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德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7-11-16 13:45:12
点击数:

桑德:男,藏族,宗教学博士,研究员。籍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1974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系;1974年至1985年在北京民族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85年至1988年在西北民族大学藏语系攻读梵文声明学硕士学位,2006年至2010年在四川大学宗教所攻读宗教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藏医所从事梵藏文献、藏传佛教学经制度及梵藏文字关系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藏传佛教学经制度、梵藏文字与梵藏佛教文献。
研究领域:藏传佛教学经制度、梵藏文字与梵藏佛教文献。
一、发表的主要成果
1.藏文论文:
1.《龙喜记及其作者评介》2万字,1987年《青海群众艺术》第1期;;
2.《古城拉萨的变迁》 1万字,1987年《青海教育》 第6期;
3.《简析藏族文化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1万字,1988年《青海教育》第2期;
4.《论藏文的起源及其特点》3万余字,1989年《中国藏学》第1期;
5.《论藏族传统文化》3万余字,民族出版社《知识火花》丛书第50、51期;
5.《论藏文的起源与发展过程》8万余字,1992年《藏学论文集》第二辑;
6.《古代梵藏翻译事业丰富和发展了藏族文化》2万字,民族出版社《知识火化》丛书第54期;
7.《关于三次厘定藏文的年代划分问题》1万余字,1993年《中国藏学》第2期;
7.《关于梵文贝叶经与藏族文化》1万余字,1996《中国藏学》第1期;
8.《论藏学与藏学研究的几个问题》1万余字,1993年《中国藏学》第4期;
9.《西藏梵文文献与藏族传统文化》1万字,1998年第八届国际藏学会宣读论文;
10.《新探三次厘定藏文的年代划分问题》1万字,《中国西藏》2000年第3期;
11.《关于吞弥三布扎首创藏文之说的质疑》1万余字;
12.《略论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1万余字,2001年《中国藏学》第3期;
13.《藏文的起源非仿造于梵文说的质疑》3万字,民族出版社《藏文文献研究》2003年6月出版;
《西藏声明学传承与梵文文献研究现状》,2004年应美国芝加哥大学南亚学系、南亚语言与文明研究中心之邀系列讲座题。
2.汉文论著:
1.《“喇嘛教”称谓与尚风同志商榷》5千字,1987年《西藏研究》第4期;
2.《历代达赖喇嘛的转世过程》1万字,1992年中国佛教研究所《佛学研究》创刊号;
3.《简析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的历史作用》1万余字,1994年《雍和宫改庙250周年论文集》;
4.《活佛转世理论刍议》1万余字,1992年《西藏研究》第4期;
5.《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1万余字,1994年《西藏研究》第2期;
6.《论梵藏翻译与藏族传统文化》1万余字,1995年《中国民族语文翻译论文集》;
7.《古印度梵文与藏族文化》2万字,1995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藏学论文集》;
8.《仲钤•喀觉巴与峨眉山》8千字,宗教文化出版社《峨嵋山与巴蜀佛教文化论文集》2004年6月出版;
9.《略论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1万字,2005年《中国藏学》4期;
10.《简析汉藏翻译中新词术语的准确理解与表达问题》1万字,2005年《民族译坛》第4期;
11.《简析札什伦布寺学经制度传承与现状》8千字,2007 年《中国藏学》1期;
12.《简析恰巴•却吉桑格对藏传因明发展的重要贡献》1万字,中国杭州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藏学出版社《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因明新论>》2006年12月版;
13.《完善和规范藏传佛教寺院学经制度是培养新时期佛学人才的基本保证》2万字,2006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应研究论文集》;
14.《关于西藏梵文文献保护与研究概况》1万字,2008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15.《简论梵学研究与西藏的梵文文献》1万余字,2010年《西藏研究》第1期;
16.《新探梵藏文字渊源关系》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论文,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17.《正确认识宗教的性质与存在根源是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的基础》1万字,2008年中央党校《学员研究报告》总第70期2008年3期;
18.《简析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社会历史作用》1万字,2008年中央党校《学员论坛》11月版;
19.《西藏梵文法华经写本及藏汉译文研究》8千字,2010年《中国藏学》第3期;
20.专著《西藏通史元代卷》(汉文)“第十五章 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第十六章 元代西藏文学”,重点课题,8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1.《妙法莲花经》梵文贝叶经,编辑、校对三种写本的拉丁文转写版(梵文,古籍遗产专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2.专著《妙音声明论天城体比较研究》(梵藏)20万字,2008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3.研究报告:
1.《藏传佛教僧人学经与学位晋升问题专题研究报告》(汉文,合作)2002年完成;
2.《藏传佛教高级佛学院学位授予办法》(汉文,合作),法规条例,重点课题。2003年完成;
3.《西藏僧人学经与学位晋升现状与对策建议》(汉文,合作),2003年第7期;
4.《关于抢救保护与整理研究西藏现存梵文贝叶经方案》2006年2月15日;
5.《完善和规范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制度是培养新时期佛学人才的重要保证》2003年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
4.整理文献:
1.《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收藏的梵文贝叶经目录》(梵藏汉对照)分简目、细目两部,共20万字,内部资料,藏研中心重点课题,1999年完成;
2.《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收藏的梵文贝叶经分类品级选编目录》(汉文)内部资料,1万字,藏研中心重点课题,2000年完成。
1.藏文论文:
1.《龙喜记及其作者评介》2万字,1987年《青海群众艺术》第1期;;
2.《古城拉萨的变迁》 1万字,1987年《青海教育》 第6期;
3.《简析藏族文化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1万字,1988年《青海教育》第2期;
4.《论藏文的起源及其特点》3万余字,1989年《中国藏学》第1期;
5.《论藏族传统文化》3万余字,民族出版社《知识火花》丛书第50、51期;
