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他倾心守护普氏原羚
作者:赵俊杰 马璞馨
来源:西海都市报
时间:2022-02-09 10:26:04
点击数:
青海湖西南方向,有一片广阔的草原,当地人称为切吉草原。在狭长的河谷地带,两侧低矮的山峦绵延起伏,一直延伸向浩瀚的柴达木盆地。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草原上风机林立,随风转动。这片充满现代化气息的草原上,生活着成群的普氏原羚。普氏原羚的存在,让切吉草原一年四季充满灵动和活力。
夜晚,忙碌的医院归于平静,躺在病床上的南新友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人虽在县城的医院里,心却早已飞到家乡的切吉草原上了。现在普氏原羚到了交配的季节,他担心它们受到野狗的袭击。
南新友,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加什科村原党支部书记。20年来,南新友铭记父亲的嘱托,把守护普氏原羚的重担扛在肩上。
清晨,越野车向切吉草原方向行驶,南新友格外高兴。每次从共和县城返回切吉草原,他都满心欢喜。他说,他喜欢草原,喜欢草原上奔跑的普氏原羚。
约两个小时的行程,切吉草原浮现在眼前。“你看,右侧的风机底下有一群普氏原羚。”南新友说。打开车窗,循声望去,眼前一片空旷。定眼细看,不远处的低洼地带,有七八只普氏原羚在悠闲觅食。
因为长年守护普氏原羚,南新友对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情况如数家珍,它们在什么地方觅食、什么时间饮水,他都一清二楚。多年的守护,南新友对普氏原羚的生活习性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
“普氏原羚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只要你待它好,它会对你产生依赖。”南新友说。
车抵达切吉草原,普氏原羚的身影随处可见。广阔的草原,是普氏原羚栖息的家园,它们或低头觅食、或追逐嬉闹,享受着冬日的安静生活。
南新友家的库房里,贮存着大量的青草。整捆打包的青草,是他为普氏原羚准备的过冬饲料。入冬后,草木枯萎,普氏原羚觅食成了难题,南新友便带着村民到普氏原羚觅食地投放饲料。
切吉草原方圆30公里的区域,零散分布着不同数量的普氏原羚。一大早,南新友开着装满青草的小货车从家里出发,到普氏原羚的栖息地投放饲料,一趟下来要花一上午的时间。开车、拆包、投放,每到一处,南新友做着同样的工作,他却不知疲倦,当看到普氏原羚津津有味地吃着投放的青草时,他心里安稳多了。
南新友说,每年冬天,他都会到草原上给普氏原羚投放饲料,遇到干旱年,他会加大投放次数。有时候自家贮存的青草供应不上,他便开车到草原上收购青草,帮普氏原羚渡过难关。
20年前,南新友心里埋下了保护普氏原羚的种子。20世纪90年代末,盗猎普氏原羚事件时有发生。每当有陌生人询问附近有没有普氏原羚时,他和兄弟们就会告诉对方,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已经没有了。
南新友说,保护初期,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的确稀少,几乎绝迹。为了保护数量稀少的普氏原羚,他们重点提防到村里的陌生人,不让他们靠近普氏原羚。
2002年,南新友担任加什科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他将普氏原羚保护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为了让普氏原羚有一个安全宽敞的栖息环境,南新友前往周边村庄,做当地农牧民的思想工作,并召集村民开会。在村民大会上,他与邻村达成共同保护普氏原羚的协议。南新友说,在普氏原羚保护大会上,大家立下誓约,保证要一起守护普氏原羚。
南新友组织加什科村村民自发成立普氏原羚保护队。自此,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有了守护者,广阔的草原又成了它们欢腾的乐园。
南新友对普氏原羚的爱是真切的。两年前,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出售全部牛羊,把草场主动还给普氏原羚。他说切吉草原属于普氏原羚,它们本该拥有一片宽阔的栖息地。
在南新友家里,一张脖子上戴着小铃铛的普氏原羚幼崽的相片格外引人注目。这只幼崽是南新友在一次巡护路上捡到的。南新友发现这只幼崽的时候,它孤零零地站在草丛里,寻找母亲的叫声响彻草原。看着它孤苦伶仃的样子,南新友把它抱回家里饲养。
“把普氏原羚抱回家后,我给它喂牛奶、住暖房,一个多月的悉心照料,它的身体慢慢康复。”南新友说,一个多月的接触,这只普氏原羚成了他们家里的一员。他走到哪里,它总是跟在身后。
广阔的切吉草原,生活着普氏原羚、岩羊、狼、棕熊等野生动物。普氏原羚繁殖季,经常发生母羊为保护幼崽而丢掉性命的事。巡护的时候,遇到被丢弃或孤单的普氏原羚幼崽,南新友和保护队的成员,总是把它们接回家里。等它们长大后,又放归到野外。
“切吉草原的普氏原羚跟我是老相识了。每次巡护的时候,它们看见我的身影,会待在原地驻足观望,叫个不停。”南新友说。
南新友的心愿
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切吉草原迎来普氏原羚交配的季节。这两天,南新友加大巡护频次,让普氏原羚在安全的环境中完成交配。
顺着一条坎坷不平的小路,我们来到切吉草原的深处。这条路,南新友不知走过多少次,他开报废了两辆摩托车、一辆皮卡车和一辆越野车。
和南新友一起巡护的路上,看见几只前往河边饮水的普氏原羚。南新友说,到了冬天雨水少,不少普氏原羚最远要跋涉二三十公里,才能到大山脚下的河里饮水。饮水的路上,普氏原羚要跨过109国道,路上可能遭遇野狼和野狗的追击。
切吉草原的普氏原羚种群位于非保护区,平时的管护主要靠民间力量。南新友说,他希望在普氏原羚的栖息地打几口井,让普氏原羚不再奔波。
