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琴弹唱艺术的传承者华尔贡
作者:远方孤独浪子
来源:博客西藏
时间:2009-02-15 16:13:34
点击数:
弹唱艺术最早起源自西藏阿里地区,当时人们将今藏族同胞用于弹唱伴奏的龙头琴称之为“阿里琴”。后来二世嘉木样大师在西藏学习的时候,把阿里琴带到了拉卜楞寺,成为藏传佛教的主要伴奏乐器。从此龙头琴一直作为拉卜楞寺院中的佛教音乐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弹唱也成为藏传佛教寺院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音乐形式之一,广大的僧俗群众非常喜欢。但是在过去这一音乐形式一直未能在藏族群众中流传,仅仅作为藏传佛教寺院音乐。相传第四世嘉木样大师非常喜欢龙头琴弹唱,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词曲,而且将弹唱艺术传到了他的家乡。这项艺术才在安多藏区逐渐开始了传播。
华尔贡延续和发展了拉卜楞寺院固有的龙头琴弹唱艺术,特殊的历史环境给予了它新的生命力,为游牧民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从而成为一名龙头琴弹唱艺术的传承者。
在玛曲举行“第四届安多康巴格萨尔弹唱大赛”之际,记者赶赴玛曲,与这位龙头琴弹唱大师零距离接触,亲身感受他的艺术人生……
华尔贡延续和发展了拉卜楞寺院固有的龙头琴弹唱艺术,特殊的历史环境给予了它新的生命力,为游牧民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从而成为一名龙头琴弹唱艺术的传承者。
在玛曲举行“第四届安多康巴格萨尔弹唱大赛”之际,记者赶赴玛曲,与这位龙头琴弹唱大师零距离接触,亲身感受他的艺术人生……

龙头琴弹唱大师华尔贡(摄影:刚杰·索木东)
远方游子
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的玛曲县是全国唯一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命名的县,也是甘肃省唯一以藏族人口为主体的纯牧业县。黄河母亲对这块绿宝石过分偏爱,眷恋地在这里绕了一个433公里的大弯,用那宽大的臂膀,将玛曲1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草场温暖地搂入怀抱。发源于黄河首曲的藏族民歌弹唱如涓涓细流,在雪域高原上蜿蜒流淌。
华尔贡就出生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华尔贡坚韧的步伐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他精心收集,整理采编当地的民歌,为后来对龙头琴弹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华尔贡毕生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才使龙头琴弹唱艺术走出甘肃,走向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受到藏族同胞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共同喜爱,也使越来越多的藏歌弹唱爱好者离开故土,前来接受他的教授。令华尔贡欣慰的是,他先后培养的年轻歌手德白、勒格嘉、容中尔甲、岗毅已经成为藏区,乃至全国有名的歌手。
在华尔贡的大胆创新和不断尝试下,今天的民歌弹唱艺术除了展现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外,正逐步将现实生活中的新风尚、新气息、新变化融入弹唱曲目中,使龙头琴弹唱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记者拜访华尔贡时,他正在自家院里支起的帐篷里为学生指导弹奏技巧,这批学生中最小的一位小姑娘才13岁,是将要参加“玛曲格萨尔杯安多康巴藏区藏歌弹唱大赛”的种子选手,从她指尖弹出的音乐像是被草原上的甘露滋润了一样,婉转动听,每一个音符都从不经意间流淌出来,随意而不拘禁,这里头渗透着华尔贡的不少心血和汗水, 这个小女孩只是各地前来拜华尔贡为师的82名中的学生之一,而这80多个学生又不知道会带出多少自己的学生,这也许正是华尔贡这个不收一分学费,一生追求弹唱事业的歌者所发出的光和热吧。
求学生涯
1963年,华尔贡小学五年级毕业后,背上行囊,带着家人及父老乡亲的嘱托,告别了家乡的大草原、帐房和牧场,第一次来到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在西北民族学院(现西北民族大学)接受初中文化学习,毕业后在该校继续他的求医生涯。
