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摄影家米玛次仁:纪念馆里装满了英雄故事
作者:温凯 李有军 洛桑旦增 达珍
来源:西藏日报
时间:2021-11-03 20:43:29
点击数:

米玛次仁档案:
米玛次仁,阿里地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象雄记忆”摄影讲堂创办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阿里首席代表、西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阿里地区地管专家。先后出版《神奇阿里》等6部画册;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今日美术馆连续四年举办阿里旅游推介个人摄影展览;在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城举办《阿里记忆》摄影展览。退休后的米玛次仁一直奔走在基层,积极参与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先后主持完成了阿里分工委旧址纪念馆、噶尔教育史馆、阿里直属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设计、建造工作。
1972年,少年米玛次仁从老家普兰农村来到狮泉河镇,在阿里地区中学读初中。在当年的帐篷教室里,学校先后两次请来曾给先遣连担任过翻译的贡布老人,讲述先遣连的故事。米玛次仁听得格外认真,把先遣连和平解放阿里的详细经过记在了心里。
“听完先遣连的故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他们的事迹不该只是在课堂上讲讲,应该让更多人知道。”米玛次仁说,“当时就想,我长大了要从事跟先遣连有关的工作,让他们的英雄事迹更好地传播。”
2013年,阿里地区准备启动分工委旧址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当时,拥有千年历史文明和众多红色遗址的阿里地区,除了军分区有个军史馆外,没有一个成型的纪念馆——怎么打造、谁来打造,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
米玛次仁圆梦的机会终于到了。时任阿里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的他,在当时的阿里摄影圈里已颇有名气,在阿里历史文化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于是他主动请缨,承担了分工委旧址纪念馆的设计和建造工作。
为了复原已经成为废墟的分工委礼堂以及收集相关文物,米玛次仁和同事走访了上百位离退休老干部,找到了一张礼堂的旧照片和上百件文物,并以此为参考,修旧如旧地将礼堂成功复原。
米玛次仁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在2013年的冬季,55岁的他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与同事们在分工委旧址的废墟里发掘了整整3个月,出土了不少文物。
阿里分工委旧址纪念馆通过大量图片、实物和文字,详尽展示了自先遣连入藏以来阿里的光辉岁月。
分工委旧址纪念馆甫一亮相,便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很多干部群众都是通过纪念馆,才真正了解了先遣连和分工委的历史。
2014年,已经退休的米玛次仁受噶尔县委、县政府邀请,打造了以纪念孔繁森为主题的噶尔教育史馆。他创新手法,在阿里第一次以实物的形式还原了孔繁森生前的办公室,让参观者对这位受人爱戴的好书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我们这一次也是大量收集文物,在左左乡找到了孔繁森坐过的沙发,在门士乡找到了他使用过的乐器,在行署仓库找到了他看过的电视机,这才把孔繁森的办公室还原了出来。”米玛次仁说。在他看来,打造纪念馆必须要追求真实和细节,要有毅力和耐心去收集文物。
接下来的几年,米玛次仁又义务为革吉县那普居委会和盐湖乡,打造了“阿里精神”“盐羊古道振兴乡村”两座展陈馆,没有收取一分钱的报酬。
在此期间,他还面向社会免费开办了“象雄记忆”摄影讲堂,手把手地传授摄影技术,累计招收学员28名。全部学员申报加入了西藏摄影家协会,数千件作品在各类摄影大赛上得奖或入围。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我想用我的毕生所学去帮助有志向的人,去传播阿里的历史和文化。”谈到退休之后还如此忙碌的原因时,米玛次仁笑着说道。
2019年,已经被任命为阿里地区地管专家的米玛次仁,又承担起了阿里直属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设计和建造工作。这一次,他和同事在基地院内,先后发现了距今六千年的石器遗址、古象雄岩画点和吐蕃陶片点,展出的1053件文物,创造了阿里红色文物展陈数量第一、红色文化与古象雄文化展陈第一、红色大型交通工具展陈第一的“三个第一”的记录。
其中,与先遣连有关的32件文物已经通过自治区文物局鉴定,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李狄三使用过的文件包。
今年初,60多岁的米玛次仁专门抽出时间,坐车走了一趟当年先遣连从改则县先遣乡出发、经革吉县亚热乡抵达普兰县巴嘎乡的行军路线。“这是我早就想要走的一条路,现在终于实现了。”米玛次仁说。
打造了5座纪念馆,每一座都有与先遣连相关的内容——年过六旬的米玛次仁,继续在追梦路上前行。
相关推荐
千年藏文书法的“民间记忆”
丰腴雄浑、恣肆飘逸的藏文书法,作为一种珍贵的民族艺术形式,在雪域高原已经传承上千年。 藏文历史悠久,约产生于公元7世纪。在西藏,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少不了藏文书法。今年25岁的仁曾达杰来自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在他眼中,藏文书法是他文化启蒙阶段的重要记忆。...
2012-08-04 编辑:admin 6411玉树州积极“备考”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今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大考”之年, “两年完成体制试点任务”目标落实之年,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三步走”的关键之年,玉树藏族自治州全力以赴积极“备考”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今年,玉树州按照“...
2017-05-09 编辑:admin 9380理塘县:每日学三句藏语 干部与农牧民沟通不再难
“信克我菜些当几扎益?”(意为:地里的蔬菜长得怎么样?)5月6日,理塘县农业局驻上木拉乡汉族科技特派员桂树红在卓贡村村民单批家的蔬菜大棚前用藏话与他亲切交谈,这是理塘县开展“每日三句藏语”学习活动以来出现的喜人一幕。 理塘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针对全县党...
2009-05-08 编辑:admin 7932藏族雕刻家历时三年 完成最大奥运洮砚
核心提示:这方名为“巨龙迎奥”的巨砚由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卢锁忠主创设计、五名藏族民间雕刻家历时3年零2个月雕刻完成。此砚总重3吨多,长2.34米,宽1.64米,厚0.39米。 两人伸开双臂才能抱住巨砚半边 2008年5月30日,这方名为“巨龙迎奥”的巨砚由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卢锁忠主创...
2008-08-21 编辑:admin 5477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