南新友收藏着一张地图,上面用蓝线标出切吉草原上普氏原羚分布区。20年来,南新友跑遍了每个分布区,每个区域的普氏原羚他都熟记在心。在南新友和村民的精心呵护下,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种群逐步恢复。
南新友担任加什科村党支部书记近20年,2021年卸任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普氏原羚身上。他希望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下,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拥有更广阔、安全的生存环境,让它们真正成为切吉草原的“主人”。
●新闻链接——
普氏原羚是世界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仅分布于青海湖环湖地区。栖息于切吉草原的普氏原羚属于独立的种群,属非保护区。2020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濒危物种监测结果显示,在环湖周边包括共和县切吉乡6个分布区15个监测样区,共计490.39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监测到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大幅增加,10年间增长4倍多,达到目前的2780余只。

南新友
身在医院心却在草原夜晚,忙碌的医院归于平静,躺在病床上的南新友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人虽在县城的医院里,心却早已飞到家乡的切吉草原上了。现在普氏原羚到了交配的季节,他担心它们受到野狗的袭击。
南新友,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加什科村原党支部书记。20年来,南新友铭记父亲的嘱托,把守护普氏原羚的重担扛在肩上。
清晨,越野车向切吉草原方向行驶,南新友格外高兴。每次从共和县城返回切吉草原,他都满心欢喜。他说,他喜欢草原,喜欢草原上奔跑的普氏原羚。
约两个小时的行程,切吉草原浮现在眼前。“你看,右侧的风机底下有一群普氏原羚。”南新友说。打开车窗,循声望去,眼前一片空旷。定眼细看,不远处的低洼地带,有七八只普氏原羚在悠闲觅食。
因为长年守护普氏原羚,南新友对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情况如数家珍,它们在什么地方觅食、什么时间饮水,他都一清二楚。多年的守护,南新友对普氏原羚的生活习性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
“普氏原羚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只要你待它好,它会对你产生依赖。”南新友说。
车抵达切吉草原,普氏原羚的身影随处可见。广阔的草原,是普氏原羚栖息的家园,它们或低头觅食、或追逐嬉闹,享受着冬日的安静生活。

普氏原羚。图片均由赵俊杰摄
把守护重任扛在肩上南新友家的库房里,贮存着大量的青草。整捆打包的青草,是他为普氏原羚准备的过冬饲料。入冬后,草木枯萎,普氏原羚觅食成了难题,南新友便带着村民到普氏原羚觅食地投放饲料。
切吉草原方圆30公里的区域,零散分布着不同数量的普氏原羚。一大早,南新友开着装满青草的小货车从家里出发,到普氏原羚的栖息地投放饲料,一趟下来要花一上午的时间。开车、拆包、投放,每到一处,南新友做着同样的工作,他却不知疲倦,当看到普氏原羚津津有味地吃着投放的青草时,他心里安稳多了。
南新友说,每年冬天,他都会到草原上给普氏原羚投放饲料,遇到干旱年,他会加大投放次数。有时候自家贮存的青草供应不上,他便开车到草原上收购青草,帮普氏原羚渡过难关。

觅食。
自发成立保护队20年前,南新友心里埋下了保护普氏原羚的种子。20世纪90年代末,盗猎普氏原羚事件时有发生。每当有陌生人询问附近有没有普氏原羚时,他和兄弟们就会告诉对方,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已经没有了。
南新友说,保护初期,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的确稀少,几乎绝迹。为了保护数量稀少的普氏原羚,他们重点提防到村里的陌生人,不让他们靠近普氏原羚。
2002年,南新友担任加什科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他将普氏原羚保护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为了让普氏原羚有一个安全宽敞的栖息环境,南新友前往周边村庄,做当地农牧民的思想工作,并召集村民开会。在村民大会上,他与邻村达成共同保护普氏原羚的协议。南新友说,在普氏原羚保护大会上,大家立下誓约,保证要一起守护普氏原羚。
南新友组织加什科村村民自发成立普氏原羚保护队。自此,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有了守护者,广阔的草原又成了它们欢腾的乐园。
南新友对普氏原羚的爱是真切的。两年前,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出售全部牛羊,把草场主动还给普氏原羚。他说切吉草原属于普氏原羚,它们本该拥有一片宽阔的栖息地。

疾驰如飞。
一只普氏原羚幼崽的重生在南新友家里,一张脖子上戴着小铃铛的普氏原羚幼崽的相片格外引人注目。这只幼崽是南新友在一次巡护路上捡到的。南新友发现这只幼崽的时候,它孤零零地站在草丛里,寻找母亲的叫声响彻草原。看着它孤苦伶仃的样子,南新友把它抱回家里饲养。
“把普氏原羚抱回家后,我给它喂牛奶、住暖房,一个多月的悉心照料,它的身体慢慢康复。”南新友说,一个多月的接触,这只普氏原羚成了他们家里的一员。他走到哪里,它总是跟在身后。
