己前世身为祖师和尚的关房;江西修水县的县志里,记载黄山谷前生是一名女子;苏东坡据传是五祖戒法师来转世;灯录谓禅宗的第五祖弘忍大师,前世是位栽松老人。“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记叙隐士李源与圆泽禅师的三世因缘。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近代西方心理医师利用催眠术唤起病者的前世记忆,震撼全球。生命轮回的事实已不容置疑。
  佛教认为死亡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知道生命轮回的原理之后,我们会珍惜每一期的生命,不敢随意作贱自己;我们可以立下宏志大愿,生生世世乘愿完成。

[FS:PAGE]

  轮回思想的价值
  世间一切的现象都离开不了轮回循环的道理,宇宙物理的运转是轮回,善恶六道的受生是轮回,人生的生死变异也是轮回。宇宙物理的自然变化,譬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流转,昼夜六时的交替,是一种时间的轮回。东西南北方位的转换,这里、那里、他方、此处的不同,是空间的轮回。综合观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何尝不是轮回现象的诠释?譬如风起云涌,凝聚成雨,雨水被太阳蒸发成云,云再转变成雨,如此周而复始,是轮回现象。开车使用汽油,汽油产生热能,热能变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另一种形态散布于空气之中,日久又形成一种燃料供给使用,这也是一种轮回。又如我们食用菜蔬,经过消化作用,排泄废物成粪便,粪便再拿来灌溉菜蔬,亦是轮回。
  宇宙的物理变化是轮回,人生的生死变异更是轮回。根据科学家研究,我们身体的分子,没有一个是七天前的细胞,换句话说,每七天一次的新陈代谢,使我们完全脱胎换骨,变成另一个人。佛法认为整个生物界,从细胞结构,甚至更低级的生命单位或高级动物的人类,各种感受、认识等活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流行,生灭变化。有关这种肉体上的生老病死,心灵上的生住异灭,循环流转,新陈代谢,宛如车轮回转的现象,就叫做轮回。
  轮回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价值?对生命有什么意义呢?当我们确信有轮回受生的状况,人生就有了延续,而不仅仅是短暂的百年岁月;有了轮回,生命充满无穷无尽的生机。好比燃烧薪木,一根木柴燃尽了,再加上一根,一根一根的添加上去,虽然木柴各不相同,但是火焰不停地延续下去,就能薪尽火传。
  轮回使我们的生命与宇宙大化一样,亘古今而常存,历万劫而弥新。汽车大王福特先生认为:轮回为人生意义之所在,有了轮回,前人的经验与智慧、历史的文化遗产,可以传递给后代子孙。假如我们不能将一生的经验转接到未来的话,工作只是徒劳无益的;如果文化宝藏不能留传给后代子孙的话,历史的生命是有限的。
  有人说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法网恢恢,有时难免疏而有漏,佛教以为唯有在因果轮回之前,才能达到人人自由平等的境界。五趣六道的轮回,不管贤愚智劣、贫富贵贱,都是自己过去所作,今生所感。因此天才如六岁神童王乃庆,其数学天分之高,就是大学教授、社会专家也难望项背。他的过人天分并不是今生所成,而是过去生中累积所成,一般人称之为夙慧,其实就是一种轮回。轮回使我们从神权的控制之中超脱出来,主宰轮回的是我们自身的业力,上帝天神既无法赐福给我们,也不能降祸给我们,一切的祸福都是我们自作自受。
  从轮回的观点来看,有情众生是个完全自由平等的个体,幸福快乐的人生,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不幸悲惨的命运,也是我们自己所造成。造物者不能为我们一手遮天,掩蔽一切的罪孽;天神也无法剥夺我们既有的功德幸福,在因果轮回之前,没有投机侥幸可言,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造物者。

[FS:PAGE]

