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海民中嘉巴老师事迹
高原孺子牛 教书又育人
-----记兴海县民族中学嘉巴老师先进事迹
海南州兴海县民中老师嘉巴
杨秀才让,笔名嘉巴,男,藏族,2002年9月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并于同年参加工作, 2007年7月深造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工作以来,先后在兴海县龙藏乡寄校、兴海县民族中学任教,一教就是8年。人生有几个8年?杨秀才让为了牧区的孩子,扎根高原,矢志不渝,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怨不悔,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知道杨秀才让的人,无不为他的执着、奉献精神所感染。在8年多的教师生涯中,他凭着对民族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倾情教育,克服了重重困难,用爱心、知识、激情、青春谱写了一曲奉献牧区教育事业的动人乐章。为此,先后多次获得县委、县政府奖励,2010年3月23日被海南州兴海县委、兴海县人民政府聘为县级教育特约督学员。
他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应用。多年来,他所带班级学生的藏语文及格率均达96%以上,优秀率均在95%以上,一直稳居同级同科第一或全县第一,先后有20多名学生在校级以上藏汉语文竞赛中获奖。万主等四位同学2010年在《青海藏文日报》上每人发表一篇文章;闹日加等五位同学在兴海县民族中学2010年至2011年度第一学期藏语文谚语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叶忠措同学在兴海县民族中学2010年至2011年度第一学期感恩教育藏作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所教班级在2010年11月5日兴海县民族中学举办的汉文基础知识竞赛和唐诗背诵中分别获得集体奖第一名。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活力,也使他在工作中信心十足,干劲倍增。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他们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为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新课程标准》将代替《教学大纲》,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什么是《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是什么?作为一线教师他看到了希望也深感自己落后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努力学习。于是他订阅了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购买书籍,广泛阅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从那以后,书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只要有机会外出,带回来的不是给家人的礼物而是成捆的书籍。他还在家装上宽带,网上和同事们一同学习《新课程标准》、交流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心得体会。可以说从2005年至今他是伴随着新课程一起成长的。
杨秀才让曾教过一个班级,该班是全校公认的纪律散漫、学风最差的班级。学生底子差,成绩跟不上的有三分之一。每年五月,父母进山采挖虫草,该班的留守儿童也将近二分之一,都是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或寄宿在叔叔、伯伯、舅舅家里。这些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爱母爱,性格有很大的改变,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脾气暴躁、易怒。问题学生相近十多个。自杨秀才让接任班主任工作之后,了解到学生的这些现状,为了改变不良风气,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学风浓郁的班集体,他先是重整班级纪律,利用大队部开展的争夺“流动红旗”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大队部对每天的检查情况进行小结,了解当天班级情况。针对卫生、学习等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和学生找出不足的原因同时商量解决的办法。对于违反纪律的现象,不管是本班还是别班,都分析其中的利弊让学生明白其危害性,而不是强制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同时对于好人好事或有进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点燃的信心之火越燃越旺。其次是以师爱温暖留守儿童的心。为了让留守儿童、内宿生能感受到班级也有温暖,重拾学习的兴趣。老师光是在平时留意他们的生活、学习,找他们谈心还远远不够。所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对于特别调皮的学生动之以情,锲而不舍,用爱感化。到了节假日,是学生最想家的时候。因此,每到这时,他买来鸡蛋煮成茶鸡蛋送到住校学生手中。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也回馈老师同样的爱。班内违反纪律的人少了,学生自制力也强了,学习的氛围浓了。午休是令全校老师最头疼的事,但在他们班不管有没有老师监督,从始至终都是安静的。每天早晨上课之前,操场上不会有该班学生玩耍的身影。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两个学期的“流动红旗”评比都居全校前列,不管是纪律还是学习都得到老师的好评。
