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拱卫的果洛草原上 | 作家居•格桑印象
作者:程强
来源:岗路巴
时间:2022-05-24 08:49:52
点击数:

记得那时曾在《章恰尔》上读到过居•格桑先生的一篇论文是一篇引证敦煌文献,溯源吐蕃民歌论证藏语“自由诗”的文章。我当时不同意民歌即自由诗”这一命题,于是就给居•格桑写了一封信阐述自己的观点,大意是说“自由诗”这个概念不属“民歌”范畴。自由诗的源头应该归到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以及他的代表作《草叶集》,还有后续的如内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流行的“白话诗”……信发出后不久居然收到他的回复,这令我感动又惊讶。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人际交流的渠道不像现在Intenet资讯人手一部手机加上即时通讯工具如此便利。那时候急事要发电文,平常联系除去少见的拨盘电话,长话要跑到电信局排队打,主要还是通信靠信件往来。何况,居•格桑先生在当时已经是负雪域文章之望的名家了,当时我作为文学爱好者能够得到他的回应心里觉得自己十分幸运,深感自豪。只可惜这封回信早已不存,在时光的流逝中了无踪迹。但一往一回的信件奠定了我们彼此的善缘……
几年后在省会的一个场合见到了居•格桑先生。虽然见到他本人时我已经没有了当年探讨问题的锐气,只是觉得自己像是从一堆乌托邦的废墟弃城逃亡……因此拘谨,我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真正读懂了那篇文章?
上世纪80年代文学的气氛很浓,探讨问题的心绪高涨,再加上我们年少血气方刚,想象藏语文学领域“新“与”旧”的斗争很激烈,类似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候形式与内容之争的背景,以至于在认知上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也是事实。之后,无所不能的时间弥合了这个被意识反复涂抹的“分野”——内在联系的观念和接纳的胸怀去除了无谓的冲突损耗形式与内容之争像冲上岸边的浪头哗然退却,一切归于平寂。之后,在一些会上的相遇,听居•格桑先生谦逊的发言、读居•格桑先生的诗文、分享他的思想成果以及各种文学荣誉,认为居•格桑先生在引领藏语文学不断进步的征程上,续写了作为“新时期藏语文学——1978年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降、主要以藏语文学期刊《西藏文艺》《章恰尔》《青海群众艺术》创刊一代藏语文学的开拓者端智嘉为里程碑的藏语文学之辉煌!
五年前与居•格桑先生相会在英雄岭•格萨尔的果洛故土,如临诗界。这片土地同样诞生养育了诗人班果——在果洛大地长江水系的班玛一隅产生了无数混同着涩盐与寒冰的“羌域”诗句。行进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不禁令人思考:同样是行吟啸傲在雪山草原的两位诗人,在追随缪斯女神的跋涉中各自抚琴或高歌或低吟,在祖辈们流逝的岸边二者究竟怎样融会交流拥有了相同的谱系情怀?虽然说居•格桑先生身兼诗人与学者的文化身份,但无疑主要是诗的以及诗人的。居•格桑先生总是以诗的以及诗人的自律排拒来自世俗的种种逢迎,他总是以谦逊甚至是谦卑作为应对世界的态度,笔耕心灵跋涉人生……
记得居•格桑先生在组织撰写《果洛山水文化》藏文卷帙时,果洛州文联主席沙日才嘱我翻译居•格桑写的总序。后来,总序译文《博大奇趣的果洛山水文化》承蒙国家民族语文翻译局贾华先生厚爱,推介发表在《中国西藏》2018年9月第5期上,译文配以果洛几位本土摄影大家如付洛、肖巴等的果洛神山圣水作品,也算是我徜徉果洛山水之间领受果洛人文滋养的点滴反哺吧……
在诗与歌的抒写之外,居•格桑先生指涉苍茫果洛及附着于土地的山水自然人文如数家珍,泱泱气度更显其诗人襟怀的学养。无论作为诗人、学者;无论从事古籍整理和民间文化搜集,居•格桑都无愧于人们赋予他的很多文化身份的象征……置身纷繁的时代,人生理应关注什么、在什么地方聚焦用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藏族谚语说:狐狸知道很多事,但是刺猬知道最重要的事。我想,居•格桑先生属于后者。
“在你前方弥漫着灰蒙蒙一片像貌似而非思想的一个存在/在你流动的中心涌动着一堆耀眼的追寻却分明不是/你要知道,苍白的半空中白纸片儿一样零落狂舞的东西是它本身而不代表飞翔的意义/同样,在你身边风蚀的一切也并非传统/在你的洋流中淹没的一切更不是为爱你而付出的沉重”(居•格桑散文诗《清风吟》节选)。
在素称有哲学传统却鲜见有批判意识为导向的雪域文化格局中,居•格桑先生其人其文无一不彰显其作家独立人格之魅力!
贤者即便隐瞒/美名依然传世/兰花深藏宝瓶/依然香飘十方”(《萨迦格言》)。居•格桑先生身居雪山拱卫的邈远果洛,他的文字早已十方传遍。在此借《青海湖》福地一角,我敬祝居•格桑啦笔健,扎西德勒!
相关推荐
海南州图书馆举办“学雷锋月”优秀图书展阅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海南州《关于在全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求和《学雷锋》精神,结合海南州图书馆工作实际,3月7日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雷锋月”优秀图书展阅活动。活动期间采取悬挂横幅、馆外图书展阅、现场接待读者和图书馆服务咨询等一系列丰富...
2014-03-11 编辑:admin 4985专家畅谈当代西藏文学
藏女和她的牦牛(水墨) 1993年 刘玉山 “当代西藏文学的现代性并不完全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它更多的是受到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藏族传统文化在记载的过程中,本来就是非现实的。” 作家扎西达娃曾言:“一个旧文本只有在不断翻新、不断发现、不断驳...
2014-02-25 编辑:admin 6017贵德县河西镇的“红马甲”宣讲队
把大会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好政策传达给你们,听我慢慢给你们说……”。
2022-06-13 编辑:索南多杰 7067"勉萨画派"唐卡当代百幅代表性作品巡展开幕
图为展出的唐卡 作为林芝市第十六届桃花旅游文化节的重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唐卡“勉萨画派”当代百幅代表性作品西藏巡展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3月30上午,巡展在林芝市群艺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持续7天。 图为展出的唐卡 勉萨...
2018-04-03 编辑:admin 5903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