  如何超越轮回
  我们对轮回的真象与价值已经有了正确的认知,即应再进一步去探讨如何超越轮回的问题。超越轮回是生命意义无限延续的目标与希望。有人以为佛教主张因果轮回是迷信可笑,其实佛陀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皆是为了斩断轮回的锁炼所设的妙方,因为佛教最终的目的在于超脱轮回,佛教才是真正破除轮回桎梏的智信宗教。
  如何才能超越轮回?凡夫所以有轮回的现象,是由于业力的牵引。由于业力的善恶轻重不同,将导致果报种种的差异,《无量寿经》云:“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替。”因此,超越轮回因果还在于自身的努力。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过去种种已然发生,未来种种正待我们去努力改善创造。佛教里有一首<十来偈>,从偈中文字就已揭示善恶业报的准绳: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傲慢中来,
  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对于已造的恶业,可以藉由福德智慧的广增来转化,福德从行善来,智慧由修道得,所以《优婆塞戒经》云:“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此外,礼忏诵经也是佛教特有的修持法门,如大悲忏、慈悲三昧水忏、梁皇宝忏、药师忏等等,都是生、亡两利的福德智慧法门,《增一阿含经》:“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怠,罪根永已拨。”
  佛教超越轮回的终极目标是住于轮回之中而不为轮回所迷。凡夫依业力而去轮回,二乘急于解脱轮回,而菩萨以大愿力,发愿再来救度众生。佛陀在提到自己的本生事中,有时为天神,有时为畜生,有时为沙门,有时为王侯,轮回不已,乃是为了实践六度万行的菩萨道及成就菩提的佛事。在《净土圣贤录》中载有许多的大德高僧祈求往生净土,或暂住兜率净土,再来人世帮助众生。西藏喇嘛圆寂之后,必定再转世人间,譬如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他们的事迹都历历可考。这些古圣前贤以菩萨的悲心大愿,“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不做人间逃兵,甘为苦海慈航,好比莲花生淤泥而不染,虽然再来娑婆恶世,却没有生死的痛苦。他们这种勇于投身轮回,而不为轮回所苦的悲行,才是真正超越轮回的圣者。
  轮回并不是一个信仰体系与理论,轮回更不是死亡的心理安慰,它是一门解释我们前世与来生的精确科学。我们要明了轮回,相信轮回,唯有对轮回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过去与未来做一番的回顾与前瞻。
  轮回不是相信与否的问题,纵然有人不相信轮回,但是放眼宇宙的现象,如自然界、人世间、物理界,乃至你我,都在轮回圈里流转,如何理性地去认识轮回,跳出轮回,超越三界,转生死轮回为诸佛菩萨的菩提解脱,才是智慧之举。

相关推荐
  • 大理州藏族同胞喜庆“金秋十月康巴节”

      10月16日,大理州藏族同胞举行&ldquo;金秋十月康巴节&rdquo;庆典活动。   大理州委常委、州委统战部部长杨秀星,州政府副州长洪云龙,州政协副主席毕熊光,迪庆州政协副主席舍子活佛出席庆典活动。   洪云龙在代表州委、州政府致辞时说,过去一年来,康巴研究会和各位康巴...

    2010-10-24 编辑:admin 3480
  • 阿佳组合新碟手捧用音乐为家乡绘制风景名片

    阿佳组合用音乐为家乡绘制风景名片   乐坛实力音乐人阿佳组合新片《阿佳 月光上行走》刚一上市就受到公多歌迷热捧,其优美的旋律,自由自在的吟唱,散发着阿佳组合独有的音乐气质。在历经一年多的灵感激荡,多次音乐采风,带着对家乡对草原的无限热爱,阿佳组合携手最优秀的团...

    2012-04-22 编辑:admin 4061
  • 青海省海南州大力保障乡村公路发展

    近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修好公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柏油路和水泥路”为目标,结合海南州地方公路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线长,投入人员和机械设备较多,施工管理和现场管理相对薄弱的特点,集中精力狠抓地方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抢修保通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

    2009-05-22 编辑:admin 9207
  • 西藏整改社会用字要求藏汉文匹配率达100%

      日前,西藏藏语文社会用字检查整改工作对查漏补缺结果进行验收。据了解,为进一步规范西藏社会用字,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西藏于11月28日开始在各高等院校、教育厅直属单位、教育厅机关各处室中心范围内开展藏语文社会用字检查整改工作。   此次检查整改的范围是,各...

    2012-12-26 编辑:admin 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