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罗布表达内心世界

作者:黎华玲 罗布次仁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1-06-08 10:05:00 点击数:

  “这是一个关于祈祷与救赎的故事。小说中流淌着悲悯与温情,充盈着藏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这是“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会对西藏作家次仁罗布获奖作品《放生羊》的评语。
  《放生羊》讲述的是藏族老人年扎梦见已经去世12年的妻子桑姆,她备受地狱的折磨,为了让她早日转世轮回,年扎老人每天天不亮就和他买下的放生羊开始转经、拜佛。逐渐,老人梦中的桑姆变得安详从容了。当老人得知自己在世时日不多后,他为了让这只羊有个好归宿,他带着羊听活佛讲法,买鱼放生……
  对于自己获得“鲁迅文学奖”,次仁罗布归因于自己的成长环境,也就是西藏独特的民族背景。在他看来,转经诵祷、叩长头匍匐于山路、放生祈福等都是藏族作家日常经历过的。这样,藏族作家的作品更能让人贴切地了解藏族精神。藏族作者一直寻求的是把藏民族文化的精神融进作品,把普通的放生等现象放大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层面上。
  次仁罗布认为,藏文化元素就是藏族作家作品的强大元素,他坚定地告诉记者:“我相信四五年以后藏族作者的作品会给中国文坛带来震撼,也会给世界带来惊喜。”西藏作家协会副主席次多在去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多民族作家看西藏”的活动中也曾表示,西藏文学的前景不可估量。
  近年来,西藏文学作品的进步和发展成果都比较明显。2009年,著名作家郎顿·班觉于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藏文长篇小说《绿松石》汉译版得以与读者见面,用次仁罗布的话说,“这是西藏文学得到发展和推广的证明”。
  2009年,藏族女作家尼玛潘多用8年时间创作的25万字长篇小说《紫青稞》问世。2008年,伍金多吉的诗集《雪域抒怀》和次仁央吉的《山峰云朵》均荣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2006年,次仁罗布的《杀手》入选“2006年中国年度短篇小说”,此后,他的《传说》《阿米日嘎》《放生羊》相继问世。
  据了解,近年来,西藏积极开展藏文古籍经典的整理、研究和再出版工作。2009年12月,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座谈会,启动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2009年-2015年西藏古籍保护任务,其中包括加强古籍修复工作,抢救濒危古籍,开展古籍再生性保护。到2015年,西藏将基本完成藏文古籍的普查和登记,并建立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在书房,次仁罗布小心翼翼地打开书柜,抽出一本《西藏民族宗教历史》,慢慢地翻阅着,“现在写西藏故事、西藏风情的人特别多,很多都把西藏写得特别神秘,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藏族人的精神融进作品,还原藏族人的内心世界,这是我今后创作的方向。”

相关推荐
  • 德格才让母语作品《藏文字母歌》入围“2009MIDIFEST数字音乐大赛”决赛

    “2009MIDIFEST数字音乐大赛”宣传海报近日,青年音乐才俊德格才让的原创母语作品《藏文字母歌》在“2009MIDIFEST数字音乐大赛”20首复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德格才让将于10月15日赴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参加现场比赛,届时在上海的歌迷朋友可去现场一睹为快,...

    2009-10-07 编辑:admin 4575
  • 西藏卫视推出大型特色栏目《西藏诱惑》

      12月1日晚八点,西藏卫视如期推出重磅打造的《西藏诱惑》,一档集西藏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历史风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特色化栏目,正式向全国开播。   据西藏电视台总编室主任、《西藏诱惑》栏目负责人张健介绍,《西藏诱惑》共有5个子栏目,分别是《西藏往事》、《经...

    2010-12-03 编辑:admin 6483
  • 贵德文艺宣讲轻骑兵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 走进群众心里

    11月27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委巡回宣讲团走进尕让乡洛乙海村,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播到田间地头,用乡味、乡情、乡音激发百姓共鸣。

    2022-11-29 编辑:索南多杰 1681
  • 贵南贵德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日文化部公布的963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青海省29个县、乡榜上有名,数量居西北地区首位。这是文化部首次以部门规章形式确立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海南州贵南县的歌舞和藏绣、贵德县河西镇奇石荣列其中。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民间文化艺...

    2009-01-10 编辑:admin 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