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现通天河最大凹穴岩画群 至少数千年历史

作者:李江宁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2-03-18 08:56:43 点击数:
       据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文联17日消息,日前,在玉树市仲达乡电达村铁仁沟发现迄今玉树通天河流域体量最大的凹穴岩画群,个体数量达到208个,直径20平米的岩面上满框密布的岩画图像令人震撼,信息量极为丰富。
3月14日,调查人员正在测量此次发现的凹穴岩画群。 中新社发 称多县文联 供图
  “根据腐蚀情况和石锈生成的情况来看,此次发现的凹穴岩画群比较古老,初步推断应该有至少几千年的历史,玉树地区也是世界上现代凹穴岩画制作比较集中的地方,整个凹穴岩画保持了最为源远流长的传统,它见证了整个藏族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汤惠生向中新社记者表示。
  汤惠生介绍说,凹穴岩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画,距今已有12万年至17万年的历史。藏族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古至今都在使用挖掘岩画的一个民族。凹穴岩画一般指在石头、石壁上,用敲凿和研磨的方法制作而成的锅底状的岩画形式。一般小的凹穴岩画长度在10厘米到30厘米不等,深度在3厘米到10厘米左右。
3月14日拍摄的凹穴岩画群。 中新社发 称多县文联 供图
  “藏族民众制作凹穴岩画最早的作用在于‘通天’,表示说要与上天相通,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赋予了它各种各样的内涵,在藏族地区形成了对所有衣食住行的一种祈求,一边敲凿一边念诵。”汤惠生说,凹穴岩画与早期人类的宗教息息相关。
       有专家认为凹穴岩画是古人类定季节和时刻功能的‘日晷’,也是具有宇宙论意义的天文星象图。在白塔古渡口为中心的区域里较典型的岩画风格为塔形、棋盘和凹穴岩画,多与原始宗教仪轨活动存在潜移默化的关系。而能在现今民俗生活中依然可以捕捉原始印记的是凹穴岩画,这种行为当地人称为“卓东”,广义的理解是祈福、祈愿的行为。
3月14日拍摄的凹穴岩画群。 中新社发 称多县文联 供图
  记者了解到,玉树名胜嘎白塔风景区两岸方圆20公里范围内,是通天河流域凹穴岩画较集中的区域,此前在称多县拉布乡南叶村、白塔渡口、玉树市仲达乡拉吾村都有发现。
相关推荐
  • 青海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首金诞生 玉树藏族自治州暂时领跑成年市州组

    玉树藏族自治州代表队斩获男子组及女子组双桂冠,暂时领跑成年市州组。

    2022-07-07 编辑:索南多杰 3602
  • 玉树州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开设简易门诊

    日前,玉树藏族自治州全面实施门诊统筹政策,在州、县、乡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规范设置简易门诊。

    2022-06-21 编辑:索南多杰 5735
  • 玉树州:三江源头“满眼绿”乡村美景“入画来”

    书写绿色发展理念的道路上,三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这颗已经破土的种子格外生机勃勃。

    2022-05-27 编辑:索南多杰 6050
  • 青海在行动——玉树对你说

    沿着黄河、长江、澜沧江寻根溯源而上, 展现在您面前的是一座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的雪域高原——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2022-05-18 编辑:索南多杰 5995
  • 4.14玉树地震纪念日

    青海省第7个防震减灾宣传周,4.14玉树地震纪念日。

    2022-04-14 编辑:索南多杰 7531
  • 玉树巴塘发现金钱豹活动踪迹

    近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塘乡群众通过望远镜观察拍摄到金钱豹活动踪迹。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专家称,当地有金钱豹种群存在,证明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2020-07-08 编辑:青阳卓玛 7333
  •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17年设立以来,通过扎扎实实打基础,多方共进布全局,实验区初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

    2020-06-09 编辑:青阳卓玛 11155
  • 一图读懂玉树地震十年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树迎来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试验区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新实践。...

    2020-04-29 编辑:青阳卓玛 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