5.《论藏文的起源与发展过程》8万余字,1992年《藏学论文集》第二辑;
6.《古代梵藏翻译事业丰富和发展了藏族文化》2万字,民族出版社《知识火化》丛书第54期;
7.《关于三次厘定藏文的年代划分问题》1万余字,1993年《中国藏学》第2期;
7.《关于梵文贝叶经与藏族文化》1万余字,1996《中国藏学》第1期;
8.《论藏学与藏学研究的几个问题》1万余字,1993年《中国藏学》第4期;
9.《西藏梵文文献与藏族传统文化》1万字,1998年第八届国际藏学会宣读论文;
10.《新探三次厘定藏文的年代划分问题》1万字,《中国西藏》2000年第3期;
11.《关于吞弥三布扎首创藏文之说的质疑》1万余字;
12.《略论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1万余字,2001年《中国藏学》第3期;
13.《藏文的起源非仿造于梵文说的质疑》3万字,民族出版社《藏文文献研究》2003年6月出版;
《西藏声明学传承与梵文文献研究现状》,2004年应美国芝加哥大学南亚学系、南亚语言与文明研究中心之邀系列讲座题。
2.汉文论著:
1.《“喇嘛教”称谓与尚风同志商榷》5千字,1987年《西藏研究》第4期;
2.《历代达赖喇嘛的转世过程》1万字,1992年中国佛教研究所《佛学研究》创刊号;
3.《简析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的历史作用》1万余字,1994年《雍和宫改庙250周年论文集》;
4.《活佛转世理论刍议》1万余字,1992年《西藏研究》第4期;
5.《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1万余字,1994年《西藏研究》第2期;
6.《论梵藏翻译与藏族传统文化》1万余字,1995年《中国民族语文翻译论文集》;
7.《古印度梵文与藏族文化》2万字,1995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藏学论文集》;
8.《仲钤•喀觉巴与峨眉山》8千字,宗教文化出版社《峨嵋山与巴蜀佛教文化论文集》2004年6月出版;
9.《略论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1万字,2005年《中国藏学》4期;
10.《简析汉藏翻译中新词术语的准确理解与表达问题》1万字,2005年《民族译坛》第4期;
11.《简析札什伦布寺学经制度传承与现状》8千字,2007 年《中国藏学》1期;
12.《简析恰巴•却吉桑格对藏传因明发展的重要贡献》1万字,中国杭州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藏学出版社《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因明新论>》2006年12月版;
13.《完善和规范藏传佛教寺院学经制度是培养新时期佛学人才的基本保证》2万字,2006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应研究论文集》;
14.《关于西藏梵文文献保护与研究概况》1万字,2008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15.《简论梵学研究与西藏的梵文文献》1万余字,2010年《西藏研究》第1期;
16.《新探梵藏文字渊源关系》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论文,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17.《正确认识宗教的性质与存在根源是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的基础》1万字,2008年中央党校《学员研究报告》总第70期2008年3期;
18.《简析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社会历史作用》1万字,2008年中央党校《学员论坛》11月版;
19.《西藏梵文法华经写本及藏汉译文研究》8千字,2010年《中国藏学》第3期;
20.专著《西藏通史元代卷》(汉文)“第十五章 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第十六章 元代西藏文学”,重点课题,8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1.《妙法莲花经》梵文贝叶经,编辑、校对三种写本的拉丁文转写版(梵文,古籍遗产专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2.专著《妙音声明论天城体比较研究》(梵藏)20万字,2008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3.研究报告:
1.《藏传佛教僧人学经与学位晋升问题专题研究报告》(汉文,合作)2002年完成;
2.《藏传佛教高级佛学院学位授予办法》(汉文,合作),法规条例,重点课题。2003年完成;
3.《西藏僧人学经与学位晋升现状与对策建议》(汉文,合作),2003年第7期;
4.《关于抢救保护与整理研究西藏现存梵文贝叶经方案》2006年2月15日;
5.《完善和规范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制度是培养新时期佛学人才的重要保证》2003年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
4.整理文献:
1.《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收藏的梵文贝叶经目录》(梵藏汉对照)分简目、细目两部,共20万字,内部资料,藏研中心重点课题,1999年完成;
2.《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收藏的梵文贝叶经分类品级选编目录》(汉文)内部资料,1万字,藏研中心重点课题,2000年完成。
二、主持课题:
1.《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梵文贝叶经整理研究课题》藏研中心重点课题,1999年完成;
《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研究》重点课题之子课题《藏传佛教学经制度与新时期佛学人才培养研究》25万字,2006年专家鉴定通过,课题结项。
1.《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梵文贝叶经整理研究课题》藏研中心重点课题,1999年完成;
《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研究》重点课题之子课题《藏传佛教学经制度与新时期佛学人才培养研究》25万字,2006年专家鉴定通过,课题结项。
三、获奖成果:
1.《活佛转世理论刍议》(汉文),1993年《新华文摘》第11期和香港的《法音》杂志被全文转载,1994年荣获“团中央、中国社科院全国青年优秀论文奖”;
2.《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汉文)1995年8获中国翻译家协会第六届全国民族语文翻译优秀论文二等奖;
3.《略论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藏文)2007年1月24日“荣获2006年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成果三等奖”;
4.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藏传佛教僧人学经和学位晋升问题专题研究报告》(汉文,合作),获藏研中心2002年度科研成果特等奖;
5.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藏传佛教高级佛学院学位授予办法》(汉文,合作)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施行;
6.《简析汉藏翻译中新词术语的准确理解与表达问题》(汉文)2005年7月获第十一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讨论会一等奖;