广阔的切吉草原,生活着普氏原羚、岩羊、狼、棕熊等野生动物。普氏原羚繁殖季,经常发生母羊为保护幼崽而丢掉性命的事。巡护的时候,遇到被丢弃或孤单的普氏原羚幼崽,南新友和保护队的成员,总是把它们接回家里。等它们长大后,又放归到野外。
“切吉草原的普氏原羚跟我是老相识了。每次巡护的时候,它们看见我的身影,会待在原地驻足观望,叫个不停。”南新友说。
南新友的心愿
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切吉草原迎来普氏原羚交配的季节。这两天,南新友加大巡护频次,让普氏原羚在安全的环境中完成交配。
顺着一条坎坷不平的小路,我们来到切吉草原的深处。这条路,南新友不知走过多少次,他开报废了两辆摩托车、一辆皮卡车和一辆越野车。
和南新友一起巡护的路上,看见几只前往河边饮水的普氏原羚。南新友说,到了冬天雨水少,不少普氏原羚最远要跋涉二三十公里,才能到大山脚下的河里饮水。饮水的路上,普氏原羚要跨过109国道,路上可能遭遇野狼和野狗的追击。
切吉草原的普氏原羚种群位于非保护区,平时的管护主要靠民间力量。南新友说,他希望在普氏原羚的栖息地打几口井,让普氏原羚不再奔波。
南新友收藏着一张地图,上面用蓝线标出切吉草原上普氏原羚分布区。20年来,南新友跑遍了每个分布区,每个区域的普氏原羚他都熟记在心。在南新友和村民的精心呵护下,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种群逐步恢复。
南新友担任加什科村党支部书记近20年,2021年卸任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普氏原羚身上。他希望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下,切吉草原上的普氏原羚拥有更广阔、安全的生存环境,让它们真正成为切吉草原的“主人”。
●新闻链接——
普氏原羚是世界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仅分布于青海湖环湖地区。栖息于切吉草原的普氏原羚属于独立的种群,属非保护区。2020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濒危物种监测结果显示,在环湖周边包括共和县切吉乡6个分布区15个监测样区,共计490.39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监测到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大幅增加,10年间增长4倍多,达到目前的2780余只。
相关推荐
“青海这十年”海南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举行
7月8日上午,“青海这十年”海南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市举行。
2022-07-08 编辑:索南多杰 6825海南州高级中学2022级珍珠班招生公告
珍珠班是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与全国各地“捡回珍珠计划”项目合作校合作开设的班级。
2022-07-07 编辑:索南多杰 5060江苏省海南州民族高中班2022年招生简章
经江苏省教育厅和海南州人民政府共同研究决定,2022年继续在江苏省举办海南高中班,办班学校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2022-07-05 编辑:索南多杰 7095海南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告
当前,国内部分地区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
2022-07-05 编辑:索南多杰 6059海南州重大传染病监测哨点建设项目及鼠疫强毒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海南州重大传染病监测哨点和鼠疫强度试验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2022-07-03 编辑:索南多杰 5995海南州召开迎“七一”党员代表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
6月30日,海南州召开迎“七一”党员代表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
2022-07-02 编辑:索南多杰 6884海南州全力筹备第十八届省运会和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
经积极争取,海南州取得了第十八届省运会和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承办权。
2022-06-29 编辑:索南多杰 6037青海省海南州两项“最大”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6月26日,两项工业类别吉尼斯世界纪录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诞生。
2022-06-26 编辑:索南多杰 6675海南州召开宗教界“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动员部署会
6月17日,海南州召开宗教界“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动员部署会。
2022-06-20 编辑:索南多杰 7474海南州召开助企纾困暨金融政策落实工作推进会
州委副书记、常务副州长程树山,州政府副州长独金萍参加会议。
2022-06-19 编辑:索南多杰 6165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