教师是造就人才的人。“传道,授业,解惑”,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只有“一杯水”的教师,他的课上起来,好象总是在背书,无论语调多么抑扬顿挫,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当你有了“一桶水”,而且能够灵活运用的时候,才会博得学生的好评,才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基于这样的认识,杨秀才让老师一面努力自学,充实自己的知识,一面深钻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授业能力。他先后自学了《藏语文教学法》、《工具书和工具书的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育学》、《心理学》、《优秀教师教案选》等教材,开阔了视野,合理了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
对于教学,杨秀才让老师更是兢兢业业,苦苦求索。一方面注意向其它教师学习,博采众家之长,一方面努力钻研各种教学参考书,收集整理教学资料。生活上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在买书上,他决不吝惜。8年来,他一直坚持订阅《青海教育》、《小学教师之友》等杂志。从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俗话说:“课上1分钟,课下十年功。”为了上好一堂课,设计好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结构,他常以几倍、几十倍的时间去准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努力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交给学生。白天工作忙,挤不出多少时间,就利用晚上,不管严寒酷暑,不分节日假期,从没有在12点钟前就寝过。他还注重收集学生及家长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秀才让老师的讲课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州县教研室的专家听了他的课后评价说:“藏语文教学不仅要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学生,发展智力,还要用形象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培养能力,打开学生的心灵,催开知识的花朵。杨秀才让老师能将枯燥的拼音、繁琐的语法,诉诸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把情感、艺术、科学、知识熔为一炉。听他讲课,实在是一种享受。”
杨秀才让是一个学者型教师。他坚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在8年的教学工作中,杨秀才让老师科研成果斐然。撰写的论文“藏族谚语浅议”在《攀登》2005年第2期发表,论文“浅探谜语的内容及其风格特点”在《邦锦梅朵》2005年第3期发表;2008年被“青海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青海省民族教材编写中心”聘为“青海省藏族中小学藏语文课改教材师资培训班授课老师”,2008年参与编写海南州藏文中学藏文辅助教材工作,编写了《藏文必读知识》、《藏文基础知识》、《藏文佳作精选》等地方教材(青海民族出版社于2008年10月出版),主编的《中学教育新探》即将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文学评论“藏族当代文学作品中部分青年作者诗歌评价”、“试析部分现代著名藏族作家之作品”分别发表在《中国藏学》2008年第3期、《西藏研究》2008年第4期,2010年7月年应邀参加了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举办的“逻辑学研讨会”。他的这些论文或总结教学经验、或研究教材教法、或进行学法指导、或指导教研教改,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总之,在教学中,他不断努力学习、实践和完善新课程理论,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他8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篇章……
环湖赛电影《阿米走步》获体育界奥斯卡大奖
环湖赛电影《阿米走步》海报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暨第三十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节上,环湖赛电影《阿米走步》获“第三十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节总决赛金花环特别奖”和“第八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故事片特别奖”。 《阿米...
2012-11-27 编辑:admin 4145西藏近800处文物点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西藏自治区文物主管部门最新数据,目前,西藏已有近800处文物点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8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4处。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部署,西藏去年还向国家申报了拉萨关帝庙等36处文物保护单位为第七批全...
2010-04-05 编辑:admin 6251青海湖景区无形资产保护进入法律通道
日前,根据青海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开展青海湖景区知名景点名称保护性商标注册的要求,270件与青海湖旅游资源相关的商标,已由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统一申请注册,青海湖景区无形资产保护进入依托商标专有权保护的法律通道,景区旅游品牌建设在关键环节实现又一新突破。 近...
2009-04-21 编辑:admin 4630第四届象雄文化旅游节在阿里狮泉河镇举行
为推动西藏西部旅游业发展,传播历史悠久的象雄文化,3日,西藏阿里地区在狮泉河镇举行了第四届象雄文化旅游节。 在本届象雄文化旅游节期间,阿里将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组织游客参观境内丰富的自然和人文风景。同时,还将举行阿里和平解放60周年成就展,展示19...
2011-08-05 编辑:admin 5054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