7.《妙音声明论与天城体研究》专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并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08年度科研成果三等奖,2010年5月荣获国家级“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二等奖”。
1.《活佛转世理论刍议》(汉文),1993年《新华文摘》第11期和香港的《法音》杂志被全文转载,1994年荣获“团中央、中国社科院全国青年优秀论文奖”;
2.《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汉文)1995年8获中国翻译家协会第六届全国民族语文翻译优秀论文二等奖;
3.《略论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藏文)2007年1月24日“荣获2006年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成果三等奖”;
4.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藏传佛教僧人学经和学位晋升问题专题研究报告》(汉文,合作),获藏研中心2002年度科研成果特等奖;
5.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藏传佛教高级佛学院学位授予办法》(汉文,合作)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施行;
6.《简析汉藏翻译中新词术语的准确理解与表达问题》(汉文)2005年7月获第十一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讨论会一等奖;
7.《妙音声明论与天城体研究》专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并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08年度科研成果三等奖,2010年5月荣获国家级“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二等奖”。
四、翻译、编辑出版的主要成果:
科普读物:
1.《少儿智力趣题》4万字,1982年至1983年《青海教育》藏文版连载发表;
2.《泉》(汉译藏)10万字,国家民委科普读物重点选题,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3.《千姿百态的地球》(汉译藏)12万字,国家民委科普读物重点选题,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4.《天安门史话》(汉译藏)15万字,国家民委科普读物重点选题,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政治读物:
5. 2006年6月应中央电视台海外部之约翻译了《第十一世班禅接受经师灌顶情况》录像(藏译汉);
6.列宁《联共(布)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3万字,独译,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7.恩格斯《反杜林论》21万字,合译,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8.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4万字,合译,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23万字,合译,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0.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0万字,合译,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万字,独译,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2.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8万字,独译,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40万字,合译,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学术论著:
14.《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藏学>1992年特刊);
15.《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论文集》(藏汉英)共译28篇论文,1997年中国藏学出版社8月版;
16.《西藏的教育》合译,20万字,1995年中国藏学出 版社出版;
《清朝金瓶掣鉴制度及其历史作用》合译,2万字,195年《中国藏学》第3期,1995,6月《西藏日报》藏文版;
17.《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与西藏历史的本来面目》(藏译汉)合译,8万字,199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8.《中国西藏山川植被》2万字,1996年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19.《历史的丰碑》2万字,1995年西藏交通厅编印;
20.《中国西藏石刻艺术》10万字,1995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1.《首届青藏高原国际自行车拉力赛实用手册》2万字,该组委会编印出版。
22.《铁虎清册》(藏文)36万字,1991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3.《藏学论文集》第一辑(藏文)38万字,1991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4.《藏学论文集》第二辑(藏文)37万字,1992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5.《藏学论文集》第三辑(藏文)45万字,1993年中国藏学出 版社出版;
26.《藏学论文集》第四辑(藏文)45万字,1994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7.《藏学论文集》第五辑(藏文)47万字,1997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8.《2000’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集》(藏汉英)28篇论文,2000年中华医学会及西藏卫生厅在拉萨举办的国际藏医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7月民族出版社出版;
29.《2001’年北京国际藏学讨论会论文集》(藏汉英)共译23篇论文,2001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30.《2008’年北京国际藏学讨论会论文集》(藏汉英)共译25篇论文,2008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31.《2012’年北京国际藏学讨论会论文集》(藏汉英)共译18篇论文,2012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整理、编辑出版的藏文古籍:
