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88项专题助力西藏生态屏障建设

作者:田金文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1-01-25 09:06:23 点击数:
       来自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的数据显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正式启动以来,88项专题科考活动在西藏深入推进,为保护好地球“第三极”提供了重要数据和科技支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从2017年8月全面启动以来,大批科研工作者对青藏高原的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研究,为保护好地球“第三极”提供重要数据和科技支撑。
       至今,科考工作已经取得系列成果:
       ——首次在墨脱发现苦苣苔科植物。在纳木错地区发现了死亡的香柏植株和部分残留茎干,重建了我国迄今最长灌木年轮宽度年表(1479年—2015年,总长537年)。
       ——首次较为准确地估算出青藏高原75个大型湖泊冰物候和蒸发量结果,即青藏高原湖泊每年蒸发的水资源总量大约为517亿吨。
       ——在纳木错水深94.5米的采样点成功在同一孔位连续钻进153.44米,获取了采集率为96%的高质量岩芯,创造了我国湖泊岩芯钻探的新纪录。
       ——初步估算了“亚洲水塔”冰川、湖泊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径流量之和超过9万亿立方米,为国家水资源保护战略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
       ——首次获得青藏高原海拔7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数据,首次呈现青藏高原隆升前古近纪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首次发现裂腹鱼类和高原鳅的分布海拔超过5200米,首次在墨脱发现燕凤蝶分布,初步建成雅江冰崩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据介绍,这些成果不仅将深化对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及应对的认识,而且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防灾减灾提供了科技支撑。
       西藏自治区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赤列旺杰说,下一步,第二次青藏科考将继续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综合多学科优势力量,强化联合攻关,服务地球“第三极”保护。
相关推荐
  • 从藏北放牛娃到哈佛博士:藏族海归学者谈藏医药如何走向世界

    19年前,央嘎成为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首批藏医药硕士研究生之一。

    2021-07-21 编辑:青阳卓玛 10059
  • 西藏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2008 年,西藏文化部门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机制创新,加强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进一步提高文物景点的接待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做好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继续实施和十大文物工程的开工建设,认真做...

    2008-03-21 编辑:admin 6026
  • 人物特写

    2019-12-05 编辑:admin 11887
  • 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已发生2499次余震

      6月4日记者自青海省地震局获悉,截至目前,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已发生余震2499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6月4日4时47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3、东经096.2度)发生M4.8级地震,震中距玉树州州府结古镇80.6公里。   青海省地震局副局长樊兰宝说,此次地震仍属“4&...

    2010-06-05 编辑:admin 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