生活在草原上的藏族人,世世代代以畜牧业生产来维持生计,他们懂得牛羊的禀性,华尔贡也不例外,从小的生长环境使他对牛羊的内脏器官非常了解,这无疑对他的求医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为他以后的解剖学奠定了基础,学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几年来刻苦的学医生涯让华尔贡很快乐,他觉得自己将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了,因为家乡的群众需要好医生,而且在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牧区,更需要他这种学西医的少数民族医生。1970年,华尔贡学成归来,被分配到玛曲县才日玛公社卫生所,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他在实践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很快得到了牧区群众的信赖,也被县卫生局的领导发现,于是就派他到州医院进修了两年的外科,之后被提拔为玛曲县医院革委会副主任并负责外科,当时正是1976年。1979年他又一次被派到兰州医学院第二医院(现兰州大学医学院第二医院)进修普外科,这次的进修对他医学业务的提高是一次质的飞跃。他又去了该院骨科进修学习。
正是这次进修期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华尔贡有幸认识了当时在省上工作的第六世贡唐仓大师,在大师的指点下,让华尔贡更加坚定了边从医边学弹唱的信念。
四首弹唱歌曲让他红遍藏区
第六世贡唐仓大师是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他对藏歌弹唱艺术颇有研究,华尔贡和大师认识后,大师得知华尔贡对弹唱艺术颇有兴趣,有一天叫来华尔贡,让他弹奏几曲,华尔贡将平时最拿手的几个曲子弹给大师听,大师听后很高兴,发现华尔贡在藏歌弹唱艺术方面很有潜能,但还存在一些弹奏方法上的不规范,大师耐心为他指点迷津,并与州广播电台取得联系,告诉华尔贡,让州电台的工作人员带他到青海广播电台去录音。录好后,通过电波传到了千家万户,一时间华尔贡的歌声风靡甘、青、川三省藏区,他的名字开始在藏区传开,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的龙头琴弹唱爱好者纷纷模仿他的弹唱方式,并陆续登门拜师学艺,从此华尔贡所追求的事业除了医学还多了一项,那就是龙头琴弹唱。1983年开始,德白、勒格嘉、容中尔甲等省内外龙头琴弹唱爱好者前来学艺,通过几年的苦教苦练,华尔贡一步步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用他自己拟定的教学计划,学生中学得最快的一名只用了15天就掌握了完整的弹奏技巧。
对于华尔贡收学生不收学费的情况,之前记者略有耳闻,问起华尔贡时,他说:只要学生有出息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好多学生过年过节经常来看我,这就足够了!
一生三次与热爱的事业擦肩而过
1966年,在西北民族学院求学期间,华尔贡加入了学院18人12个不同民族学生组成的文艺宣传队,编排好节目后到兰州各大工厂、单位去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后来,兰州战斗歌舞团看中了这支富有实力的宣传队,准备吸收他们,发文到民院,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文件最终没有落入这18个年轻人的手里,自然,战斗歌舞团也没能进去,这是华尔贡第一次与艺术事业擦间而过。
华尔贡回玛曲从医后,中央民族歌舞团发函,准备吸收他去中央民族歌舞团,单位的领导找华尔贡谈话,让他自己选择,是从医还是从艺,华尔贡回家和家人商量时,父亲态度坚决地让他从医,因为当时牧区的医生紧缺,这是华尔贡第二次与艺术事业擦肩而过。最后一次是州歌舞团将他借调到团里工作了一年,歌舞团的领导也很赏识他的才能,准备留他,但他还是回到了玛曲从事医学工作,这是华尔贡的第三次与艺术擦肩而过。
也许是这三次对艺术的擦肩而过才使华尔贡的音乐灵魂更深更远地扎根在了草原,他才有机会接触到了最原始古朴的民间音乐,大自然的博大胸怀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性。
钟爱使他学会了数种乐器
华尔贡的父亲是一名会吹笛子的民间艺人,谁家有重大喜事就请他去,从小,父亲在为别人演奏的时候,他就跟在身边听,这算是华尔贡童年的音乐启蒙吧,后来跟父亲慢慢学会了吹笛子,华尔贡还向记者详细阐述了那种用柳树皮和羊肠子经过特殊工艺制作出来的笛子,他告诉我们,那种笛子吹起来声音很清脆好听。
从学会吹笛子开始,他学任何乐器有着绝对的天赋,在西北民族学院学习期间,华尔贡已学会了拉二胡和板胡,又从一名维族同学学会了打手鼓,华尔贡真正开始研究龙头琴弹唱艺术,是从70年代开始的。
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的玛曲县是全国唯一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命名的县,也是甘肃省唯一以藏族人口为主体的纯牧业县。黄河母亲对这块绿宝石过分偏爱,眷恋地在这里绕了一个433公里的大弯,用那宽大的臂膀,将玛曲1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草场温暖地搂入怀抱。发源于黄河首曲的藏族民歌弹唱如涓涓细流,在雪域高原上蜿蜒流淌。