1.《牛羊猪的故事•善恶篇》古籍遗产,7万字,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2.《仙界占卜九藏》8万字,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3.《龙喜记》10万字,古印度戒日王喜增所著,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4.《养生篇》及《注释》6万字,古印度龙树所著,宗喀巴弟子堆瓦赠巴扎巴坚赞所注,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5.《敦煌藏文文选》2l万字,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6.《松岭之战》20万字,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审订:
1.《汉藏对照市场经济新词术语(三)》1996年甘青川藏民语办编,300词条,青海民语办整理出版;
2.《藏语名词术语“编辑出版部分”词条》1997年甘青川藏民族出版社编,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3.《汉藏对照词典》再版本的A-S的词条,200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4.《奥地利科学院和藏研中心合作出版集量论的前言》(汉译藏)1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5.梵文贝叶写本《法华经》拉丁文转写版,三个不同写本(蒋忠新教授转写)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6.撰写、翻译了《法华经》三个写本的前言(汉藏);
7.《藏汉英对照信息技术词典》(汉译藏)15万字,2007年7月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科普读物:
1.《少儿智力趣题》4万字,1982年至1983年《青海教育》藏文版连载发表;
2.《泉》(汉译藏)10万字,国家民委科普读物重点选题,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3.《千姿百态的地球》(汉译藏)12万字,国家民委科普读物重点选题,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4.《天安门史话》(汉译藏)15万字,国家民委科普读物重点选题,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政治读物:
5. 2006年6月应中央电视台海外部之约翻译了《第十一世班禅接受经师灌顶情况》录像(藏译汉);
6.列宁《联共(布)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3万字,独译,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7.恩格斯《反杜林论》21万字,合译,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8.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4万字,合译,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23万字,合译,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0.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0万字,合译,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万字,独译,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2.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8万字,独译,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40万字,合译,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学术论著:
14.《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藏学>1992年特刊);
15.《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论文集》(藏汉英)共译28篇论文,1997年中国藏学出版社8月版;
16.《西藏的教育》合译,20万字,1995年中国藏学出 版社出版;
《清朝金瓶掣鉴制度及其历史作用》合译,2万字,195年《中国藏学》第3期,1995,6月《西藏日报》藏文版;
17.《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与西藏历史的本来面目》(藏译汉)合译,8万字,199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8.《中国西藏山川植被》2万字,1996年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19.《历史的丰碑》2万字,1995年西藏交通厅编印;
20.《中国西藏石刻艺术》10万字,1995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1.《首届青藏高原国际自行车拉力赛实用手册》2万字,该组委会编印出版。
22.《铁虎清册》(藏文)36万字,1991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3.《藏学论文集》第一辑(藏文)38万字,1991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4.《藏学论文集》第二辑(藏文)37万字,1992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5.《藏学论文集》第三辑(藏文)45万字,1993年中国藏学出 版社出版;
26.《藏学论文集》第四辑(藏文)45万字,1994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7.《藏学论文集》第五辑(藏文)47万字,1997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8.《2000’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集》(藏汉英)28篇论文,2000年中华医学会及西藏卫生厅在拉萨举办的国际藏医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7月民族出版社出版;
29.《2001’年北京国际藏学讨论会论文集》(藏汉英)共译23篇论文,2001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30.《2008’年北京国际藏学讨论会论文集》(藏汉英)共译25篇论文,2008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31.《2012’年北京国际藏学讨论会论文集》(藏汉英)共译18篇论文,2012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整理、编辑出版的藏文古籍:
1.《牛羊猪的故事•善恶篇》古籍遗产,7万字,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2.《仙界占卜九藏》8万字,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3.《龙喜记》10万字,古印度戒日王喜增所著,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4.《养生篇》及《注释》6万字,古印度龙树所著,宗喀巴弟子堆瓦赠巴扎巴坚赞所注,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5.《敦煌藏文文选》2l万字,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6.《松岭之战》20万字,19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审订:
