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完成古籍数字化元数据编目著录
作者:晓勇
来源:西藏日报
时间:2020-04-13 09:31:30
点击数: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了解到,近日,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完成了167函24441叶,数据总量为5.94TB的“古籍数字化元数据编目著录”工作。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为该馆“首批馆藏珍贵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使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利用进一步提速推进。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首批馆藏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是西藏第一个将藏文古籍文献实现真正意义数字化的项目。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从馆藏古籍文献中精选167函藏族历代学者传记作为首批数字化的对象。
过去一年,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分别协同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管理处完成1256函和884函古籍文献普查登记;完成山南市、昌都市、拉萨市和罗布林卡共计3445函古籍文献普查数据的汇总、整理、录入;完成日喀则扎什伦布寺1188函古籍文献普查;完成532叶破损古籍文献修复工作。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边巴次仁说:“为加快藏文古籍数字化进程,改变当前古籍文献‘重藏轻用’的局面,按照计划,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馆藏藏文珍贵古籍文献数字化数据库将于近期完成建设,并与读者见面。”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首批馆藏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是西藏第一个将藏文古籍文献实现真正意义数字化的项目。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从馆藏古籍文献中精选167函藏族历代学者传记作为首批数字化的对象。
过去一年,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分别协同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管理处完成1256函和884函古籍文献普查登记;完成山南市、昌都市、拉萨市和罗布林卡共计3445函古籍文献普查数据的汇总、整理、录入;完成日喀则扎什伦布寺1188函古籍文献普查;完成532叶破损古籍文献修复工作。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边巴次仁说:“为加快藏文古籍数字化进程,改变当前古籍文献‘重藏轻用’的局面,按照计划,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馆藏藏文珍贵古籍文献数字化数据库将于近期完成建设,并与读者见面。”
相关推荐
西藏博物馆新馆将于近期开馆
日前,记者获悉西藏博物馆新馆将于近期开馆。
2022-07-01 编辑:索南多杰 6373科学保护开发藏文古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
我国藏文古籍事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2-06-13 编辑:索南多杰 7104全方位保障各项权益 不断提升西藏妇女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历史上,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由官家、贵族和上层僧侣三大领主联合专政。
2022-06-06 编辑:索南多杰 7072西藏三市纳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纳入此次建设名单。
2022-06-05 编辑:索南多杰 6220西藏拉萨:共建文明城市 共享文明成果
5月30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拉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下简称:创城)工作情况进行发布。
2022-06-01 编辑:索南多杰 6367出现在西藏寺庙的“八仙”——夏鲁寺清代红色缎绣八仙纹柱面幡
汉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西藏夏鲁寺因其建筑结构形式、精美绝伦的壁画,成为汉藏文化融合的典范。
2022-04-29 编辑:索南多杰 8026索南仁青:让“水培”模式走上数字化之路
来到青海恰嘎畜牧业有限公司种植“水培牧草”的大棚内,只见又多了几盆“水培蔬菜”,绿油油的牧草和蔬菜在白色的托盘中茁壮生长。
2022-04-25 编辑:索南多杰 3404《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出台
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
2022-04-12 编辑:拉毛太 6445考古新发现:西藏昌都新发现7座暴露墓葬
3月17日至27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组联合考古调查队,在对川藏铁路(西藏昌都段)配套九条公路工程、供电工程等项目开展文物考古调查勘探、评估工作时发现了墓葬群,并立即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
2022-03-30 编辑:拉毛太 7013西藏林芝:风暖雪域 桃花盛开
风暖雪域,桃红又见一年春。三月,是一场关于桃花的相约。素有“雪域小江南”之称的林芝,是西藏最早入春的地市,每年3月下旬,漫山野桃花便盛开了,一团团、一簇簇,在雪山蓝天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近年来,林芝依托桃花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推进乡村振兴,描绘独属于雪域江南的美好画卷。...
2022-03-30 编辑:拉毛太 7674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