华尔贡就出生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华尔贡坚韧的步伐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他精心收集,整理采编当地的民歌,为后来对龙头琴弹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华尔贡毕生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才使龙头琴弹唱艺术走出甘肃,走向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受到藏族同胞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共同喜爱,也使越来越多的藏歌弹唱爱好者离开故土,前来接受他的教授。令华尔贡欣慰的是,他先后培养的年轻歌手德白、勒格嘉、容中尔甲、岗毅已经成为藏区,乃至全国有名的歌手。
在华尔贡的大胆创新和不断尝试下,今天的民歌弹唱艺术除了展现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外,正逐步将现实生活中的新风尚、新气息、新变化融入弹唱曲目中,使龙头琴弹唱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记者拜访华尔贡时,他正在自家院里支起的帐篷里为学生指导弹奏技巧,这批学生中最小的一位小姑娘才13岁,是将要参加“玛曲格萨尔杯安多康巴藏区藏歌弹唱大赛”的种子选手,从她指尖弹出的音乐像是被草原上的甘露滋润了一样,婉转动听,每一个音符都从不经意间流淌出来,随意而不拘禁,这里头渗透着华尔贡的不少心血和汗水, 这个小女孩只是各地前来拜华尔贡为师的82名中的学生之一,而这80多个学生又不知道会带出多少自己的学生,这也许正是华尔贡这个不收一分学费,一生追求弹唱事业的歌者所发出的光和热吧。
求学生涯
1963年,华尔贡小学五年级毕业后,背上行囊,带着家人及父老乡亲的嘱托,告别了家乡的大草原、帐房和牧场,第一次来到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在西北民族学院(现西北民族大学)接受初中文化学习,毕业后在该校继续他的求医生涯。
生活在草原上的藏族人,世世代代以畜牧业生产来维持生计,他们懂得牛羊的禀性,华尔贡也不例外,从小的生长环境使他对牛羊的内脏器官非常了解,这无疑对他的求医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为他以后的解剖学奠定了基础,学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几年来刻苦的学医生涯让华尔贡很快乐,他觉得自己将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了,因为家乡的群众需要好医生,而且在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牧区,更需要他这种学西医的少数民族医生。1970年,华尔贡学成归来,被分配到玛曲县才日玛公社卫生所,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他在实践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很快得到了牧区群众的信赖,也被县卫生局的领导发现,于是就派他到州医院进修了两年的外科,之后被提拔为玛曲县医院革委会副主任并负责外科,当时正是1976年。1979年他又一次被派到兰州医学院第二医院(现兰州大学医学院第二医院)进修普外科,这次的进修对他医学业务的提高是一次质的飞跃。他又去了该院骨科进修学习。
正是这次进修期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华尔贡有幸认识了当时在省上工作的第六世贡唐仓大师,在大师的指点下,让华尔贡更加坚定了边从医边学弹唱的信念。
四首弹唱歌曲让他红遍藏区
第六世贡唐仓大师是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他对藏歌弹唱艺术颇有研究,华尔贡和大师认识后,大师得知华尔贡对弹唱艺术颇有兴趣,有一天叫来华尔贡,让他弹奏几曲,华尔贡将平时最拿手的几个曲子弹给大师听,大师听后很高兴,发现华尔贡在藏歌弹唱艺术方面很有潜能,但还存在一些弹奏方法上的不规范,大师耐心为他指点迷津,并与州广播电台取得联系,告诉华尔贡,让州电台的工作人员带他到青海广播电台去录音。录好后,通过电波传到了千家万户,一时间华尔贡的歌声风靡甘、青、川三省藏区,他的名字开始在藏区传开,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的龙头琴弹唱爱好者纷纷模仿他的弹唱方式,并陆续登门拜师学艺,从此华尔贡所追求的事业除了医学还多了一项,那就是龙头琴弹唱。1983年开始,德白、勒格嘉、容中尔甲等省内外龙头琴弹唱爱好者前来学艺,通过几年的苦教苦练,华尔贡一步步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用他自己拟定的教学计划,学生中学得最快的一名只用了15天就掌握了完整的弹奏技巧。
对于华尔贡收学生不收学费的情况,之前记者略有耳闻,问起华尔贡时,他说:只要学生有出息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好多学生过年过节经常来看我,这就足够了!