1.《汉藏对照市场经济新词术语(三)》1996年甘青川藏民语办编,300词条,青海民语办整理出版;
2.《藏语名词术语“编辑出版部分”词条》1997年甘青川藏民族出版社编,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3.《汉藏对照词典》再版本的A-S的词条,200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4.《奥地利科学院和藏研中心合作出版集量论的前言》(汉译藏)1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5.梵文贝叶写本《法华经》拉丁文转写版,三个不同写本(蒋忠新教授转写)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6.撰写、翻译了《法华经》三个写本的前言(汉藏);
7.《藏汉英对照信息技术词典》(汉译藏)15万字,2007年7月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五、社会学术兼职:
1989年2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聘任为特邀编辑;
2000年7月由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聘请为特约研究员;
2002年2月由民族出版社聘任为特邀编辑;
2003年9月被聘任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和藏学院博士生梵文教师;
2004年8月由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聘任为特约研究员;
2006年9月被中国民族翻译家协会聘为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
1997年10月应美国加州大学南亚学系的邀请,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加州大学南亚学系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活动;
1998年5月应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邀请,参加印第安纳大学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藏学会,宣读了“西藏梵文文献与声明学研究”论文。先后在弗吉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南亚学系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活动。
1998年9月至1999年3月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国际语言学院参加英语培训班;
2004年4月至6月应美国芝加哥大学南亚学系之邀,在该校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活动。
1989年2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聘任为特邀编辑;
2000年7月由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聘请为特约研究员;
2002年2月由民族出版社聘任为特邀编辑;
2003年9月被聘任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和藏学院博士生梵文教师;
2004年8月由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聘任为特约研究员;
2006年9月被中国民族翻译家协会聘为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
1997年10月应美国加州大学南亚学系的邀请,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加州大学南亚学系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活动;
1998年5月应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邀请,参加印第安纳大学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藏学会,宣读了“西藏梵文文献与声明学研究”论文。先后在弗吉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南亚学系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活动。
1998年9月至1999年3月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国际语言学院参加英语培训班;
2004年4月至6月应美国芝加哥大学南亚学系之邀,在该校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活动。
相关推荐
青海藏区啃下脱贫“硬骨头”
近年来,青海针对藏区深度贫困地区,坚持把稳定增收和持续发展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为防止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的“悬崖效应”,青海在全省2358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每村投入100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产业。截至目前,全省4146个行政村中,已有91.3%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破零”,其...
2020-03-20 编辑:青阳卓玛 4871拉 加 华
隆务·拉加华,男,藏族,1950年7月15日生,系青海省兴海县中铁乡人,1969年7月参加工作,均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员会干部,1998年9月光荣退休。 由于“文革”十年,没有上学深造之机会,从而自学为主,爱好研究历史,擅长业余写作,曾经编写出版《...
2011-09-02 编辑:admin 10255深入调研清思路 广纳良言谋发展
3月27日至28日,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扈添顺带领州局相关科室人员一行,深入兴海、同德、贵南、贵德县地税局对各县局新领导班子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工作纪律及基建建设等问题本着以人为本,发扬人文关怀的思想,通过座谈、现场指导形式开展工作调研,为“强基固本&rdq...
2014-04-04 编辑:admin 6956海南州共和县开展庆“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伴随着春的气息,第108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期而至。为了让广大妇女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精心组织筹备,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3月6日上午,共和县妇联与县总工会在塘格木镇达拉村开展了庆“三八”表彰活动,对评选出的17...
2018-03-08 编辑:admin 7829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