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通门县新发现吐蕃时期摩崖石刻造像
作者:张斌
来源:西藏日报
时间:2021-08-05 08:58:52
点击数:
日前,谢通门县境内发现一座名为“杰蕃扎”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造像。
据日喀则石刻艺术研究中心专家介绍,该“杰蕃扎”摩崖石刻造像虽残损严重,但其现存整体轮廓和艺术风格明显具备了区内外已发现的吐蕃时期石刻造像相似的特点,是近几年内在日喀则市境内发现的吐蕃时期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的一个重要文化遗迹,也是迄今为止在日喀则市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造像。该摩崖石刻造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对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据悉,日喀则石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已通过测量、拍摄、群众口述记录等方式,对“杰蕃扎”摩崖石刻造像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并对该造像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和价值评估。同时,专家对谢通门县提出了尽早实施保护措施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据日喀则石刻艺术研究中心专家介绍,该“杰蕃扎”摩崖石刻造像虽残损严重,但其现存整体轮廓和艺术风格明显具备了区内外已发现的吐蕃时期石刻造像相似的特点,是近几年内在日喀则市境内发现的吐蕃时期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的一个重要文化遗迹,也是迄今为止在日喀则市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造像。该摩崖石刻造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对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据悉,日喀则石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已通过测量、拍摄、群众口述记录等方式,对“杰蕃扎”摩崖石刻造像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并对该造像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和价值评估。同时,专家对谢通门县提出了尽早实施保护措施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
中国藏区贫困僧尼享受政府生活补贴
身患残疾的旦增久美必须依靠拐杖的帮助才能正常行走,虽然行动不便,但他的心情很好,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旦增久美是中国西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寺的一名僧侣,几年前因为遭遇车祸而落下残疾。因残致贫的旦增久美被纳入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每月可以获得一定数...
2007-11-20 编辑:admin 8610藏传佛教名寺阿宗光明胜乘洲
阿宗A-`aDZom寺,旧译昂藏寺、安章寺、安宗寺,全称阿宗奥莎梯确林A-`aDZom-`Aod-gSal-THeg-mCHog-gLing(阿宗光明胜乘洲)。座落在金沙江的支流昌曲河上游,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昌台区麻邛乡境内,海拔4500米的扎喜东嘎岗bKra-SHis-Dung-dKar-sGang(吉祥白螺山岗)上。前面...
2008-01-28 编辑:admin 6271土登尼玛:古籍保护路漫漫 托钵前行为大德
编者按:土登尼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藏传佛教研究室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1943年出生在康定县塔公乡一普通牧民家中。4岁时,被认定为多钦则·益西多...
2010-07-10 编辑:admin 4231东永学作品:卓玛组诗
卓玛(外二首)东永学 二十年前——卓玛姑娘是个名词清纯如高原上十万海子眼睛亮澈,心思单纯卓玛驻守在美丽的草原 十年前——卓玛姑娘是个动词银鬃马驮负美丽的想象马蹄翻滚,爱情飞扬卓玛奔跑在小伙的心里 如今啊——卓玛姑娘是个借词一脸...
2016-07-21 编辑:admin 574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