一生三次与热爱的事业擦肩而过
1966年,在西北民族学院求学期间,华尔贡加入了学院18人12个不同民族学生组成的文艺宣传队,编排好节目后到兰州各大工厂、单位去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后来,兰州战斗歌舞团看中了这支富有实力的宣传队,准备吸收他们,发文到民院,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文件最终没有落入这18个年轻人的手里,自然,战斗歌舞团也没能进去,这是华尔贡第一次与艺术事业擦间而过。
华尔贡回玛曲从医后,中央民族歌舞团发函,准备吸收他去中央民族歌舞团,单位的领导找华尔贡谈话,让他自己选择,是从医还是从艺,华尔贡回家和家人商量时,父亲态度坚决地让他从医,因为当时牧区的医生紧缺,这是华尔贡第二次与艺术事业擦肩而过。最后一次是州歌舞团将他借调到团里工作了一年,歌舞团的领导也很赏识他的才能,准备留他,但他还是回到了玛曲从事医学工作,这是华尔贡的第三次与艺术擦肩而过。
也许是这三次对艺术的擦肩而过才使华尔贡的音乐灵魂更深更远地扎根在了草原,他才有机会接触到了最原始古朴的民间音乐,大自然的博大胸怀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性。
钟爱使他学会了数种乐器
华尔贡的父亲是一名会吹笛子的民间艺人,谁家有重大喜事就请他去,从小,父亲在为别人演奏的时候,他就跟在身边听,这算是华尔贡童年的音乐启蒙吧,后来跟父亲慢慢学会了吹笛子,华尔贡还向记者详细阐述了那种用柳树皮和羊肠子经过特殊工艺制作出来的笛子,他告诉我们,那种笛子吹起来声音很清脆好听。
从学会吹笛子开始,他学任何乐器有着绝对的天赋,在西北民族学院学习期间,华尔贡已学会了拉二胡和板胡,又从一名维族同学学会了打手鼓,华尔贡真正开始研究龙头琴弹唱艺术,是从70年代开始的。
相关推荐
宛如梦幻里的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和山下的村庄,宛如梦幻里的仙境 梅里雪山是这样一个地方,不亲自感受,难以体验。尽管路途遥远,欣赏雪山的旅客四季不断;尽管大雪封山,朝拜神山洗涤心灵的都市客接连不断。 早晨起来,万里无云,推开窗户,就看到了整座梅里雪山展现在你的面前,面对壮丽的梅里...
2010-06-02 编辑:admin 8742藏传佛教寺院的基本制度
藏传佛教寺院有比较完整的寺务和教务管理体制、系统的学经和学位晋升制度以及独特的法嗣继承即活佛转世制度。每个寺院及扎仓有经高僧修订的综合性规范文件,称“甲邮”,对各项管理制度、佛事安排、学习教育、行为规范等做了详细规定,一切事务基本上遵照“甲邮”执行。由法...
2007-11-23 编辑:admin 11750《走进西藏》新书发布
近日,由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和国际公益组织美国新一代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协办的《走进西藏》中文版及藏文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西藏大厦成功举行。本书全面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自然地理风貌、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工作,生动记录了当地成功开展的政府与社区合作...
2009-01-23 编辑:admin 4583隆英强博士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日前,2014年国家民委人才项目入选名单公布,经专家评审、国家民委批准,藏族法学博士南杰·隆英强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据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项目是《国家民委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重点实施的人才项目,是国家民委设立的、学...
2014-09-16 编辑:admin 7250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